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列车头车外流场气动噪声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姜世杰 杨松 +1 位作者 吴丹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37-1142,共6页
针对高速列车的头车进行全尺寸三维模型和流场流域的创建,并通过k-ε湍流模型计算稳态流场;在稳态流场的基础上,采用宽频带噪声模型计算头车表面的气动噪声源;利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瞬态流场,进而获取车身外表面的脉动压力;再基于... 针对高速列车的头车进行全尺寸三维模型和流场流域的创建,并通过k-ε湍流模型计算稳态流场;在稳态流场的基础上,采用宽频带噪声模型计算头车表面的气动噪声源;利用大涡模拟(LES)方法计算瞬态流场,进而获取车身外表面的脉动压力;再基于瞬态流场,采用Lighthill声类比理论研究头车远场气动噪声的计算.最后,比较气动噪声的仿真分析结果与实地试验结果,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气动噪声 Lighthill声类比理论 仿真分析 实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外流场气动噪声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世杰 杨松 +1 位作者 闻邦椿 战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4-78,共5页
针对高速列车外流场气动噪声完成了在线实验测试研究,对列车模型进行了简化并确定了合理性;进行了列车模型湍流流场模拟,完成了列车远场气动噪声的预测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缩短列车不会改变车身表面声功率分布规律;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属于... 针对高速列车外流场气动噪声完成了在线实验测试研究,对列车模型进行了简化并确定了合理性;进行了列车模型湍流流场模拟,完成了列车远场气动噪声的预测研究.研究表明,合理缩短列车不会改变车身表面声功率分布规律;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属于宽频带噪声;在频率范围(0~5000 Hz)内气动噪声仿真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仿真方法准确度高;列车转向架处湍流最为剧烈,其次为车头鼻锥处;车身表面的气流最为平缓,进一步说明缩短列车模型的合理性.所提出的仿真方法能够为高速列车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并能验证高速列车气动噪声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噪声 高速列车 在线实验 预测 噪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利用对FDM薄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姜世杰 Yannick Siyajeu +2 位作者 史银芳 孙宁宁 赵春雨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6,共6页
熔融沉积成型(FDM)是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也称3D打印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直接打印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模型或零件。然而,FDM产品在机械性能方面却很难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零件相媲美,成为了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重... 熔融沉积成型(FDM)是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也称3D打印技术),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直接打印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模型或零件。然而,FDM产品在机械性能方面却很难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零件相媲美,成为了制约该项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次提出利用振动提高FDM薄板的动力学特性的新方法:将振动引入FDM过程,建立了振动式FDM 3D打印机;分别制备了引入振动前、后Z和X两个打印方向的试验样件,并进行了相应的锤击法模态试验;对比分析利用振动进行加工的FDM样件和普通样件的试验结果,确定振动利用对FDM薄板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利用振动能够使FDM薄板的固有频率发生改变,有效降低其共振响应,提高模态阻尼比,从而提高FDM薄板的阻尼减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FDM) 动力学特性 利用振动 固有频率 共振响应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微孔黏弹性芯层的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振动分析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姜世杰 王子恒 +5 位作者 于长帅 任旭辉 王昕彤 王相平 韩清凯 李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9-65,共7页
建立了带有微孔黏弹性芯层的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FMLP)振动分析模型。基于多孔材料弹性模量与密度的关系,导出了二维规则微孔分布形式下黏弹层的弹性模量表达式。采用经典层合板理论表示金属层与纤维层的位移场,同时为了考虑微孔黏弹性... 建立了带有微孔黏弹性芯层的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FMLP)振动分析模型。基于多孔材料弹性模量与密度的关系,导出了二维规则微孔分布形式下黏弹层的弹性模量表达式。采用经典层合板理论表示金属层与纤维层的位移场,同时为了考虑微孔黏弹性层的剪切变形影响,使用Reddy高阶剪切变形理论描述其位移场。进一步,基于Rayleigh-Ritz法、复模量法、应变能法和振型叠加法,求解获得了结构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特性和脉冲激励下的时、频域振动响应。最后,以自行制备的带有单层微孔(直径0.5 mm,孔间距2 mm)的黏弹性芯层的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试件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试验验证研究。理论与测试结果对比发现,前3阶固有频率、阻尼比以及响应峰值的最大计算误差分别不超过4.5%、9.7%和7.5%,进而验证了所提出的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另外,依托所建立的模型,还讨论了微孔几何参数的变化对结构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黏弹性芯层 纤维金属混杂层合板(FMLP) 二维规则分布微孔 振动响应 阻尼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DM薄板振动特性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姜世杰 史银芳 +1 位作者 SIYAJEU Yannick 闻邦椿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6-520,共5页
熔融沉积成型(FDM)是一种能够直接打印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零件的快速成型技术.然而,FDM在振动性能方面很难与传统加工方式相媲美,需要对其进行更为实际的振动特性分析,为此首次提出FDM 3D打印薄板的振动特性理论建模方法.以悬臂边界条件... 熔融沉积成型(FDM)是一种能够直接打印出具有复杂几何形状零件的快速成型技术.然而,FDM在振动性能方面很难与传统加工方式相媲美,需要对其进行更为实际的振动特性分析,为此首次提出FDM 3D打印薄板的振动特性理论建模方法.以悬臂边界条件下FDM薄板为研究对象,基于经典层合板理论,采用双向梁函数组合法表示振型函数,并通过Ritz法求解获得了复合薄板的固有特性;搭建了FDM 3D打印薄板的固有特性测试实验台,以获得薄板的模态振型和固有频率;计算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振动特性 3D打印薄板 理论建模 测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不同振动加工对FFF薄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姜世杰 孙明宇 +1 位作者 战阳 李常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87-292,共6页
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能够直接生产出几乎任意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利用振动进行FFF加工,并研究了不同振动(不同频率或幅值)对FFF薄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将普通FFF设... 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是当今使用最为广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能够直接生产出几乎任意复杂形状的零部件。利用振动进行FFF加工,并研究了不同振动(不同频率或幅值)对FFF薄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首先,将普通FFF设备改装成振动式FFF设备;然后制备了利用不同振动加工的薄板样件,并完成锤击法模态试验,确定了样件的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最后,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阐明了利用不同振动加工对FFF薄板动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的振动的频率或幅值增大时,样件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响应会随之降低,而模态振型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成型 利用振动 模态试验 固有特性 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利用对FDM薄板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世杰 SIYAJEU Yannick +2 位作者 孙宁宁 李鹤 闻邦椿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2-26,70,共6页
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是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然而其产品在机械强度方面很难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零件相媲美,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次将振动应用于FDM 3D打印过程以期提高制品... 熔融沉积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是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然而其产品在机械强度方面很难与传统加工方式生产的零件相媲美,成为制约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首次将振动应用于FDM 3D打印过程以期提高制品的机械性能。首先,将振动引入FDM过程,完成了振动式FDM 3D打印机的改装;然后分别制备了振动引入前、后Z和X两个方向的拉伸试件,并完成了抗拉强度的检测试验;最后,对比分析利用振动加工的FDM试件和普通试件的实验结果,以研究振动对FDM薄板抗拉强度和正交各向异性的影响。试验表明,利用振动能够显著提高FDM薄板Z方向的抗拉强度、弹塑性以及稳定性,并能明显降低FDM薄板的正交各向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沉积成型 振动 抗拉强度 正交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丝成型制品三维表面粗糙度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世杰 胡科 +1 位作者 陈丕峰 战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0-1297,共8页
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是通过挤出材料丝相互堆积、累加形成三维实体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而逐层累加的制造工艺使得FFF制品的表面质量存在明显缺陷.为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需明确FFF制品表面粗糙度的产生机理.基于结... 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是通过挤出材料丝相互堆积、累加形成三维实体的一种增材制造技术,而逐层累加的制造工艺使得FFF制品的表面质量存在明显缺陷.为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需明确FFF制品表面粗糙度的产生机理.基于结合颈成型过程,以材料丝表面轮廓为研究对象,创建了基于横、纵两向结合颈垂直/平行于纤维方向的表面粗糙度数学模型.制备FFF样件,利用激光显微镜获取样件表面粗糙度.理论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FFF制品表面质量的改进与提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成型 结合颈 表面粗糙度 理论模型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丝加工成型薄板的动力学特性及响应 被引量:1
9
作者 姜世杰 孙明宇 +1 位作者 董天阔 陈丕峰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73-678,共6页
通过熔丝加工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悬臂边界条件下FFF薄板的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首先,针对FFF薄板的分层和正交各向异性等特点,基于正交多项式法对其进行理论建模.然后,通过Ritz法获取FFF薄板... 通过熔丝加工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研究了悬臂边界条件下FFF薄板的固有特性和振动响应.首先,针对FFF薄板的分层和正交各向异性等特点,基于正交多项式法对其进行理论建模.然后,通过Ritz法获取FFF薄板的固有特性,再利用频域振动方程解析研究薄板内任意一点的振动响应.最后,以聚乳酸(PLA)FFF薄板为例,实验研究了其固有特性和动态响应,以分析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FFF薄板理论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出薄板的固有特性和动态响应结果,理论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加工成型 固有特性 振动响应 正交多项式法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丝成型薄板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世杰 胡科 +1 位作者 陈丕峰 SIYAJEU Yannick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80-985,1004,共7页
针对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产品的表面质量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FFF产品表面粗糙度的理论建模方法.以材料丝表面轮廓为研究对象,考虑样件表面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FFF产品垂直和平行于纤维方向的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 针对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产品的表面质量缺陷问题,提出了一种FFF产品表面粗糙度的理论建模方法.以材料丝表面轮廓为研究对象,考虑样件表面的实际情况,分别建立了FFF产品垂直和平行于纤维方向的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与此同时,利用激光显微镜完成了相关样件表面粗糙度的实验研究;通过对比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正确性;理论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研究表明,增大挤出宽度或打印层厚度会增大FFF产品的表面粗糙度,而增大重叠区域宽度则会降低表面粗糙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成型 表面粗糙度 表面轮廓 理论模型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动场下FFF热熔喷头内熔体表观黏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姜世杰 陈丕峰 +1 位作者 孙明宇 董天阔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95-400,共6页
热熔喷头内部熔体的表观黏度是影响熔丝制造成型(FFF)产品机械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提出利用振动改善FFF热熔喷头内部熔体表观黏度的方法,即对喷头施加纵向的正弦振动力场;然后针对施加振动后热熔喷头内部熔体的表观黏度进行了... 热熔喷头内部熔体的表观黏度是影响熔丝制造成型(FFF)产品机械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提出利用振动改善FFF热熔喷头内部熔体表观黏度的方法,即对喷头施加纵向的正弦振动力场;然后针对施加振动后热熔喷头内部熔体的表观黏度进行了理论建模,并利用已有文献中的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所建模型探讨了施加不同频率振动后熔体表观黏度的变化规律,阐明了相应机理.研究表明:熔体表观黏度的理论与实验结果吻合度较好,理论模型正确;对热熔喷头施加振动场后,熔体表观黏度有效值随着振动频率的增大而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成型 热熔喷头 振动 表观黏度 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丝成型薄板拉伸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12
作者 姜世杰 董天阔 +1 位作者 戴卫兵 战明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5-70,共6页
由于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FFF)技术逐层沉积的制造工艺特点,其产品的拉伸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需要明确FFF产品相应的机理,即建立本构关系理论模型.基于经典弹性力学理论,对FFF薄... 由于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 FFF)技术逐层沉积的制造工艺特点,其产品的拉伸性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提出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需要明确FFF产品相应的机理,即建立本构关系理论模型.基于经典弹性力学理论,对FFF薄板试件的本构关系进行了理论建模,完成了试件拉伸性能的解析研究;然后利用拉伸实验机获得了试件拉伸性能的实验结果;最后,分别将X和Z方向打印试件的理论与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相对比,发现二者吻合度较好,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成型 拉伸性能 本构模型 应力-应变 拉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干馏工艺在龙矿集团油页岩循环经济产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世杰 张磊 刘浩 《煤质技术》 2013年第6期69-72,共4页
介绍了龙矿集团根据龙口油页岩资源特性,以低温干馏工艺理论为基础,确立了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集成技术路线及产业链结构,指出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为油页岩资源的节能高效、洁净环保利用... 介绍了龙矿集团根据龙口油页岩资源特性,以低温干馏工艺理论为基础,确立了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集成技术路线及产业链结构,指出油页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可为油页岩资源的节能高效、洁净环保利用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页岩 低温干馏 集成技术 产业链 循环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参数对熔丝成型产品结合颈的影响
14
作者 贠超群 姜世杰 +1 位作者 战阳 李常有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63-1269,共7页
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FFF产品相邻挤出材料丝之间的结合颈对其成型质量有重要影响,并随过程参数的改变而明显变化.针对不同过程参数对结合颈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根据... 熔丝成型(fused filament fabrication,FFF)是当今应用最广泛的增材制造技术之一.FFF产品相邻挤出材料丝之间的结合颈对其成型质量有重要影响,并随过程参数的改变而明显变化.针对不同过程参数对结合颈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与理论研究.根据部分析因设计制备了不同过程参数下的FFF样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完成结合颈的实验研究,并建立了结合颈的理论模型.结果表明:过程参数对样件结合颈有一定的影响;适当降低打印速度或增加挤出温度、挤出宽度、打印层厚度及填充率,结合颈增大,但改善效果有限,理论模型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成型 结合颈 过程参数 扫描电子显微镜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音频技术发展现状和展望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磊 姜世杰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第2期61-64,共4页
随着电视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音频也从单声道、双声道发展到多声道及3D环绕声的形式。本文从音频技术高清化演进路线入手,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多声道及3D环绕声格式,并对元数据的控制功能进行阐述。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梳理,预测了电视音... 随着电视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音频也从单声道、双声道发展到多声道及3D环绕声的形式。本文从音频技术高清化演进路线入手,介绍了当今主流的多声道及3D环绕声格式,并对元数据的控制功能进行阐述。通过对现有技术的梳理,预测了电视音频技术会向着全维度再现发展,并且随着元数据功能的完善,未来的电视音频会具有更好的交互性及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时代 3D环绕声 元数据 全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条布局对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传热和气动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世杰 李志刚 李军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03-1111,共9页
为提高凹槽状叶顶气热性能,探究肋条布局对凹槽状叶顶间隙腔室内旋涡的调控作用和降低传热系数与气动损失的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肋条布局对涡轮动叶凹槽状... 为提高凹槽状叶顶气热性能,探究肋条布局对凹槽状叶顶间隙腔室内旋涡的调控作用和降低传热系数与气动损失的作用机制,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RAN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肋条布局对涡轮动叶凹槽状叶顶传热和气动性能的影响。基于GE-E^3涡轮级动叶凹槽状叶顶结构,在叶顶凹槽腔室内沿中弧线等间距设计了全肋条布局、吸力侧半肋条布局、压力侧半肋条结构和凹槽尾缘半肋条结构共4种肋条布局。数值模拟动叶叶顶传热系数分布与实验数据对比,验证了所采用的数值方法和湍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凹槽尾缘半肋条布局的叶顶平均传热系数比凹槽状叶顶结构、全肋条布局、吸力侧半肋条和压力侧半肋条布局分别低了11.3%,3.1%,11.3%和2.8%;压力侧半肋条布局与凹槽尾缘半肋条布局的动叶出口截面总压损失系数相近,比凹槽状叶顶结构、全肋条布局和吸力侧半肋条布局分别减小了1.4%,2.7%和4.0%。肋条布局能够有效降低凹槽状叶顶间隙腔室内的旋涡强度,减少叶片的气动损失;同时上游凹槽腔室强度较弱的旋涡通过凹槽尾缘半肋条布局进入下游凹槽腔室,降低了尾缘区域的传热系数。凹槽尾缘半肋条布局的动叶叶顶具有最佳的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动叶 凹槽状叶顶 肋条布局 传热特性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槽状小翼对涡轮动叶叶顶气动和传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姜世杰 李志刚 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14,41,共9页
针对叶顶间隙的高速泄漏流及复杂的流动问题,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AN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方法,研究了凹槽状小翼结构对涡轮级动叶叶顶传热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获得的叶顶表面传热系数分布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 针对叶顶间隙的高速泄漏流及复杂的流动问题,采用数值求解三维RANS方程和k-ω湍流模型方法,研究了凹槽状小翼结构对涡轮级动叶叶顶传热特性和气动性能的影响。数值获得的叶顶表面传热系数分布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对比分析了叶顶压力侧、叶顶吸力侧和叶顶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与无小翼凹槽状叶顶的气动传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小翼凹槽状叶顶结构:叶顶压力侧、吸力侧和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的叶顶表面平均传热系数分别降低了12.2%、17.1%和19.8%,叶顶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最大程度降低了凹槽状叶顶间隙的泄漏流量,减弱了压力侧角涡和刮削涡,进而降低了凹槽状叶顶的传热系数;压力侧、吸力侧和两侧凹槽状小翼结构的动叶总压损失系数分别增加了8.5%、降低了8.5%和降低了2.5%。吸力侧凹槽状小翼结构能有效降低凹槽状叶顶的传热系数,并且减少气动损失,具有最佳的气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轮动叶 凹槽状叶顶 凹槽状小翼结构 气动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录音技术进步带来的听觉盛宴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世杰 张磊 康金萍 《现代电视技术》 2021年第8期124-128,共5页
观(听)众能够欣赏到专业录音师和最新录音技术带来的听觉盛宴要靠前期录音师对录音技术的合理应用和重放时家庭影院设备的良好配合。本文简要介绍了录音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着重对家庭影院设备的构成、选购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对家庭... 观(听)众能够欣赏到专业录音师和最新录音技术带来的听觉盛宴要靠前期录音师对录音技术的合理应用和重放时家庭影院设备的良好配合。本文简要介绍了录音技术的主要发展阶段,着重对家庭影院设备的构成、选购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以及对家庭影院效果起重要作用的音箱应从哪些方面考察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觉盛宴 录音技术进步 杜比技术应用 家庭影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保TFC反渗透膜高效无污运行的有效措施
19
作者 姜世杰 《煤矿开采》 2000年第z1期85-86,共2页
文章重点论述了热电厂TFC型反渗透膜以电导率为 780 0~ 790 0 μs/cm、硬度高达 18~ 2 0mmol/L的高含盐量水为水源 ,在长达 3 5年的纯水工艺运行中 ,为保护膜质地和性能而采取的措施。由此 ,探索改善TFC膜脱盐纯水的工艺条件 。
关键词 反渗透 预处理 运行参数 阻垢剂 高效无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车道防滑耐磨涂料的开发与应用
20
作者 姜世杰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6期193-193,161,共2页
自行车道防滑耐磨涂料可以使自行车道防滑和耐磨的需求得以满足。本文主要对自行车道防滑耐磨涂料的研制原理、配置工艺以及施工技术要求等各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自行车道防滑耐磨涂料 水性聚氨酯树脂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