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揭阳方言状态表达的使然与非使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黄燕旋
姚琼姿
-
机构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末民国汉语五大方言比较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编号:22&ZD297)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揭阳方言中,除了处所介词、持续貌标记之外,表示状态的重叠式也存在“使然”与“非使然”之别,“□[nē^(35)]十重叠式”用于非使然,“重叠式+□[nē^(22)]”用于使然。根据状态表达是否存在“使然”或“非使然”形式,可将潮汕方言分为三种类型。
-
关键词
状态
重叠式
使然
非使然
-
Keywords
status
reduplication
causation
non-causation
-
分类号
H177.2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潮汕方言古浊声母去声字今读考察及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姚琼姿
-
机构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出处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0-560,共11页
-
基金
教育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汉语方言调查·揭阳”(YB1602A020)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粤、闽、客诸方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与研究”(13AYY001)子项目“潮州地区方言的地理语言学研究”(14FZ13)的资助
施其生教授主持的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潮汕方言声调语料库”的调查成果
-
文摘
早期潮汕方言古全浊上字读阳上调,古浊去字读阳去调。潮汕各地方言阳上、阳去的前变调大面积混同,导致非常用全浊上字和非常用浊去字窜调。由于浊去字远多于全浊上字,非常用浊去字理应远多于非常用全浊上字,不考虑其他因素,二者窜调概率相同,所以前者窜调的字数远多于后者,使得阳上调中非常用字的比例逐渐提高,而阳去调反之,形成浊去字读阳上和阳去两种声调文白对立的趋势,在强大的文读系统压力之下,未窜调的非常用浊去字也逐渐被折合到阳上调,形成了潮汕方言“浊去文读归上”的独特现象。这个音变的前提是阳上、阳去前变调的大面积混同,关键因素是浊去字明显比全浊上字多。这个结论得到语言事实的佐证。
-
关键词
潮汕方言
浊去字
连读变调
窜调
字数
-
Keywords
Chaoshan dialect
MC qusheng with voiced initials
tone sandhi
tone-shift
number or characters
-
分类号
H178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