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烨琳 张海东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3-41,共9页
从社会融入的程度来看,上海国际移民的总体水平偏低;从具体的融入因子来看,体现出经济融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程度依次降低的趋势。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在沪时间、来源国等因素均对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入产生影... 从社会融入的程度来看,上海国际移民的总体水平偏低;从具体的融入因子来看,体现出经济融入、心理融入、文化融入程度依次降低的趋势。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在沪时间、来源国等因素均对国际移民的社会融入产生影响,工作移居居多、移居时间短、社会交往网络非本地化等原因极大地影响了社会融入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移民 社会融入 特大城市 人才发展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与橄榄型社会的形成——以北上广特大城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姚烨琳 张海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9,共6页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各大国的比较中有一个很特殊的方面,那就是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规划。为了这个目标,几代人持续追求、矢志不移,功成不必在我。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世纪初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 中国的发展,在世界各大国的比较中有一个很特殊的方面,那就是有一个长期的目标和规划。为了这个目标,几代人持续追求、矢志不移,功成不必在我。自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确立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世纪初又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梦想,它的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就是"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当前,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和社会转型的新阶段,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一个关系中国发展前途的关键问题。我们可以给"中等收入陷阱"添加一层含义:一方面指一个发展中国家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进入高收入国家发展阶段和如期实现现代化;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发展中能否防止两极分化,成功建成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这两个方面实际上是密切相连的,因为绝大多数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出现了贫富悬殊问题。在这种大背景下,开展中等收入群体的研究,在中国当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在政治层面,中国要建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是其社会本质的定语,这不仅意味着要获得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优势,还意味着必须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其次,在经济层面,中国今后的长期发展,无法再主要依赖于大规模投资和出口,国内消费将成为中国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没有中等收入群体的壮大和大众消费的成长,就不可能拥有强大的消费驱动。再者,在社会层面,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橄榄型社会,才是一个能够保证社会长期和谐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最后,在文化层面,中等收入群体也是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在一个中等收入群体占主体的社会中,才能有效防止各种极端主义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型社会结构 中等收入群体 社会发展 特大城市 居民收入水平 中产阶层 中国经济 城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发新社会阶层创新创业活力 被引量:1
3
作者 姚烨琳 张海东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4-76,共3页
新社会阶层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主要集中于新产业与新业态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在践行公益慈善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积极包容的公益慈善文化,传播公益慈善精神;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社会阶层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主要集中于新产业与新业态中,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在践行公益慈善的过程中,进一步弘扬积极包容的公益慈善文化,传播公益慈善精神;倡导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积极向上、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型经济模式等的发展,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社会阶层 社会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