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姜丽雯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6期8-12,共5页
就国内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描述,着重说明梁场选址原则,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数量和布置形式确定的原则,不同的运梁方法及设备的优缺点。
关键词
铁路客运专线
预制梁场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中)
2
作者
吴悦石
姜丽雯
王纯纯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2Z期14-25,共12页
王纯纯:八大的画面凝练,题识较少。人们普遍的感受就是他每题必有深意,且意在言外。深谙借势、取势之法,是成就八大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您说过:成功画家应先是思想家,思想境界高下有别,画面的意境便自有高低之分。例如:鹧鸪、鹦...
王纯纯:八大的画面凝练,题识较少。人们普遍的感受就是他每题必有深意,且意在言外。深谙借势、取势之法,是成就八大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您说过:成功画家应先是思想家,思想境界高下有别,画面的意境便自有高低之分。例如:鹧鸪、鹦鹉、八哥、鹌鹑,本是不同的文学意象,八大有意将他们混而谈之,来灵活表达自己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意在言外
思想境界
文学意象
思想家
画面
画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下)
3
作者
吴悦石
姜丽雯
王纯纯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3Z期16-27,共12页
王纯纯:可以说,八大的一生都没能逃开禅宗思想的影响。他参禅不久便能领悟禅宗堂奥,3l岁就主持介冈灯社。52岁的他曾对为《个山小像》写跋的饶字朴表示“兄此后直以贯休、齐己目我矣”,可见其志。八大晚年的画作,尤其是花鸟画,几...
王纯纯:可以说,八大的一生都没能逃开禅宗思想的影响。他参禅不久便能领悟禅宗堂奥,3l岁就主持介冈灯社。52岁的他曾对为《个山小像》写跋的饶字朴表示“兄此后直以贯休、齐己目我矣”,可见其志。八大晚年的画作,尤其是花鸟画,几乎看不出师承的派别和渊源——刘墨老师曾经将其形容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请教吴老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禅宗思想
花鸟画
老师
画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上)
4
作者
姜丽雯
王纯纯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1Z期18-29,共12页
王纯纯:中年时期的八大山人曾经焚烧僧袍,且放浪蹁跹于市井之中。对于他这个行为的阐释以及对他出佛之后,究竟是还俗还是人道的信仰归属问题,学术界是存在异议的。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本就是儒、释、道融合交汇的...
王纯纯:中年时期的八大山人曾经焚烧僧袍,且放浪蹁跹于市井之中。对于他这个行为的阐释以及对他出佛之后,究竟是还俗还是人道的信仰归属问题,学术界是存在异议的。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本就是儒、释、道融合交汇的产物,这种争议似乎没有必要。不知吴老师如何看待此问题?离开佛门,不仅成为八大人生历程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成为其书画艺术风格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关于八大当年是真的“疯癫”了,还是“佯疯”;究竟应该将其归于“狂禅”的举动(临济宗中有此举),还是将其视作“逃禅”的决心,不知吴老师有何高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山人
中年时期
归属问题
中国文化
人生历程
艺术风格
学术界
包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五)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纯纯
姜丽雯
《中国书画》
2013年第B03期22-31,共10页
画家的思想与修养(中) 刘洪郡:关于画家的禀赋,清代袁枚首提“性灵说”,讲究“直指心灵,不拘格套”,简单讲来,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多闪光点,好玩。比如具有“童心”、爱好“玩石”、爱好“美色”、喜欢“美酒”等等.往往在...
画家的思想与修养(中) 刘洪郡:关于画家的禀赋,清代袁枚首提“性灵说”,讲究“直指心灵,不拘格套”,简单讲来,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多闪光点,好玩。比如具有“童心”、爱好“玩石”、爱好“美色”、喜欢“美酒”等等.往往在其把欢之时,天机迥出.才技卓颖.而创传世之作。吴老师是颇具才情的画家,对此,您有何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教育
访谈录
“童心”
画家
性灵说
闪光点
爱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二)
6
作者
吴悦石
刘洪郡
+1 位作者
王纯纯
姜丽雯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1Z期14-21,共8页
重读画史(上)刘洪郡:吴老师对中国画史的研究独有心得,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当代一些理论认为唐代高出宋代,因为唐人的精神气象与谨严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则在“畅神达意”方面深入,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
重读画史(上)刘洪郡:吴老师对中国画史的研究独有心得,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当代一些理论认为唐代高出宋代,因为唐人的精神气象与谨严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则在“畅神达意”方面深入,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文人画”的发展推至高峰,成为画坛主流。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唐画工艺性强,属匠人之作,宋初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里将“逸格”提到首位.从此成为了画家们苦心孤诣的追求.吴老师对唐画是如何理解的?当时的“文人画”潮流相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教育
访谈录
《益州名画录》
“文人画”
文人士大夫
中华民族
人的精神
“逸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被引量:
41
1
作者
姜丽雯
机构
铁道第五勘察设计院
出处
《铁道标准设计》
2007年第6期8-12,共5页
文摘
就国内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进行分析和描述,着重说明梁场选址原则,制梁台座和存梁台座数量和布置形式确定的原则,不同的运梁方法及设备的优缺点。
关键词
铁路客运专线
预制梁场
规划设计
分类号
U238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U445.8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中)
2
作者
吴悦石
姜丽雯
王纯纯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艺委会
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
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2Z期14-25,共12页
文摘
王纯纯:八大的画面凝练,题识较少。人们普遍的感受就是他每题必有深意,且意在言外。深谙借势、取势之法,是成就八大所不可或缺的要素。您说过:成功画家应先是思想家,思想境界高下有别,画面的意境便自有高低之分。例如:鹧鸪、鹦鹉、八哥、鹌鹑,本是不同的文学意象,八大有意将他们混而谈之,来灵活表达自己的思想。
关键词
八大山人
意在言外
思想境界
文学意象
思想家
画面
画家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下)
3
作者
吴悦石
姜丽雯
王纯纯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艺委会
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
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北京水墨公益基金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3Z期16-27,共12页
文摘
王纯纯:可以说,八大的一生都没能逃开禅宗思想的影响。他参禅不久便能领悟禅宗堂奥,3l岁就主持介冈灯社。52岁的他曾对为《个山小像》写跋的饶字朴表示“兄此后直以贯休、齐己目我矣”,可见其志。八大晚年的画作,尤其是花鸟画,几乎看不出师承的派别和渊源——刘墨老师曾经将其形容为“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请教吴老师,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禅宗思想
花鸟画
老师
画作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上)
4
作者
姜丽雯
王纯纯
出处
《中国书画》
2014年第01Z期18-29,共12页
文摘
王纯纯:中年时期的八大山人曾经焚烧僧袍,且放浪蹁跹于市井之中。对于他这个行为的阐释以及对他出佛之后,究竟是还俗还是人道的信仰归属问题,学术界是存在异议的。在我看来,中国文化有着极大的包容性,本就是儒、释、道融合交汇的产物,这种争议似乎没有必要。不知吴老师如何看待此问题?离开佛门,不仅成为八大人生历程的一个转折点,而且成为其书画艺术风格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关于八大当年是真的“疯癫”了,还是“佯疯”;究竟应该将其归于“狂禅”的举动(临济宗中有此举),还是将其视作“逃禅”的决心,不知吴老师有何高见?
关键词
八大山人
中年时期
归属问题
中国文化
人生历程
艺术风格
学术界
包容性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五)
被引量:
1
5
作者
王纯纯
姜丽雯
出处
《中国书画》
2013年第B03期22-31,共10页
文摘
画家的思想与修养(中) 刘洪郡:关于画家的禀赋,清代袁枚首提“性灵说”,讲究“直指心灵,不拘格套”,简单讲来,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有很多闪光点,好玩。比如具有“童心”、爱好“玩石”、爱好“美色”、喜欢“美酒”等等.往往在其把欢之时,天机迥出.才技卓颖.而创传世之作。吴老师是颇具才情的画家,对此,您有何感受?
关键词
中国画教育
访谈录
“童心”
画家
性灵说
闪光点
爱好
分类号
J2-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二)
6
作者
吴悦石
刘洪郡
王纯纯
姜丽雯
机构
中国国史研究编修馆
中国国家画院吴悦石工作室
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画学会
出处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1Z期14-21,共8页
文摘
重读画史(上)刘洪郡:吴老师对中国画史的研究独有心得,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当代一些理论认为唐代高出宋代,因为唐人的精神气象与谨严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则在“畅神达意”方面深入,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文人画”的发展推至高峰,成为画坛主流。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唐画工艺性强,属匠人之作,宋初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里将“逸格”提到首位.从此成为了画家们苦心孤诣的追求.吴老师对唐画是如何理解的?当时的“文人画”潮流相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呢?
关键词
中国画教育
访谈录
《益州名画录》
“文人画”
文人士大夫
中华民族
人的精神
“逸格”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铁路客运专线预制梁场的规划设计研究
姜丽雯
《铁道标准设计》
2007
4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中)
吴悦石
姜丽雯
王纯纯
《中国书画》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下)
吴悦石
姜丽雯
王纯纯
《中国书画》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吴悦石谈八大山人(上)
姜丽雯
王纯纯
《中国书画》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五)
王纯纯
姜丽雯
《中国书画》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二)
吴悦石
刘洪郡
王纯纯
姜丽雯
《中国书画》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