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揭阳方言状态表达的使然与非使然 被引量:2
1
作者 黄燕旋 姚琼姿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在揭阳方言中,除了处所介词、持续貌标记之外,表示状态的重叠式也存在“使然”与“非使然”之别,“□[nē^(35)]十重叠式”用于非使然,“重叠式+□[nē^(22)]”用于使然。根据状态表达是否存在“使然”或“非使然”形式,可将潮汕方言分... 在揭阳方言中,除了处所介词、持续貌标记之外,表示状态的重叠式也存在“使然”与“非使然”之别,“□[nē^(35)]十重叠式”用于非使然,“重叠式+□[nē^(22)]”用于使然。根据状态表达是否存在“使然”或“非使然”形式,可将潮汕方言分为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 重叠式 使然 非使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方言古浊声母去声字今读考察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琼姿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50-560,共11页
早期潮汕方言古全浊上字读阳上调,古浊去字读阳去调。潮汕各地方言阳上、阳去的前变调大面积混同,导致非常用全浊上字和非常用浊去字窜调。由于浊去字远多于全浊上字,非常用浊去字理应远多于非常用全浊上字,不考虑其他因素,二者窜调概... 早期潮汕方言古全浊上字读阳上调,古浊去字读阳去调。潮汕各地方言阳上、阳去的前变调大面积混同,导致非常用全浊上字和非常用浊去字窜调。由于浊去字远多于全浊上字,非常用浊去字理应远多于非常用全浊上字,不考虑其他因素,二者窜调概率相同,所以前者窜调的字数远多于后者,使得阳上调中非常用字的比例逐渐提高,而阳去调反之,形成浊去字读阳上和阳去两种声调文白对立的趋势,在强大的文读系统压力之下,未窜调的非常用浊去字也逐渐被折合到阳上调,形成了潮汕方言“浊去文读归上”的独特现象。这个音变的前提是阳上、阳去前变调的大面积混同,关键因素是浊去字明显比全浊上字多。这个结论得到语言事实的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汕方言 浊去字 连读变调 窜调 字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