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巧君 姚海利 +1 位作者 韩湘兰 刘新荣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10期896-897,共2页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发生的26例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与体位不当、皮瓣下出血、血容量不足、皮瓣水肿、寒冷... 目的探讨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9年6月~2011年12月发生的26例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轴型皮瓣术后血管危象与体位不当、皮瓣下出血、血容量不足、皮瓣水肿、寒冷及疼痛刺激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保持正确体位,室温恒定及良好的皮瓣固定,做好皮瓣肿胀、出血及生命指征观察,可预防和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血管危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藤稔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宋雯 王强 +6 位作者 张佳 柳采秀 张楠 陈丽萍 聂东兴 姚海利 苍涛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79-1888,共10页
为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藤稔葡萄为材料,采用二因素(施肥方式、氯吡脲剂量)随机区组设计,评价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产量、品质和残留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和使用氯吡脲均能使葡萄果实显著膨大,增加百... 为探究不同施肥方式下氯吡脲对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藤稔葡萄为材料,采用二因素(施肥方式、氯吡脲剂量)随机区组设计,评价不同处理对葡萄生长、产量、品质和残留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和使用氯吡脲均能使葡萄果实显著膨大,增加百粒重和穗质量,高浓度氯吡脲(50mg·kg^(-1))对藤稔葡萄的增产作用有限。施肥可显著影响葡萄大小粒指数。氯吡脲用量显著影响穗梗直径和穗梗木栓化程度,肥料充足处理下的穗梗木栓化程度轻于无肥料处理。葡萄品质同时受施肥方式和氯吡脲用量的影响,高浓度氯吡脲处理下,肥料供给充足时,糖酸比在所有处理中最低;在无肥料供给时,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黄酮含量最低。所有处理采收期均未检出氯吡脲残留。雷达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氯吡脲用量为10 mg·kg^(-1)和20 mg·kg^(-1),配合充足的肥料,藤稔葡萄生长、产量和品质等较好,且各指标的均衡性最佳。说明藤稔葡萄生产上可以使用氯吡脲膨果,但宜在肥料充足的条件下使用,且不可随意加大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脲 肥料 藤稔葡萄 木栓化 糖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姚海利 贺丽萍 +4 位作者 吴长兴 徐明飞 苍涛 宋雯 陈丽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1589-1591,共3页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高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安全杀菌剂,选择7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次之,80亿CFU... 白粉病是黄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为筛选高效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安全杀菌剂,选择7种防治黄瓜白粉病的常用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430 g·L-1戊唑醇悬浮剂次之,80亿CFU·mL-1枯草芽孢杆菌悬浮剂的防效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黄瓜白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程玉龙 柳采秀 +3 位作者 黄雅俊 徐笔奇 姚海利 苍涛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1166-1167,1196,共3页
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种杀虫剂,研究其对葡萄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虫螨腈、啶虫脒和吡蚜酮5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 选择生产中常用的噻虫嗪、啶虫脒、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吡蚜酮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6种杀虫剂,研究其对葡萄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噻虫嗪、虫螨腈、啶虫脒和吡蚜酮5种杀虫剂对葡萄蓟马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的防效在79.3%~91.3%,且对葡萄安全,可用于防治葡萄蓟马,建议在葡萄蓟马发生初期的早晨或傍晚均匀喷雾施于葡萄叶片正反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蓟马 杀虫剂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