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晔恺
陈位
+4 位作者
杨颍辉
吴静泽
王和平
姚燕珍
鲍舟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2,共7页
目的·建立预测骨折后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骨科或脑外科住院的骨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共124例,其中男性81...
目的·建立预测骨折后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骨科或脑外科住院的骨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共12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43例,年龄25~91岁[平均年龄(56.48±15.45)岁]。收集患者入院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脑外伤、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采集患者骨折后1 d、7 d、15 d共3个时间点的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骨成形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BMP-4、BMP-5、BMP-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6、IL-10、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浓度。按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可见HO组和未见HO组,以α=0.15从临床和实验室指征中挑选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单变量Cox回归模型;再以α=0.05从单变量Cox回归模型中挑选变量纳入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来筛选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独立风险因子,并计算风险率(HR);最后通过R语言中的rms包进行nomogram可视化输出。结果·随访共发现13例异位骨化患者,随访发现时间中位数为71(38,292)d。通过组间比较、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合并脑外伤(HR=2.932,P=0.038),手术持续时间(HR=1.005,P=0.007),术中出血量(HR=1.004,P=0.022),15 d时的BMP-2(HR=1.009,P=0.044)、BMP-4(HR=1.004,P=0.011)、TGF-β(HR=1.011,P=0.046),以及7 d时的BMP-7(HR=1.004,P=0.008)共7个对异位骨化结局有显著影响的独立因子并输出得到骨折后90 d、180 d、360 d患者异位骨化发生概率预测的nomogram评分系统。结论·预测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评分系统的7个评分指标分别为是否合并脑外伤,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后15 d外周血BMP-2、BMP-4、TGF-β水平,以及骨折后7 d外周血BMP-7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骨化
骨折
列线图
脑外伤
骨成型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iR-21反义寡核苷酸增强地西他滨体外抗白血病效应
2
作者
王晔恺
于倩
+3 位作者
林奇龙
姚燕珍
梅佩玉
李翊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目的:研究miR-21反义寡核苷酸(anti-miR-21 oligonucleotide,AMO)对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MO和无义寡核苷酸(scramble oligonucleotide,SCR)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HL-60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ea...
目的:研究miR-21反义寡核苷酸(anti-miR-21 oligonucleotide,AMO)对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MO和无义寡核苷酸(scramble oligonucleotide,SCR)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HL-60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转染效率,再分别与DCA 0.5、2.0和4.0μmol/L作用48 h。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人周期节律蛋白3(h Per3)mRNA表达,Annexin V/PI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7和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AMO转染组miR-21表达(0.35±0.07)低于空白组(0.71±0.07)和SCR转染组(0.6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O转染组的HL-60细胞DCA的IC50低于空白组和SCR转染组(P<0.01)。同一浓度下,AMO组的早期凋亡率、CD11b的MFI和h Per3 mRNA均高于同一浓度药物作用的空白组和SCR组,CD117 MFI均低于同一浓度药物作用的空白组和SC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O能显著促进DCA体外抗白血病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协助激活h Per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周期节律蛋白3
HL-60细胞
微小RNA-21
地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晔恺
陈位
杨颍辉
吴静泽
王和平
姚燕珍
鲍舟君
机构
浙江省舟山医院检验中心
浙江省舟山医院骨科
浙江省舟山医院放射诊断中心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6-172,共7页
基金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医药科技计划面上项目(2020KY340)。
文摘
目的·建立预测骨折后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发生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0月在浙江省舟山医院骨科或脑外科住院的骨折并接受手术的患者共124例,其中男性81例,女性43例,年龄25~91岁[平均年龄(56.48±15.45)岁]。收集患者入院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是否合并脑外伤、麻醉方式、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等。采集患者骨折后1 d、7 d、15 d共3个时间点的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清骨成形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BMP-4、BMP-5、BMP-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4(interleukin 4,IL-4)、IL-6、IL-10、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浓度。按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可见HO组和未见HO组,以α=0.15从临床和实验室指征中挑选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单变量Cox回归模型;再以α=0.05从单变量Cox回归模型中挑选变量纳入多变量Cox回归模型来筛选患者发生异位骨化的独立风险因子,并计算风险率(HR);最后通过R语言中的rms包进行nomogram可视化输出。结果·随访共发现13例异位骨化患者,随访发现时间中位数为71(38,292)d。通过组间比较、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得到合并脑外伤(HR=2.932,P=0.038),手术持续时间(HR=1.005,P=0.007),术中出血量(HR=1.004,P=0.022),15 d时的BMP-2(HR=1.009,P=0.044)、BMP-4(HR=1.004,P=0.011)、TGF-β(HR=1.011,P=0.046),以及7 d时的BMP-7(HR=1.004,P=0.008)共7个对异位骨化结局有显著影响的独立因子并输出得到骨折后90 d、180 d、360 d患者异位骨化发生概率预测的nomogram评分系统。结论·预测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评分系统的7个评分指标分别为是否合并脑外伤,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后15 d外周血BMP-2、BMP-4、TGF-β水平,以及骨折后7 d外周血BMP-7水平。
关键词
异位骨化
骨折
列线图
脑外伤
骨成型蛋白
Keywords
heterotopic ossification(HO)
fracture
nomogram
brain trauma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
分类号
R68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iR-21反义寡核苷酸增强地西他滨体外抗白血病效应
2
作者
王晔恺
于倩
林奇龙
姚燕珍
梅佩玉
李翊卫
机构
舟山医院检验中心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基金
舟山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No.2011C12044)
文摘
目的:研究miR-21反义寡核苷酸(anti-miR-21 oligonucleotide,AMO)对地西他滨(decitabine,DCA)抗白血病效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AMO和无义寡核苷酸(scramble oligonucleotide,SCR)通过脂质体转染导入HL-60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验证转染效率,再分别与DCA 0.5、2.0和4.0μmol/L作用48 h。Real-time PCR分别检测人周期节律蛋白3(h Per3)mRNA表达,Annexin V/PI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7和CD11b平均荧光强度(MFI)。结果:AMO转染组miR-21表达(0.35±0.07)低于空白组(0.71±0.07)和SCR转染组(0.6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O转染组的HL-60细胞DCA的IC50低于空白组和SCR转染组(P<0.01)。同一浓度下,AMO组的早期凋亡率、CD11b的MFI和h Per3 mRNA均高于同一浓度药物作用的空白组和SCR组,CD117 MFI均低于同一浓度药物作用的空白组和SCR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MO能显著促进DCA体外抗白血病效应,其机制可能与其协助激活h Per3的表达有关。
关键词
人周期节律蛋白3
HL-60细胞
微小RNA-21
地西他滨
Keywords
Human period circadian protein 3
HL-60 ceils
MicroRNA-21
Decitabine
分类号
R733.7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骨折后手术患者异位骨化风险的nomogram临床评分系统的建立
王晔恺
陈位
杨颍辉
吴静泽
王和平
姚燕珍
鲍舟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iR-21反义寡核苷酸增强地西他滨体外抗白血病效应
王晔恺
于倩
林奇龙
姚燕珍
梅佩玉
李翊卫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