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麦旗叶和芒的遗传及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维传 张从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9-21,共3页
通过对 2 0个小麦品种 (系 )的研究表明 ,旗叶、芒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旗叶、芒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度 ,旗叶性状遗传力中等 ,芒遗传力较高。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穗平均芒长均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旗叶开张角、披垂度与穗粒重... 通过对 2 0个小麦品种 (系 )的研究表明 ,旗叶、芒对产量形成影响较大。旗叶、芒具有一定的遗传变异度 ,旗叶性状遗传力中等 ,芒遗传力较高。旗叶长、旗叶宽、旗叶面积、穗平均芒长均与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 ;旗叶开张角、披垂度与穗粒重呈显著负相关。旗叶长与开张角、披垂度正相关 ,旗叶宽与开张角、披垂度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旗叶 遗传变异度 产量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的遗传聚类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张从宇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8-12,共5页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估测65个大豆品种在产量、生育期、株型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上的遗传距离。用类平均法将65个品种分成19类。结果表明,视本的地理分布与遗传差异无必然联系。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值,评出1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 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估测65个大豆品种在产量、生育期、株型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上的遗传距离。用类平均法将65个品种分成19类。结果表明,视本的地理分布与遗传差异无必然联系。根据各品种的主成分值,评出1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研究认为,在杂交亲本选配时,应以品种的综合表现和遗传距离作为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遗传距离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粒小麦穗发芽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21,共3页
白粒小麦品种群体中存在着高抗穗发芽的材料,水层纸巾穗发芽7天的发芽率为0。穗发芽性状表现为适续性变异,在品种群体和杂种群体都有较大的遗传变异度,GCV(%)=26.9~54.4。且具有母性遗传的特点,广义遗传力较高,h_B^2(%)=80.8~86.9。
关键词 白粒小麦 穗发芽 遗传变异 遗传力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灌浆特性的遗传研究Ⅰ.遗传模型及基因效应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3-26,共4页
利用8个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_1及其亲本,按Hayman分析法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呈部分显性.籽粒灌浆期的显性方向指向增效,籽粒灌浆速率的... 利用8个小麦品种双列杂交的F_1及其亲本,按Hayman分析法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基因作用以加性效应为主,呈部分显性.籽粒灌浆期的显性方向指向增效,籽粒灌浆速率的显性方向指向减效.所有性状均有较高的狭义遗传力,可在杂种早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特性 遗传研究 遗传模型 基因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穗层整齐度的遗传研究
5
作者 姚维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共3页
通过对 2 0个小麦品种 (系 )两年的试验研究 ,明确了小麦穗层整齐度是一个遗传性状。该性状在品种 (系 )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 ,gcv=1 1 .99% ;遗传力较高 ,h2B=82 .5 %。穗层整齐度与产量呈弱正相关 ,遗传相关系数 rg=0 .3781 ;与株高... 通过对 2 0个小麦品种 (系 )两年的试验研究 ,明确了小麦穗层整齐度是一个遗传性状。该性状在品种 (系 )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变异 ,gcv=1 1 .99% ;遗传力较高 ,h2B=82 .5 %。穗层整齐度与产量呈弱正相关 ,遗传相关系数 rg=0 .3781 ;与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 ,遗传相关系数 rg=0 .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层整齐度 遗传变异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化学物质对干旱胁迫下小麦苗期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姚维传 张从宇 +1 位作者 刘爱荣 许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2年第1期45-47,共3页
小麦二叶期喷施旱地龙 (FA)、三十烷醇 (TRIA)、尿素 +磷酸二氢钾等化学物质能促进小麦根系伸长 ,加大根冠比。旱地龙可有效地缩小叶面气孔开度。旱地龙和三十烷醇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这 3种化学物质可显著地提... 小麦二叶期喷施旱地龙 (FA)、三十烷醇 (TRIA)、尿素 +磷酸二氢钾等化学物质能促进小麦根系伸长 ,加大根冠比。旱地龙可有效地缩小叶面气孔开度。旱地龙和三十烷醇可提高叶绿素含量。在小麦孕穗期和灌浆期喷施这 3种化学物质可显著地提高产量 ,以三十烷醇效果最好 ,其产量比对照增加 2 0 40 .9kg/hm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化学节水 三十烷醇 尿素 磷酸二氢钾 干旱 苗期生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姚维传 张从宇 王敏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12,共4页
以 6× 6双列杂交的F1~F3 及亲本为试材 ,对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性状的GCA (一般配合力 )和SCA (特殊配合力 )均方达显著水平 ,说明籽粒灌浆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 以 6× 6双列杂交的F1~F3 及亲本为试材 ,对籽粒灌浆持续期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 ,籽粒灌浆性状的GCA (一般配合力 )和SCA (特殊配合力 )均方达显著水平 ,说明籽粒灌浆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作用。随世代推进 ,基因加性变异在总遗传变异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世代与GCA、SCA的互作极显著。F1与F2 、F3 的GCA、SCA相关不显著 ;F2 与F3 的GCA表现基本一致。在进行籽粒灌浆性状的家系育种时 ,应考察F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灌浆持续期 籽粒灌浆速率 配合力 籽粒产量 杂交优势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胁迫下皖麦品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姚维传 熊际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0年第5期607-609,617,共4页
水分胁迫下对 16个皖麦品种进行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发芽率、胚芽鞘长、株高、最大根长、幼苗干重、根系活力、叶片失水率等都有所下降 ,脯氨酸含量则升高 ,但品种间表现有较大差异。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 ,苗期... 水分胁迫下对 16个皖麦品种进行发芽试验 ,结果表明 :发芽率、胚芽鞘长、株高、最大根长、幼苗干重、根系活力、叶片失水率等都有所下降 ,脯氨酸含量则升高 ,但品种间表现有较大差异。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 ,苗期抗旱性强的品种是皖麦 38、皖麦 39、皖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水分胁迫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抗旱性 皖麦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地区小麦优化栽培方案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姚维传 王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89年第4期25-29,共5页
小麦产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田间栽培试验耗资大、周期长,且很难摸清各栽培因子间的综合交互关系,重演性较低。为此,我们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几个主要栽培因子... 小麦产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传统的田间栽培试验耗资大、周期长,且很难摸清各栽培因子间的综合交互关系,重演性较低。为此,我们引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研究了播期、密度、氮肥几个主要栽培因子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综合效应,筛选出高产、优质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为沿淮地区小麦规范化栽培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地区 小麦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11个小麦品种抗旱性初步评价 被引量:8
10
作者 姚维传 朱靖 《安徽农学通报》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对安徽近年育成的 11个小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和大田试验 ,通过对产量因素的干旱胁迫指数的分析 ,初步筛选出 3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 :皖麦 19,皖麦 38和皖麦 39,其中皖麦 39抗旱性既强 ,产量性状又好 ,适宜大面积推广。绿叶数、叶片... 对安徽近年育成的 11个小麦品种进行干旱胁迫试验和大田试验 ,通过对产量因素的干旱胁迫指数的分析 ,初步筛选出 3个抗旱性较强的品种 :皖麦 19,皖麦 38和皖麦 39,其中皖麦 39抗旱性既强 ,产量性状又好 ,适宜大面积推广。绿叶数、叶片萎蔫程度、根冠比、叶片持水率、脯氨酸含量与产量因素相关密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鉴定 干旱胁迫指数 鉴定指标 品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苗期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王敏 张从宇 +1 位作者 马同富 姚维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条件下10个大豆品种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主根长、叶面积、叶片失水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所下...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条件下10个大豆品种幼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用灰色关联分析对品种苗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苗高、苗干重、根干重、主根长、叶面积、叶片失水率、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都有所下降,脯氨酸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升高,但品种间表现出较大差异。根据灰色关联分析评定苗期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是郑92116和漆9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苗期 抗旱性 形态指标 生理生化指标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剂对大豆出苗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2 位作者 张从宇 司文会 杨新征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7,共5页
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拌种剂加浸种剂复合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降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剂浸种8h后2%... 在干旱胁迫下,抗旱拌种剂加浸种剂复合处理能够提高大豆种子的发芽率,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降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试验结果表明抗旱剂浸种8h后2%拌种处理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剂 大豆 种子发芽率 根冠比 幼苗生长 浸种 拌种 种子处理 干旱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詹秋文 王敏 +1 位作者 纪胜男 姚维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4 8个小麦品种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性状与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 ,与退化小穗数极显著负相关。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4 y=0 .... 通过对来自全国各地的 4 8个小麦品种生育期性状与产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结果表明各生育期性状与千粒重、穗粒重等主要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基本呈显著正相关 ,与退化小穗数极显著负相关。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p4 y=0 .5 6 71) ,达极显著水平 :“出苗——抽穗”天数对产量的直接影响负向显著 (p1 y=- 0 .2 5 5 4 ) ,但经全生育期天数对产量有一个较大的正向间接作用 (p1→ 4→ y=0 .4 4 99) ;“抽穗——开花”天数以及“开花——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生育期性状 产量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系数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抗旱性的形态性状及初生根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1 位作者 张从宇 吴晓亮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4-18,25,共6页
采用盆栽试验和高渗溶液胁迫试验 ,对 10个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形态性状与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抗旱与不抗旱品种在形态性状上存在差异 ,F测验达到 1%显著水平。初生根解剖结构分析表明 ,抗旱性强的品种表现为初生根直径大 ,皮层... 采用盆栽试验和高渗溶液胁迫试验 ,对 10个小麦品种抗旱性的形态性状与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抗旱与不抗旱品种在形态性状上存在差异 ,F测验达到 1%显著水平。初生根解剖结构分析表明 ,抗旱性强的品种表现为初生根直径大 ,皮层厚 ,中央大导管直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形态性状 初生根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2
15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张从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90-192,195,共4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胁迫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大豆幼苗茎叶生长和主根伸长,增加侧根数,加大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在模拟干旱胁迫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幼苗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大豆幼苗茎叶生长和主根伸长,增加侧根数,加大根冠比,提高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从而增强了植株的抗旱能力。喷施宝、云大120、地中宝、福施壮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大豆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基本一致,以喷施宝的效果最好,其次为云大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干旱胁迫 大豆 幼苗生长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育期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王敏 张从宇 +1 位作者 姚维传 王晓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5期605-607,610,共4页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 ,小麦孕穗期和抽穗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与对照相比 ,皖麦 38和皖麦 19分别减产 6 1.95 %、6 0 .89%和 43 .35 %、43 .2 1%。蜡熟期的干旱胁迫对小麦...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试验表明 ,小麦孕穗期和抽穗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与对照相比 ,皖麦 38和皖麦 19分别减产 6 1.95 %、6 0 .89%和 43 .35 %、43 .2 1%。蜡熟期的干旱胁迫对小麦有增产效应 ,2个品种分别比对照增产 7.40 %和 1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产量 生育时期 干旱胁迫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浸种剂处理对小麦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司文会 王敏 +1 位作者 姚维传 孙玉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7,共3页
干旱胁迫下用抗旱剂处理小麦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提高出苗率 ,增加根冠比。处理后 ,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 ,可使幼苗在较低水势下保持正常生长 ,为小麦中后期发育打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 ,本课题组研制的种子处理抗... 干旱胁迫下用抗旱剂处理小麦种子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提高出苗率 ,增加根冠比。处理后 ,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 ,可使幼苗在较低水势下保持正常生长 ,为小麦中后期发育打好基础。试验结果表明 ,本课题组研制的种子处理抗旱剂对小麦抗旱出苗的效果优于黄腐酸 (F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苗生长 浸种剂 抗旱剂 萌发 根冠比 出苗 处理 正常 对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敏 张从宇 +1 位作者 马同富 姚维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5期727-728,共2页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在模拟干旱胁迫下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 ,苗高、根长、根数、叶面积、根冠较对照有明显增加 ,同时还提高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 采用盆栽试验 ,研究了在模拟干旱胁迫下几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玉米幼苗的生长 ,苗高、根长、根数、叶面积、根冠较对照有明显增加 ,同时还提高了幼苗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 ,使植株的抗旱能力增强。喷施黄腐酸盐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干旱胁迫 玉米 幼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灌浆性状的轮回选择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敏 姚维传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2,共6页
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Ta1)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GFD)和灌浆速率(GFR)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 993~1995年,利用太谷核不育基因(Ta1)对小麦籽粒灌浆持续期(GFD)和灌浆速率(GFR)进行轮回选择。结果表明,3轮选择增益显著,每轮平均增益GFD为477%,GFR为821%。对GFD和GFR的选择彼此间呈负响应,两者的相关系数r=-0.9120。在灌浆期亚群中,退化小穗数和穗粒数间接增益较大。在灌浆速率亚群中,千粒重间接增益较大。两个亚群从Co至C3单株粒重明显提高,每轮平均增益分别为411%和329%。各轮选群体的遗传变异均得到较好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灌浆 性状 轮回选择 群体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环境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何频 姚维传 何柏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17853-17856,共4页
介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环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促进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