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1
作者
姚键梅
雷志伟
+1 位作者
马驰宇
刘惠芳
《农技服务》
2024年第6期35-39,共5页
为探究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开展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茶树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均具有较为优异的抑菌效果,香...
为探究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开展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茶树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均具有较为优异的抑菌效果,香芹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5.86%、74.19%、82.93%和79.82%,麝香草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66%、87.10%、87.80%和83.64%。香芹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36.24μg/mL、39.11μg/mL、31.79μg/mL和73.85μg/mL,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4.80μg/mL、25.20μg/mL、27.76μg/mL和63.39μg/mL。麝香草酚对4种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优于香芹酚。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感染的叶片均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因此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可作为天然源先导进行结构衍生以获得高活性的抗茶树炭疽病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芹酚
麝香草酚
茶树炭疽病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外引茶树品种(系)在贵阳的适应性、产量与品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灿
林开勤
+6 位作者
高秀兵
郭燕
乔大河
姚键梅
杨春
李燕
张小琴
《农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4-92,共9页
为综合评价14个外引茶树品种(系)的适应性、产量及品质特征,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CK),对14个茶树品种(系)的成活率、物候期、产量、品质等进行多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4个参试茶树品种(系)中,‘青心1号’、‘保靖黄金茶1号’的适应...
为综合评价14个外引茶树品种(系)的适应性、产量及品质特征,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CK),对14个茶树品种(系)的成活率、物候期、产量、品质等进行多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4个参试茶树品种(系)中,‘青心1号’、‘保靖黄金茶1号’的适应性较差,定植成活率显著低于CK及其他品种(系)。物候期方面,‘川农黄芽早’、‘中选10号’、‘浙农901’等6个品种(系)的物候期比CK早,其中最早的‘川农黄芽早’一芽一叶期比CK早4~15天;‘中茶112’、‘川沐28’、‘浙农902’的物候期与CK相近;‘青心1号’、‘TRI25’、‘浙农702’等5个品种(系)的物候期晚于CK,其中最晚的‘青心1号’一芽一叶期比CK晚3~12 d。产量方面,‘马边绿1号’和‘川沐28’的平均产量最高,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约52%和39%;而‘青心1号’平均产量显著低于CK(低约41%);其他品种(系)的平均产量与CK无显著性差异。感官审评显示,‘TRI23’、‘浙农902’、‘马边绿1号’、‘川沐28’、‘保靖黄金茶1号’的烘青绿茶具特殊花香或花香较显、滋味浓醇,更易加工优质绿茶。从14个外引品种在贵州省贵阳市区试试验点的综合表现可以看出,‘马边绿1号’、‘川沐28’、‘浙农902’、‘TRI23’、‘玉笋’种植综合表现较好‘;中选10号’‘、浙农701’、‘浙农901’、‘川农黄芽早’、‘浙农702’、‘TRI25’、‘中茶112’表现适中;‘青心1号’及‘保靖黄金茶1号’虽然适应性稍差,但制茶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系)
适应性
物候期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烯丙基氧七元瓜环固相微萃取纤维联用气相色谱同时检测蔬菜中的有机氯与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凌雪
罗玉洁
+3 位作者
马培舰
姚键梅
卫刚
董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0-1346,共7页
以烯丙基氧七元瓜环(Q7-OCH 2CH‖CH 2)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OH-PDMS)为固定相,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偶联试剂,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和自由基交联技术首次制备了PDMS/Q7-OCH 2CH‖CH 2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建立...
以烯丙基氧七元瓜环(Q7-OCH 2CH‖CH 2)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OH-PDMS)为固定相,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偶联试剂,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和自由基交联技术首次制备了PDMS/Q7-OCH 2CH‖CH 2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建立了PDMS/Q7-OCH 2CH‖CH 2 SPME纤维-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蔬菜中10种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10种农药的检出限(LOD)为0.01~0.08 mg/kg,定量下限(LOQ)为0.03~0.26 mg/kg,富集倍数为14~67倍。低、中、高3个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n=3)为61.3%~12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为4.6%~9.9%(n=5,50 mg/kg)。方法灵敏、简便,可满足蔬菜中有机氯、有机磷农残同时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丙基氧七元瓜环
固相微萃取纤维
气相色谱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蔬菜样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
24
4
作者
蒲璐璐
戴怡凤
+4 位作者
李豆南
郭灿
姚键梅
徐浩
邱树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175,共5页
以5种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以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酱香型年份酒的香气化合物进行整体区分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
以5种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以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酱香型年份酒的香气化合物进行整体区分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差异明显;在5种不同酒龄的酒样中共定性出52种物质。随着酒龄的增加,酯类物质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醇类物质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酸类物质呈上升趋势;呋喃类物质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有8种物质(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戊酸乙酯、丁酸、戊酸、己酸、乙偶姻)的含量上升趋势明显,5种物质(苯乙酸乙酯、2-甲基丙醇、2-甲基丁醇、呋喃、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下降趋势明显。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结果也表明,5个不同酒龄的酒样在挥发性成分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初步证实了通过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区分酱香型白酒酒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酒龄
酱香型白酒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1
作者
姚键梅
雷志伟
马驰宇
刘惠芳
机构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出处
《农技服务》
2024年第6期35-39,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天然产物香茅醇对茶胶孢炭疽菌的作用机理研究”(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224),“贵州省茶叶深加工实验室建设”(黔科中引地[2020]4014号)。
文摘
为探究麝香草酚和香芹酚对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开展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茶树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均具有较为优异的抑菌效果,香芹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5.86%、74.19%、82.93%和79.82%,麝香草酚对果生炭疽菌、胶孢炭疽菌、山茶炭疽菌、江西炭疽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9.66%、87.10%、87.80%和83.64%。香芹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36.24μg/mL、39.11μg/mL、31.79μg/mL和73.85μg/mL,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EC50值分别为24.80μg/mL、25.20μg/mL、27.76μg/mL和63.39μg/mL。麝香草酚对4种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均优于香芹酚。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感染的叶片均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因此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可作为天然源先导进行结构衍生以获得高活性的抗茶树炭疽病化合物。
关键词
香芹酚
麝香草酚
茶树炭疽病
抑菌活性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外引茶树品种(系)在贵阳的适应性、产量与品质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郭灿
林开勤
高秀兵
郭燕
乔大河
姚键梅
杨春
李燕
张小琴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出处
《农学学报》
2023年第4期84-92,共9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三都水族自治县野生古茶树种质资源鉴定及创新利用研究”(黔科合支撑[2019]2254号)
贵州省农科院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贵州山地茶树丛枝菌根真菌(AMF)接种技术研究”(黔农科院专利培计[2018]02号)。
文摘
为综合评价14个外引茶树品种(系)的适应性、产量及品质特征,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CK),对14个茶树品种(系)的成活率、物候期、产量、品质等进行多年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4个参试茶树品种(系)中,‘青心1号’、‘保靖黄金茶1号’的适应性较差,定植成活率显著低于CK及其他品种(系)。物候期方面,‘川农黄芽早’、‘中选10号’、‘浙农901’等6个品种(系)的物候期比CK早,其中最早的‘川农黄芽早’一芽一叶期比CK早4~15天;‘中茶112’、‘川沐28’、‘浙农902’的物候期与CK相近;‘青心1号’、‘TRI25’、‘浙农702’等5个品种(系)的物候期晚于CK,其中最晚的‘青心1号’一芽一叶期比CK晚3~12 d。产量方面,‘马边绿1号’和‘川沐28’的平均产量最高,相比于CK分别提高了约52%和39%;而‘青心1号’平均产量显著低于CK(低约41%);其他品种(系)的平均产量与CK无显著性差异。感官审评显示,‘TRI23’、‘浙农902’、‘马边绿1号’、‘川沐28’、‘保靖黄金茶1号’的烘青绿茶具特殊花香或花香较显、滋味浓醇,更易加工优质绿茶。从14个外引品种在贵州省贵阳市区试试验点的综合表现可以看出,‘马边绿1号’、‘川沐28’、‘浙农902’、‘TRI23’、‘玉笋’种植综合表现较好‘;中选10号’‘、浙农701’、‘浙农901’、‘川农黄芽早’、‘浙农702’、‘TRI25’、‘中茶112’表现适中;‘青心1号’及‘保靖黄金茶1号’虽然适应性稍差,但制茶品质优良。
关键词
茶树品种(系)
适应性
物候期
产量
品质
Keywords
tea plant cultivar
adaptability
phenological period
yield
quality
分类号
S338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烯丙基氧七元瓜环固相微萃取纤维联用气相色谱同时检测蔬菜中的有机氯与有机磷农药残留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凌雪
罗玉洁
马培舰
姚键梅
卫刚
董南
机构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贵州省草地技术试验推广站
Commonwealth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Research Organization
贵州大学贵州省大环化学及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40-134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665005)
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Z2017006)
文摘
以烯丙基氧七元瓜环(Q7-OCH 2CH‖CH 2)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OH-PDMS)为固定相,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偶联试剂,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和自由基交联技术首次制备了PDMS/Q7-OCH 2CH‖CH 2涂层的固相微萃取纤维,建立了PDMS/Q7-OCH 2CH‖CH 2 SPME纤维-气相色谱(GC)/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蔬菜中10种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10种农药的检出限(LOD)为0.01~0.08 mg/kg,定量下限(LOQ)为0.03~0.26 mg/kg,富集倍数为14~67倍。低、中、高3个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n=3)为61.3%~120%,日内及日间精密度(RSD)为4.6%~9.9%(n=5,50 mg/kg)。方法灵敏、简便,可满足蔬菜中有机氯、有机磷农残同时测定的要求。
关键词
烯丙基氧七元瓜环
固相微萃取纤维
气相色谱
有机氯农药
有机磷农药
蔬菜样品
Keywords
allyl-o-cucurbit[7]uril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fiber
gas chromatography
organochlorine pesticide residues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s
vegetable samples
分类号
O657.7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
24
4
作者
蒲璐璐
戴怡凤
李豆南
郭灿
姚键梅
徐浩
邱树毅
机构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71-17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801509)
贵州省传统发酵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黔科合平台人才[2018]5251)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白酒酿造人才基地(黔人领发〔2018〕3号)。
文摘
以5种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品质以及风味变化规律,通过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酱香型年份酒的香气化合物进行整体区分及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检测到不同酒龄的酱香型白酒香气成分差异明显;在5种不同酒龄的酒样中共定性出52种物质。随着酒龄的增加,酯类物质含量呈先减少后增加趋势,醇类物质呈现波浪形变化趋势;酸类物质呈上升趋势;呋喃类物质上升趋势明显;其中有8种物质(丁酸乙酯、己酸乙酯、庚酸乙酯、戊酸乙酯、丁酸、戊酸、己酸、乙偶姻)的含量上升趋势明显,5种物质(苯乙酸乙酯、2-甲基丙醇、2-甲基丁醇、呋喃、四甲基吡嗪)的含量下降趋势明显。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分析(LDA)的结果也表明,5个不同酒龄的酒样在挥发性成分上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初步证实了通过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区分酱香型白酒酒龄的可行性。
关键词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法
酒龄
酱香型白酒
挥发性成分
Keywords
electronic nose
GC-MS
Baijiu age
sauce-flavor Baijiu
volatile component
分类号
TS262.3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香芹酚和麝香草酚对4种茶树炭疽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
姚键梅
雷志伟
马驰宇
刘惠芳
《农技服务》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外引茶树品种(系)在贵阳的适应性、产量与品质研究
郭灿
林开勤
高秀兵
郭燕
乔大河
姚键梅
杨春
李燕
张小琴
《农学学报》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烯丙基氧七元瓜环固相微萃取纤维联用气相色谱同时检测蔬菜中的有机氯与有机磷农药残留
张凌雪
罗玉洁
马培舰
姚键梅
卫刚
董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子鼻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不同酒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成分
蒲璐璐
戴怡凤
李豆南
郭灿
姚键梅
徐浩
邱树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