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给定地震场景下的随机地震动降维模拟
1
作者 阮鑫鑫 范颖霏 +1 位作者 刘章军 姜云木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3-361,共9页
建立了一种可根据地震场景预测和模拟随机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降维模型。首先,挑选了1 766条实测强震记录,根据断层类型和场地类别进行了分组,并识别了各组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参数;然后,基于地震场景参数和演变功率谱参数,训练了两者的... 建立了一种可根据地震场景预测和模拟随机地震动加速度过程的降维模型。首先,挑选了1 766条实测强震记录,根据断层类型和场地类别进行了分组,并识别了各组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参数;然后,基于地震场景参数和演变功率谱参数,训练了两者的高斯过程回归模型(GPRM),并采用K-fold交叉验证法,验证GPRM预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最后,基于非平稳随机过程的谱表示法,通过引入随机函数的降维思想,实现了在给定地震场景下的随机地震动降维模拟。数值算例表明,预测的样本在频谱、峰值、强震持时等方面均与实测记录保持一致,体现了本文方法良好的工程适用性。这为地震动目标地区提供较为合理的人工地震动数据以及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与可靠性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地震动记录 地震场景 参数识别 高斯过程回归 非平稳地震动过程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过程的时域降维建模
2
作者 阮鑫鑫 刘章军 姜云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1-319,共9页
地震动建模是工程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和动力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为此,提出了一类新的地震动过程的时域降维模型,并建议了模型中确定性参数的取值及随机参数的概率分布。首先,从平稳过程时域表达的基本理论出发,导出了平稳和非平稳地震动过... 地震动建模是工程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和动力可靠度分析的基础。为此,提出了一类新的地震动过程的时域降维模型,并建议了模型中确定性参数的取值及随机参数的概率分布。首先,从平稳过程时域表达的基本理论出发,导出了平稳和非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时域表达形式,通过引入随机函数的降维思想,实现了地震动过程的时域降维表达。同时,基于实测强震记录,给出了地震动时域降维模型的参数识别方法,进而获得模型中基本参数的确定性取值或概率分布。最后,通过地震动过程的降维模拟分析,并与实测强震记录的反应谱和傅里叶幅值谱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过程的时域降维模型具有良好的精度、收敛性和工程适用性,生成的代表性地震动时程能够反映地震动的自然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平稳地震动 时域表达 降维建模 参数识别 自然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震记录的多维地震动降维建模 被引量:4
3
作者 刘章军 姜云木 +1 位作者 刘子心 岳庆霞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244-251,共8页
地震动具有多维性,如何合理建立多维地震动是复杂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分析的基础。首先,以1 766组实测多维强震记录为依据,建议了一类多维地震动的迟滞相干函数模型;其次,研究地震动平动分量在幅值、持时及频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维地... 地震动具有多维性,如何合理建立多维地震动是复杂工程结构精细化抗震分析的基础。首先,以1 766组实测多维强震记录为依据,建议了一类多维地震动的迟滞相干函数模型;其次,研究地震动平动分量在幅值、持时及频谱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多维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模型;最后,基于本征正交分解的随机向量过程降维方法,实现了仅用两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有效模拟多维地震动过程。数值算例表明,降维方法生成的多维地震动代表性时程具有良好效率,且平动分量的相干性、反应谱以及幅值谱均与实测记录拟合一致,验证了多维地震动降维模型的精确性和工程适用性。同时,采用降维方法生成的多维地震动代表性时程具有赋得概率,并构成一个完备的概率集,可与概率密度演化理论相结合,进而为复杂工程结构抗震可靠性精细化评价提供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地震动 实测强震记录 相干函数 演变功率谱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余震型地震动过程的降维模拟 被引量:8
4
作者 姜云木 阮鑫鑫 刘章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82-292,共11页
该研究建议了主余震型地震动过程的降维模拟方法。首先,在非平稳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密度(evolutionary power spectrum density,EPS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演变功率谱密度模型参数的识别方法,并针对实测主余震地震动记录对峰值加速度、... 该研究建议了主余震型地震动过程的降维模拟方法。首先,在非平稳地震动的演变功率谱密度(evolutionary power spectrum density,EPSD)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演变功率谱密度模型参数的识别方法,并针对实测主余震地震动记录对峰值加速度、场地土的卓越圆频率和阻尼比以及调制函数参数等模型参数进行了识别;其次,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得到了这些参数的最优边缘分布。然后,利用Copula理论对主余震参数之间的相关结构进行分析,得到了主震参数条件下对应余震参数的条件均值,并通过多项式拟合建立了主余震参数之间的实用计算公式。最后,结合谱表示-随机函数方法,建立了主余震型地震动的降维模型,生成了主余震型地震动的代表性时程。此外,通过与实测主余震记录的反应谱和傅里叶幅值谱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工程适用性。该研究工作以期为主余震型地震动作用下工程结构的随机动力反应分析与可靠度评估提供合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余震型地震动 参数识别 COPULA函数 随机过程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