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血管-神经”网络再生探讨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黄思彭 姚小玲 +5 位作者 王继先 张帅攀 朱博文 房敏 姚重界 朱清广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5-790,共6页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肌肉组织损害,以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肌肉细胞破坏,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病机,其典型症状包括疼痛、肿胀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骨骼肌损伤与多种疾病相关,易造成肌肉纤维化、引起功能障碍... 骨骼肌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肌肉组织损害,以机械性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肌肉细胞破坏,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为主要病机,其典型症状包括疼痛、肿胀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作为常见的临床症状,骨骼肌损伤与多种疾病相关,易造成肌肉纤维化、引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推拿在骨骼肌损伤的康复过程中疗效显著,相较于其他治疗方法,其治疗不良反应小,更易为患者接受。近年来研究发现,骨骼肌损伤的修复不仅依赖于肌肉自身的恢复能力,还与周围血管网络的再生密切相关,而神经再支配对骨骼肌结构和功能的修复同样重要,“血管-神经”网络再生共同参与骨骼肌的修复过程,二者的协调恢复是骨骼肌修复的关键。故基于“血管-神经”的网络再生,多角度探讨推拿疗法在骨骼肌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机制,以期为推拿治疗骨骼肌损伤的基础研究提供参考,为临床防治骨骼肌损伤、促进结构和功能康复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损伤 推拿 血管 神经 卫星细胞 内皮细胞 施万细胞 网络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法治疗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朱博文 赵素红 +4 位作者 李苗秀 张帅攀 姚重界 朱清广 房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9-1106,共8页
目的观察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法治疗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单侧KO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基于平均肌电(AE... 目的观察基于表面肌电图的手法治疗对老年人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6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单侧KOA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治疗,试验组采用基于平均肌电(AEMG)制定的手法,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Tinetti平衡与步态评分和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进行评定。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前,试验组患侧股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AEMG显著低于健侧(|Z|>8.647,P<0.001),患侧股外侧肌、半腱肌、股二头肌AEMG值显著高于健侧(|Z|>4.808,P<0.001)。治疗后两组WOMAC、VAS、Tinetti平衡与步态评分和6-MWT距离均较前显著改善(|t|>3.987,P<0.001),除VAS评分外,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213,P<0.05)。结论基于表面肌电图结果,将激活股直肌、股内侧肌、腓肠肌内侧头,抑制股外侧肌、半腱肌、股二头肌和释放内、外侧副韧带张力作为手法操作重点,可缓解老年人KOA疼痛,改善膝关节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老年 表面肌电图 手法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解剖变异对脊柱推拿触诊准确性的影响
3
作者 黄瑞信 吴志伟 +4 位作者 姚重界 朱清广 孔令军 程艳彬 房敏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576-3582,共7页
脊柱推拿是治疗“椎骨错缝”的独特疗法之一,脊柱推拿触诊贯穿脊柱推拿治疗始终。推拿医生触诊脊柱、评估“椎骨错缝”节段并进行针对性的整复手法治疗是推拿临床代表性诊疗方法之一。然而,脊柱解剖变异的存在使得脊柱触诊准确性受到影... 脊柱推拿是治疗“椎骨错缝”的独特疗法之一,脊柱推拿触诊贯穿脊柱推拿治疗始终。推拿医生触诊脊柱、评估“椎骨错缝”节段并进行针对性的整复手法治疗是推拿临床代表性诊疗方法之一。然而,脊柱解剖变异的存在使得脊柱触诊准确性受到影响,也是推拿临床误诊误治的原因之一。目前,国内外有关脊柱解剖变异对脊柱推拿触诊造成干扰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本文探讨棘突不对称分叉、长短变化、偏歪,横突不对称、融合及移行椎等脊柱解剖变异对脊柱推拿触诊准确性的影响,以期为脊柱解剖变异的推拿触诊方法提供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解剖变异 推拿 触诊 椎骨错缝 棘突 横突 移行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姚重界 孔令军 +4 位作者 朱清广 程艳彬 吕智桢 汤程 房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76-480,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健康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尚无治疗NAFLD的特效药物...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以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肝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发病率不断增长,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健康问题之一。然而,目前尚无治疗NAFLD的特效药物以及公认的标准化治疗方案,这也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基于中医特色的针刺、艾灸、推拿等中医外治法在临床治疗NAFLD中的疗效明显,但其机制并未系统阐释,临床推广证据不足。本文拟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中医外治法治疗NAFLD的相关研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今后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期在未来形成一整套具有中医特色的标准化临床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针灸 推拿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手法镇痛探讨大鼠腰痛模型的选择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智桢 孔令军 +4 位作者 姚重界 郭光昕 周鑫 张帅攀 房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21-925,共5页
腰痛是腰部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手法对于腰痛的镇痛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腰痛的镇痛机制和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腰痛的研究,主要有CCD、SNL、ELFS和佐剂注射... 腰痛是腰部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中医手法对于腰痛的镇痛研究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腰痛的镇痛机制和探索科学的研究方法提供了基础,目前已有多种动物模型应用于腰痛的研究,主要有CCD、SNL、ELFS和佐剂注射等神经病理痛和慢性炎性痛模型。通过比较分析4种腰痛动物模型,归纳其造模方式特点与临床应用,以期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动物模型 中医手法 镇痛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免疫通信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沈源昊 张宇宸 +3 位作者 肖彬 张静 房敏 姚重界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7-854,共8页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疼痛的产生与免疫细胞释放的炎性物质,以及外周和中枢神经元敏化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对... 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其发生机制复杂,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近年来,研究发现疼痛的产生与免疫细胞释放的炎性物质,以及外周和中枢神经元敏化密切相关。进一步的研究表明,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密切关联、相互作用,形成了对疼痛的感知与调节环路,共同参与疼痛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对疼痛中免疫细胞和伤害性感受神经元之间的双向调控进行综述,以期揭示疼痛背后的神经-免疫机制,并为探索防治疼痛的新型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疼痛 炎症 免疫细胞 伤害感受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腰椎屈伸生物力学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奔 周鑫 +1 位作者 姚重界 房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60-1266,共7页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NSCLBP)是一种常见疾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借助相关设备研究NSCLBP发生发展的生物力学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腰椎核心功能屈伸运动为重点,综述...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nonspecific chronic low back pain,NSCLBP)是一种常见疾病,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借助相关设备研究NSCLBP发生发展的生物力学机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腰椎核心功能屈伸运动为重点,综述国内外关于NSCLBP腰椎屈伸生物力学特征的研究进展,通过对具体研究方法及观察指标的深入探讨及总结展望,发现患者运动学、动力学、表面肌电等参数存在异常征象,为探索NSCLBP发病机制及其科学防治开拓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屈伸 生物力学 运动学 动力学 表面肌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