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花岗伟晶岩锂矿石中铷矿物的性质及含铷云母的回收
1
作者 杨成梅 刘伟 +6 位作者 李波 李永 姚艳清 李沛伦 王威 汪泰 陈欣美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1-216,共6页
西昆仑509道班西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石中主要含铷矿物为白云母和微斜长石,为了在不影响主金属矿物锂辉石回收的情况下优先高效回收铷,开展了含铷矿物的矿物学研究及白云母浮选试验。研究表明:矿石中长石矿物种类较多,且以钠长石为主... 西昆仑509道班西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石中主要含铷矿物为白云母和微斜长石,为了在不影响主金属矿物锂辉石回收的情况下优先高效回收铷,开展了含铷矿物的矿物学研究及白云母浮选试验。研究表明:矿石中长石矿物种类较多,且以钠长石为主,微斜长石与之分离困难,因此,白云母是矿石中可回收的载铷矿物;白云母嵌布粒度粗细不均、以细粒居多,与钠长石等脉石矿物嵌布关系密切,宜在充分磨矿的情况下采用浮选工艺回收,但应避免较强的碱性环境,确保不影响后续浮锂;在以碳酸钠调浆、磨矿细度-0.074 mm占71.5%的情况下,以GYMN为抑制剂,GYR-3为捕收剂,采用1粗2精2扫闭路浮选流程处理,可获得Rb_(2)O品位0.65%的白云母精矿,白云母中的铷回收率达81.83%,云母的浮出为后续浮锂辉石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石 含铷白云母 微斜长石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铟的富集分离工艺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7
2
作者 姚艳清 刘四清 +1 位作者 董旭 刘海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2-136,共5页
铟是一种稀散、理化性能独特的金属。首先介绍了铟的传统富集分离工艺技术——置换法、沉淀法、萃取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然后对铟的新型富集分离工艺技术——液膜法、萃淋树脂法、螯合树脂法、溶剂微胶囊法、浮选法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与... 铟是一种稀散、理化性能独特的金属。首先介绍了铟的传统富集分离工艺技术——置换法、沉淀法、萃取法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然后对铟的新型富集分离工艺技术——液膜法、萃淋树脂法、螯合树脂法、溶剂微胶囊法、浮选法和纳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逐一分析总结了各工艺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铟富集分离工艺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分离 传统工艺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高砷含铋硫精矿的浮选分离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邹坚坚 胡真 +2 位作者 冉金城 姚艳清 李汉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8-112,共5页
某高砷含铋硫精矿铋、硫、砷含量分别为0.67%、34.52%和3.97%,主要含硫矿物磁黄铁矿含量达85.92%,主要含砷矿物毒砂含量为8.83%,自然铋和辉铋矿含量分别为0.54%和0.15%;试样中的主要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不高,其中铋矿物的解离度仅为53.2... 某高砷含铋硫精矿铋、硫、砷含量分别为0.67%、34.52%和3.97%,主要含硫矿物磁黄铁矿含量达85.92%,主要含砷矿物毒砂含量为8.83%,自然铋和辉铋矿含量分别为0.54%和0.15%;试样中的主要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不高,其中铋矿物的解离度仅为53.22%,与磁黄铁矿等硫化物连生的铋占38.57%,还有8.21%的铋与脉石等其他矿物连生。为实现该高砷含铋硫精矿的高效综合利用,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研究表明:试样采用1次弱磁选+1次强磁选选硫,以石灰+SP组合抑制砷、硝酸铅活化铋、BIC为铋浮选捕收剂,1粗2精2扫、中矿顺序返回流程分离铋、砷,最终获得了硫品位为32.67%、含砷0.46%、硫回收率为77.28%的硫精矿,铋品位为50.19%、铋回收率为80.33%、含砷仅为0.45%的铋精矿,以及砷品位为20.78%、砷回收率为90.49%的砷精矿,取得了良好的硫、铋、砷分离效果,实现了该高砷含铋硫精矿的高效综合回收利用。试验采用弱磁选+强磁选的联合流程高效脱除磁性差异较大的磁黄铁矿,大大减少了铋、砷浮选分离的矿量,降低了磁黄铁矿对后续浮选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含铋硫精矿 磁浮联合流程 铋砷分离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浮选捕收剂在伟晶岩锂矿浮选中的应用
4
作者 崔振坤 汪泰 +3 位作者 李汉文 杨凯志 邹坚坚 姚艳清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7-51,共5页
为高效利用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中锂、铍等有价金属元素,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锂铍混合浮选工艺,研究了调整剂、活化剂和捕收剂用量及调整剂搅拌时间对锂多金属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氯化钙和新型高效捕收剂... 为高效利用伟晶岩型锂多金属矿中锂、铍等有价金属元素,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锂铍混合浮选工艺,研究了调整剂、活化剂和捕收剂用量及调整剂搅拌时间对锂多金属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氯化钙和新型高效捕收剂GYLZ、GYM3的优化用量,浮选闭路试验获得了Li_(2)O品位6.10%、回收率94.01%,BeO品位0.12%、回收率88.53%的锂精矿,实现了锂多金属矿中锂、铍资源的高效回收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浮选 组合捕收剂 活化剂 调整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域BM3D滤波算法高炉回旋区温度场测量 被引量:3
5
作者 崔桂梅 姚艳清 张勇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13,20,共6页
高炉风口回旋区温度的精准检测对判断和控制高炉运行状况至关重要。为实现温度场的数字化测量,避免人工观测的主观性,该文提出一种小波域BM3D辐射图像滤波算法。针对风口图像中条纹噪声与高斯噪声的影响,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实现有用信息... 高炉风口回旋区温度的精准检测对判断和控制高炉运行状况至关重要。为实现温度场的数字化测量,避免人工观测的主观性,该文提出一种小波域BM3D辐射图像滤波算法。针对风口图像中条纹噪声与高斯噪声的影响,首先利用小波分解实现有用信息与噪声分离;其次将携带条纹噪声与高斯噪声的细节信息分别采用软阈值与BM3D进行滤波。这样分步式的滤波算法在保证高斯噪声的去噪效果的同时,可有效抑制条纹噪声。去噪测试结果为MSE为10.1158,PSNR为38.0808 dB。测温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测得的温度场准确度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区温度 辐射图像 条纹噪声 小波变换 BM3D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钨铜多金属共生矿资源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姚艳清 胡真 +2 位作者 李汉文 杨凯志 邹坚坚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74,142,共7页
针对某钨铜矿脉石成分以磁黄铁矿、含硅矿物及萤石为主,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难题,采用"铜硫混选-铜硫分离"流程,配合高效浮选药剂的研发,在原矿铜、银品位分别为0.382%和12.33g/t的情况下,获得了铜品位21.75%,铜回收率89.39%,... 针对某钨铜矿脉石成分以磁黄铁矿、含硅矿物及萤石为主,精矿品位难以提高的难题,采用"铜硫混选-铜硫分离"流程,配合高效浮选药剂的研发,在原矿铜、银品位分别为0.382%和12.33g/t的情况下,获得了铜品位21.75%,铜回收率89.39%,银含量442.35g/t,银回收率56.33%的含银铜精矿。与此同时,在原矿WO_(3)品位为0.181%的情况下,采用"磁选抛尾-常温钨粗选-加温钨精选"流程,配合高效钨捕收剂GY-10的使用,获得了WO_(3)品位为62.04%,WO_(3)回收率为71.98%的钨精矿,实现了钨铜共生矿资源的综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铜多金属矿 铜硫分选 磁选抛尾 常温钨粗选 加温钨精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矿泥浮选工艺研究及工业化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汪泰 胡真 +2 位作者 何名飞 姚艳清 杨凯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0-53,共4页
针对-0.005 mm粒级含量高达46.50%的锡矿泥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选择性絮凝脱泥-浮选脱硫-浮选锡石工艺流程实现了微细粒锡石的回收,在锡矿泥Sn品位0.59%的情况下,获得了锡精矿Sn品位6.80%、回收率54.70%(锡浮选作业回收率达到80.4... 针对-0.005 mm粒级含量高达46.50%的锡矿泥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采用选择性絮凝脱泥-浮选脱硫-浮选锡石工艺流程实现了微细粒锡石的回收,在锡矿泥Sn品位0.59%的情况下,获得了锡精矿Sn品位6.80%、回收率54.70%(锡浮选作业回收率达到80.41%)的技术指标,并实现了工业化应用,为微细粒锡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泥 选择性絮凝 脱泥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低品位硫氧混合铜矿浮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杨凯志 李汉文 +2 位作者 胡真 姚艳清 邹坚坚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3,共7页
云南某低品位硫氧混合铜矿铜含量为1.03%,是主要有价金属,其中硫化铜占有率为71.67%,氧化铜占有率为28.33%,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分别为43.26%和12.66%,硅酸盐和碳酸盐是主要的脉石矿物。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采用异步浮选—分段硫... 云南某低品位硫氧混合铜矿铜含量为1.03%,是主要有价金属,其中硫化铜占有率为71.67%,氧化铜占有率为28.33%,二氧化硅和氧化钙含量分别为43.26%和12.66%,硅酸盐和碳酸盐是主要的脉石矿物。通过系统的试验研究,确定采用异步浮选—分段硫化工艺,先选硫化铜再选氧化铜,硫化铜浮选采用丁基黄药作为捕收剂,石灰作为精选抑制剂,氧化铜浮选采用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作为捕收剂,硫化钠为硫化剂,CMC作为精选抑制剂。两段粗选作业均不加抑制剂保证铜回收率,精选作业加入抑制剂提高铜品位,最终可获得铜品位为18.95%,铜回收率为66.27%的硫化铜精矿和铜品位为20.11%,铜回收率为19.87%的氧化铜精矿,铜总回收率为86.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硫氧混合矿 异步浮选 分段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银铜硫矿石优先浮选与混合浮选工艺对比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丘世澄 胡真 +2 位作者 邱显扬 姚艳清 王成行 《矿冶》 CAS 2020年第1期16-21,共6页
对某含银铜硫矿石进行了优先浮选与混合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0%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优先浮铜工艺,可获得铜品位20.17%、回收率98.41%,银品位277.9 g/t、回收率92.38%的铜精矿;... 对某含银铜硫矿石进行了优先浮选与混合浮选工艺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90%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的优先浮铜工艺,可获得铜品位20.17%、回收率98.41%,银品位277.9 g/t、回收率92.38%的铜精矿;经“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两次扫选”选硫,获得硫品位37.11%、硫回收率43.76%的硫精矿。在磨矿细度-0.074 mm占80%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的铜硫混合浮选和“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一次扫选”铜硫分离工艺,获得铜品位20.03%、回收率93.37%,银品位259.5 g/t、回收率82.41%的铜精矿;硫精矿硫品位32.34%、硫回收率26.01%。优先浮选精矿铜、银品位及回收率均高于混合选浮工艺,且优先浮选工艺过程稳定可靠,药剂制度简单,适合生产,对类似含银铜硫矿石工艺流程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硫优先浮选 铜硫混合浮选 含银铜硫矿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品位碳酸锰矿选矿实验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凯志 胡真 +2 位作者 汪泰 邹坚坚 姚艳清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5-80,共6页
针对某低品位碳酸锰矿,开展了磁、重、浮选以及联合工艺选矿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磁选是处理该矿的较佳工艺流程,通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尾矿再磨磁选的实验流程,最终可获得锰品位21.04%,回收率75.55%的锰精... 针对某低品位碳酸锰矿,开展了磁、重、浮选以及联合工艺选矿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强磁选是处理该矿的较佳工艺流程,通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尾矿再磨磁选的实验流程,最终可获得锰品位21.04%,回收率75.55%的锰精矿产品,该实验研究为同类锰矿的开发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碳酸锰矿 强磁选 摇床重选 浮选 对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化高泥铌多金属矿选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坚坚 胡真 +6 位作者 王成行 李汉文 姚艳清 汪泰 李沛伦 李强 杨凯志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81,共4页
针对国外某风化型铌多金属矿高度风化、严重泥化,烧绿石、磷灰石、磁铁矿等有价矿物被纤磷钙铝石、高岭土等泥质矿物紧密包裹的矿石性质,在原矿Nb_(2)O_(5)、Fe和P_(2)O_(5)品位分别为0.73%、15.81%和7.39%时,采用“搅拌⁃脱泥⁃浮磷⁃弱... 针对国外某风化型铌多金属矿高度风化、严重泥化,烧绿石、磷灰石、磁铁矿等有价矿物被纤磷钙铝石、高岭土等泥质矿物紧密包裹的矿石性质,在原矿Nb_(2)O_(5)、Fe和P_(2)O_(5)品位分别为0.73%、15.81%和7.39%时,采用“搅拌⁃脱泥⁃浮磷⁃弱磁选选铁⁃浮铌”工艺流程,获得Nb_(2)O_(5)品位25.85%、回收率56.45%的铌精矿,P_(2)O_(5)品位38.91%、回收率63.33%的磷精矿和Fe品位60.37%、回收率45.56%的铁精矿,实现了稀有金属铌、伴生有价元素铁和磷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多金属矿 风化型 矿泥 脱泥 稀有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某锡尾矿综合回收萤石及工业化生产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泰 姚艳清 +3 位作者 陈明波 胡真 邹坚坚 李汉文 《非金属矿》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69,共3页
对云南某锡尾矿进行萤石综合回收,研究了矿浆pH值、抑制剂和捕收剂等对萤石浮选指标的影响,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萤石在pH值为6.5时可浮性良好,KF515对方解石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与水玻璃组合抑制效果更佳,捕收剂GY-4对萤石选择... 对云南某锡尾矿进行萤石综合回收,研究了矿浆pH值、抑制剂和捕收剂等对萤石浮选指标的影响,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萤石在pH值为6.5时可浮性良好,KF515对方解石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与水玻璃组合抑制效果更佳,捕收剂GY-4对萤石选择性比油酸好,在给矿CaF_(2)品位为10.39%、CaCO_(3)品位为19.86%的情况下,工业试验获得萤石精矿CaF_(2)品位为95.18%,CaCO_(3)品位为1.15%,CaF_(2)回收率为75.85%,为锡尾矿中萤石的综合回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萤石 方解石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