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畜禽肝脏和肾脏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
1
作者 薛霞 魏莉莉 +7 位作者 王骏 宿书芳 公丕学 张艳侠 倪来学 姚现琦 万宇平 刘艳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20-326,共7页
针对畜禽肝脏和肾脏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检测的难题,改进提取溶剂和净化方法,建立基于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技术,可实现12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含50 g/L三氯乙酸和50 g/L氯化钠)作为提取溶... 针对畜禽肝脏和肾脏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检测的难题,改进提取溶剂和净化方法,建立基于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的分析技术,可实现12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快速、准确测定。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含50 g/L三氯乙酸和50 g/L氯化钠)作为提取溶剂,显著提高了新霉素的回收率;提取液经适当稀释后,PRiME HLB固相萃取柱进行净化,混合型两性离子键合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使用含有1.0%甲酸水(甲酸铵浓度为1 mmol/L)和乙腈作为流动相的梯度洗脱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分析测定。安普霉素、潮霉素B、新霉素和妥布霉素采用内标法定量,其余化合物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目标物在指定的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响应,决定系数均≥0.99。检出限为10~50μg/kg,定量限为20~100μg/kg。在8种空白肝脏和肾脏基质中进行低、中、高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n=6),各药物的回收率在78.0%~108.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0%~11.0%之间。本方法采用单一固相萃取柱净化,操作简便,适用于畜禽肝脏和肾脏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准确定性与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PRiME HLB固相萃取柱 肝脏 肾脏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在冷鲜肉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2
作者 张艳珍 刘宁 +3 位作者 倪来学 王伟 姚现琦 刘云国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6期284-289,共6页
目的 探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比较其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浓度的曲拉通X-100 (Triton X-100)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 目的 探究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生物发光法检测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可行性,比较其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检测效果。方法 通过实验确定不同浓度的曲拉通X-100 (Triton X-100)和三磷酸腺苷双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e double, Apyrase)对冷鲜肉体细胞ATP的清除效果,并分别使用ATP生物发光法和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检测冷鲜肉中的菌落总数,并评估ATP生物发光法的重现性。结果 Triton X-100和Apyrase清除冷鲜肉体细胞ATP的最佳浓度分别是0.2%和0.10 U/mL,此浓度下,冷鲜肉体细胞ATP清除效果最好。ATP生物发光法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检测结果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r2)为0.9871,且ATP生物发光法重现性良好,检测结果稳定可靠。结论 本研究通过与国家标准平板计数法的比较,进一步验证了ATP生物发光法可用于冷鲜肉中菌落总数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鲜肉 菌落总数 平板计数法 三磷酸腺苷生物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无细胞上清液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被膜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安祺 杨慧轩 +5 位作者 姚现琦 董鹏程 朱立贤 罗欣 张一敏 刘昀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共8页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导致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无细胞上清液(cell free supernatant,CFS)作为抑制剂,探究B.subtilis CFS... 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其生物被膜是导致食品污染和疾病传播的重要原因。该研究选用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无细胞上清液(cell free supernatant,CFS)作为抑制剂,探究B.subtilis CFS在抑制L.monocytogenes野生菌株118(以下简称No.118)生物被膜方面的作用和潜力。首先测定了B.subtilis CFS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接着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了不同亚最小抑菌浓度下B.subtilis CFS对No.118的生物被膜抑制率,发现不同亚抑菌浓度下的CFS对No.118生物被膜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在1/64 MIC时生物被膜抑制率仍可达到47%;同时B.subtilis CFS对No.118生物被膜代谢活性、自聚集率、表面疏水性、群集泳动能力和膜外聚合物分泌也均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在CFS作用下,No.118生物被膜结构和细胞分布的变化规律,经CFS处理后,No.118生物被膜结构松散,细菌数量明显减少。综上,B.subtilis CFS可通过影响No.118生物被膜细胞的代谢活性、自聚集能力和群集泳动能力以及膜外聚合物的分泌来抑制其生物被膜形成,对探究益生菌代谢产物作为生物被膜抑制剂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无细胞上清液 单增李斯特菌 生物被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精油纳米乳液对肉源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玮 刘苗苗 +5 位作者 潘越 冯明星 姚现琦 张欢 黄峻榕 曹云刚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468-475,共8页
植物精油是一类天然的抑菌剂,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肉源腐败菌和致病菌,在肉类工业中应用前景广泛。纳米乳液作为一种纳米级包埋系统,在改善精油的水溶性、稳定性和抑菌活性方面有明显效果,目前已成为肉类防腐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 植物精油是一类天然的抑菌剂,能够有效抑制多种肉源腐败菌和致病菌,在肉类工业中应用前景广泛。纳米乳液作为一种纳米级包埋系统,在改善精油的水溶性、稳定性和抑菌活性方面有明显效果,目前已成为肉类防腐保鲜领域的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纳米乳液的构建方法(乳化方式、乳化剂)、基本特性(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重点探讨了植物精油纳米乳液对肉源腐败菌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影响因素(精油种类、乳化方式、乳化剂、乳液粒径和微生物种类),及其通过靶向结合、持续释放、被动运输等提高纯精油抑菌活性的内在机制,以期为植物精油纳米乳液在肉制品防腐保鲜中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精油 纳米乳液 肉源腐败菌和致病菌 抑菌作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制品中杂环胺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阳日东 倪来学 +4 位作者 姚现琦 解万翠 车红霞 李红燕 董秀芳 《肉类研究》 2023年第8期52-60,共9页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As)作为一类食源性危害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突变性,由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产生,尤其在肉制品中极易出现。本文阐述HAs的形成机制以及多糖、氨基酸等前体物质类似物对HAs形成的影响,并基... 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HAs)作为一类食源性危害物质,具有强烈的致癌、致突变性,由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在高温加工过程中产生,尤其在肉制品中极易出现。本文阐述HAs的形成机制以及多糖、氨基酸等前体物质类似物对HAs形成的影响,并基于减少前体物质损耗、清除苯乙醛和自由基等中间产物等机理,概述天然抗氧化物质、植物提取物和香辛料等阻断剂抑制肉制品中HAs的生成原理;同时总结加工方式、时间和温度等加工因素对肉制品中HAs形成的影响;此外,探讨差分脉冲伏安法和荧光定量法等新型技术应用于HAs的定量检测,旨在为减控肉制品中的HAs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制品 杂环胺 形成机制 影响因素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