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CC催化剂脱金属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姚百胜 罗保林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766-772,共7页
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是炼油工业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催化剂,它对炼油工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最大。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市场对轻质油需求量的增加,催化裂化常压重油、掺渣油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1,2]。但由于渣油或重油中... FCC(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是炼油工业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催化剂,它对炼油工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也最大。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和市场对轻质油需求量的增加,催化裂化常压重油、掺渣油的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1,2]。但由于渣油或重油中金属的含量较高,FCC催化剂金属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催化裂化 再生 FCC催化剂 脱金属 炼油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赖小娟 张育超 +4 位作者 郭亮 姚百胜 刘建英 杨虎 罗庆梅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44,共5页
针对室内合成的一种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VESBET-4),结合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温度及碱(Na2CO3)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在0.06%-0.15%时,界面张力可达到10-... 针对室内合成的一种超低界面张力表面活性剂(VESBET-4),结合表面活性剂驱的驱油机理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浓度、矿化度、温度及碱(Na2CO3)浓度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在0.06%-0.15%时,界面张力可达到10-3 mN/m;矿化度为10 000 mg/L时,界面张力可达到10-2 mN/m,且当Na2 CO3质量分数在0.2%-1.2%时,该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降低界面张力的能力;测试了不同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同矿化度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溶液对原油的乳化效果,结果表明:当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为0.09%、矿化度为6 000 mg/L时,乳状液可稳定存在24 h以上;静态吸附实验测得该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损失量为0.45 mg/g,小于标准规定的1 mg/g;室内驱油试验显示该表面活性剂能使采收率提高1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界面张力 乳化 吸附损失 室内驱油试验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油井重复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达引朋 李志航 +3 位作者 姚百胜 杨博丽 王玲 黄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8年第2期74-76,共3页
从2000年以来,以缝内转向压裂工艺为主的重复压裂技术已经成为安塞油田油井重复改造的主要措施,其有效率达94.3%,平均单井日增油达1.4 t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近两年来,安塞油田部分油井进入了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通过对油井储层... 从2000年以来,以缝内转向压裂工艺为主的重复压裂技术已经成为安塞油田油井重复改造的主要措施,其有效率达94.3%,平均单井日增油达1.4 t以上,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近两年来,安塞油田部分油井进入了中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通过对油井储层物性、见水特征、初期改造参数、剩余油分布及选井选层、压裂液选择和施工参数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合安塞油田中高含水期油井重复压裂的工艺技术。通过12口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控水增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塞油田 缝内转向 重复压裂 转向剂 压裂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塞油田压缩机井场集气试验与应用
4
作者 王小丽 姚百胜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0年第8期97-99,共3页
主要针对油田部分站点用气量不足,将伴生气富裕的井点的气通过压缩机压入集油管线,再通过集油管线输送到需要的站点,以满足站点加热炉的用气,经过现场试验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伴生气 压缩机 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吸油能力和循环使用性探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涛 刘会娥 +1 位作者 贺琦 姚百胜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0-64,共5页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对油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主要考察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柴油的吸附性能以及挤压、灼烧等脱油方法对MWCNTs重复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MWCNTs...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的吸附材料,对油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本研究主要考察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对汽油、煤油、柴油和重柴油的吸附性能以及挤压、灼烧等脱油方法对MWCNTs重复吸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重复使用次数的增加,MWCNTs的吸油能力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相比于灼烧法,机械挤压方法容易破坏MWCNTs间最初具有的空隙结构,使其重复使用时的吸油能力大幅降低;机械挤压法处理MWCNTs时,随着吸附油的碳链长度增加,其吸油能力也增强;灼烧法处理MWCNTs时,由于越重的油分在其表面越易结焦,破坏其空隙结构和吸附位点,导致重复使用时随着吸附油的碳链长度增加MWCNTs吸油能力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吸油 脱附 循环使用 挤压 灼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