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钾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姚源喜 刘树堂 郇恒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1-244,共4页
利用22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年到2000年,土壤钾素收支平衡的状况为:氮钾肥处理钾盈余57 72kg/hm2,氮磷钾肥处理钾亏缺192 90kg/hm2。以氮钾肥处理提高土壤中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 利用22年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施肥对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978年到2000年,土壤钾素收支平衡的状况为:氮钾肥处理钾盈余57 72kg/hm2,氮磷钾肥处理钾亏缺192 90kg/hm2。以氮钾肥处理提高土壤中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矿物钾最多,依次分别比对照提高5 49倍、1 13倍、2 47倍和1 11倍。氮磷钾肥和氮钾肥处理在土壤中积累各形态钾总量分别占施钾量的19 18%、20 01%。氮钾处理和氮磷钾处理土壤速效钾和土壤缓效钾含量高,在土壤剖面中分布以0—20cm含量高,20cm以下逐层降低。用X-射线衍射测定长期施钾和不施钾的土壤粘土矿物组成为:氮磷钾处理土壤粘土矿物中蒙脱石峰值高;而氮磷处理土壤粘土矿物中蛭石峰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肥料试验 钾素状况 非石灰性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和无机氮肥配合施用对调节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源喜 杨延蕃 《土壤肥料》 CSCD 1989年第1期5-9,共5页
1978—1987年通过九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料施用量对调节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土壤速效磷降低显著,比播前降低11.05ppm.九年十七季作物P_2O_6携出量与投入量相比较,对照.单施氮肥及每年每亩单施有机肥折算含P_2O_5 2.... 1978—1987年通过九年定位试验,研究有机肥料施用量对调节土壤磷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肥,土壤速效磷降低显著,比播前降低11.05ppm.九年十七季作物P_2O_6携出量与投入量相比较,对照.单施氮肥及每年每亩单施有机肥折算含P_2O_5 2.5公斤的处理以及与氮肥含9.2公斤和18.4公斤氮素相配合的处理,每年每亩平均亏P_2O_5分别为19.97,23.26、24.21、3.36、6.54、8.91公斤.每年每亩单施有机肥折算含P_2O_5 5公斤的处理以及与氮肥含9.2公斤和18.4公斤氮素相配合的处理,每年每亩平均盈余P_2O_5分别为11.60公斤、9.92公斤,4.78公斤。并随配合氮肥施用量增加,其盈余量减少.试验进行九年后的土壤磷素盈余量与全磷的消长呈显著相关,与有效磷呈极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氮肥 土壤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源喜 杨延蕃 +2 位作者 刘树堂 蔡秋芳 邓迎海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4期245-251,共7页
在无石灰性潮土上进行12年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肥效最好。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冬小麦为1.6:1,夏玉米为1.25:1。每年施含氮9.2~18.4kg的有机肥,配合施含氮9.2~18.4kg的无机氮肥,平均... 在无石灰性潮土上进行12年定位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以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对冬小麦和夏玉米的肥效最好。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冬小麦为1.6:1,夏玉米为1.25:1。每年施含氮9.2~18.4kg的有机肥,配合施含氮9.2~18.4kg的无机氮肥,平均每年增加土壤有机质0.04%~0.06%,全氮量0.001%~0.003%,碱解氮2.4ppm左右,有效磷0.083~0.79ppm,有效钾0.66~1.48ppm,而全磷量与土壤缓效钾略有增加。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各土壤养分因素,以土壤碱解氨对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贡献最大。有机肥与无机氮肥配合施用能增加土壤脲酶,土壤磷酸酶与土壤蔗糖酶活性。这些酶的活性与土壤养分呈极显著正相关。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也有较好的肥效,氮磷肥配合对冬小麦的效果优于氮钾肥配合,而对夏玉米则是氮钾肥优于氮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定位试验 作物 产量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姚源喜 杨延蕃 +1 位作者 邓迎海 刘树堂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6-10,共5页
在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第9年、10年、11年,测定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含量,氮钾肥配合施用,冬小麦氨基酸总量较对照提高40.29%,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提高25.92~38.23%。高... 在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的第9年、10年、11年,测定冬小麦和夏玉米籽粒蛋白质及17种氨基酸含量,氮钾肥配合施用,冬小麦氨基酸总量较对照提高40.29%,苏氨酸、丝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含量提高25.92~38.23%。高量有机肥和高量氮肥相配合,冬小麦蛋白质含量较对照提高49.44%,并且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r=0.6301);夏玉米氨基酸总量较对照增加41.92%,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增加33.33%~65.71%,蛋白质含量增加31.30%,蛋白质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7552)。施肥对冬小麦和夏玉米蛋氨酸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施肥 氨基酸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姚源喜 杨延蕃 +2 位作者 刘树堂 邓迎海 孟祥霞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85-90,共6页
11年定位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不施肥与单施氮肥的处理,土壤速效磷迅速下降,前3年比播前降低约1倍,自第6年开始比播前降低2/3左右,降至4~5ppm 以后处于稳定状态。有机肥及其与氮肥配合施用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降低闭蓄态磷的含量,增加 ... 11年定位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不施肥与单施氮肥的处理,土壤速效磷迅速下降,前3年比播前降低约1倍,自第6年开始比播前降低2/3左右,降至4~5ppm 以后处于稳定状态。有机肥及其与氮肥配合施用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降低闭蓄态磷的含量,增加 Ca-P、Fe-P、Al-P 的含量,单施氮肥能增加闭蓄态磷的含量,Fe-P、Al-P 含量略有增加,Ca-P 的含量降低。施用无机肥比施用有机肥及配合氮肥的处理,增加无机磷含量4%~5.48%。施用有机肥及其与氮肥配合施用的处理比施无机肥的处理增加有机磷含量3.75%~5.41%。土壤有效磷与有机磷量、Al-P 呈正相关,而与土壤全磷量、无机磷、Fe-P、Ca-P 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磷与闭蓄态磷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 磷素 有效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芋对氮磷钾钙镁元素吸收和分配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姚源喜 李俊良 +2 位作者 刘树堂 邓迎海 纪祥国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采用盆栽与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芋的营养特性。芋对氮、磷、钾、钙、镁元素的吸收量以出苗后45天为最高,对镁素的吸收量整个生育时期差异不大。对氮、钙、镁吸收的积累量是从出苗后93天开始增加,对磷、钾吸收的积累量从出苗后的... 采用盆栽与微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芋的营养特性。芋对氮、磷、钾、钙、镁元素的吸收量以出苗后45天为最高,对镁素的吸收量整个生育时期差异不大。对氮、钙、镁吸收的积累量是从出苗后93天开始增加,对磷、钾吸收的积累量从出苗后的109天开始增加。氮、磷从出苗后45~93天,50%集中在叶片中,109天后逐渐转入子芋和孙芋。钾素在出苗后45~77天,52.25%分配在叶片中,从109天后转入子芋。钙素却从出苗后45天至收获期46.78%以上分配在叶片中,而镁素从出苗后45天至125天主要分配在叶片中,以后转入子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年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重金属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9
7
作者 刘树堂 赵永厚 +2 位作者 孙玉林 韩晓日 姚源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基于非石灰性潮土26年的定位试验,在12个不同处理CK、N1、N2、M1、M1N1、M1N2、M2、M2N1、M2N2、NP2K、N2P和N2K中,于2003年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重金属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和灌溉各处理土壤Fe、Mn、Cu、Zn含量均... 基于非石灰性潮土26年的定位试验,在12个不同处理CK、N1、N2、M1、M1N1、M1N2、M2、M2N1、M2N2、NP2K、N2P和N2K中,于2003年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非石灰性潮土重金属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肥和灌溉各处理土壤Fe、Mn、Cu、Zn含量均高于试验前的土壤,富集量分别为10.22%~15.18%,12.66%~67.66%,18.27%~130.54%和70.31%~129.98%。长期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无机化肥的土壤Pb的积累量低于不施肥土壤,施用无机化肥,土壤Pb的积累量比试验前高1.46~6.17倍,施用过磷酸钙和氯化钾肥料,土壤Cd富集量高出试验前340.25%~3861.58%,影响到土壤的环境质量,但对作物籽粒的卫生品质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非石灰性潮土 重金属状况 土壤富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无石灰性潮土磷素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刘树堂 韩晓日 +2 位作者 迟睿 隋方功 姚源喜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46,60,共5页
基于无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在无石灰性潮土上长期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氮磷钾配施能提高土壤Ca-P,Fe-P,Al-P的含量,降低O-P的含量.单施氮肥能提高土壤O-P、降低Ca-P含量.单施... 基于无石灰性潮土长期定位试验,研究长期施肥对土壤磷素状况的影响的结果表明,在无石灰性潮土上长期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氮磷钾配施能提高土壤Ca-P,Fe-P,Al-P的含量,降低O-P的含量.单施氮肥能提高土壤O-P、降低Ca-P含量.单施有机肥及其配施无机化肥比单施无机化肥有机磷增加了15.60%~11.21%,无机磷减少了11.21%~15.60%.土壤有效磷与Fe-P无相关性,与土壤全磷、无机磷、有机磷呈极显著正相关,与Ca-P,Al-P呈显著正相关,与O-P呈极显著负相关.对有效磷贡献(直接通径系数)的相对重要性依次为:O-P(72.6940)>Ca-P(69.9052)>全磷(39.6186)>有机磷(-32.8527)>无机磷(-20.9515)>Fe-P(17.2542)>Al-P(6.4832).由逐步回归得出土壤无机磷中的O-P,Ca-P以及有机磷是土壤有效磷主要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无石灰性潮土 磷素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刘树堂 隋方功 +1 位作者 韩晓日 姚源喜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78-1183,共6页
利用连续2 5 a在无石灰性潮土的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冬小麦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氮磷钾配施能提高冬小麦面粉吸水率、沉降值,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提高氨基酸总量和... 利用连续2 5 a在无石灰性潮土的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长期施肥对冬小麦品质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氮磷钾配施能提高冬小麦面粉吸水率、沉降值,延长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提高氨基酸总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可提高冬小麦籽粒中谷氨酸、丝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苯丙氨酸的含量,增加37.2 1%~5 4 .6 2 % ,与对照比较均达极显著水平.长期施肥对作物籽粒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也不相同,冬小麦籽粒中氨基酸含量受施肥影响最大的是谷氨酸,变异系数 CV 为14 % ,最小的是苏氨酸和赖氨酸,CV为7.6 7%及5 .2 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冬小麦品质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磷、钾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0
作者 刘树堂 姚源喜 +2 位作者 隋方功 孟祥霞 王秀珍 《生态环境》 CSCD 2003年第4期452-455,共4页
23年定位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不施肥和单施氮肥的土壤,其有效磷质量分数迅速下降,前3年比播前降低约50%,自第7年开始比播前降低2/3左右,降至4~5 mg/g之后处于稳定状态。土壤全磷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0.40~0.50 g/kg的水平,有机磷略有增... 23年定位施肥试验的结果表明,不施肥和单施氮肥的土壤,其有效磷质量分数迅速下降,前3年比播前降低约50%,自第7年开始比播前降低2/3左右,降至4~5 mg/g之后处于稳定状态。土壤全磷质量分数始终保持在0.40~0.50 g/kg的水平,有机磷略有增加。施有机肥以及有机肥与氮肥配施的土壤,其有效磷和有机磷质量分数增加显著。单施氮肥的土壤,其速效钾、缓效钾质量分数均降低,全钾质量分数变化不明显。在每年每公顷单施含钾150.0 kg、300.0 kg的有机肥或与138 kg、276 kg氮素配施的土壤中,以单施含钾300.0 kg的有机肥的土壤的钾素盈余量最多,并随配施氮量的增加而盈余量减少。试验23年后的土壤,其钾素盈余量与土壤速效钾、缓效钾质量分数均有极显著的相关性,而与全钾质量分数的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土壤磷素 土壤钾素 动态变化 有机肥料 无机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长期定位试验看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优越性 被引量:32
11
作者 曾木祥 金维续 +1 位作者 姚源喜 杨延蕃 《土壤肥料》 CSCD 1992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通过9年定位试验的结果,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对改土培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证明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是培肥土壤、夺取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关键词 有机肥 施肥 化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对土壤微形态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廷■ 姚源喜 +1 位作者 崔德杰 刘勤红 《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0年第3期186-191,共6页
通过12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观察了施用不同量有机肥、氮肥以及二者配合施用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颜色、粗骨颗粒大小没有影响,而对土壤基质比略有影响,对土壤基底胶结形式,孔隙发育状况、结构体和新鲜植物残体量... 通过12年的肥料长期定位试验,观察了施用不同量有机肥、氮肥以及二者配合施用对土壤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颜色、粗骨颗粒大小没有影响,而对土壤基质比略有影响,对土壤基底胶结形式,孔隙发育状况、结构体和新鲜植物残体量均有明显影响,以单施高、低量有机肥以及与高、低量氮肥配合的处理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土壤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