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良玉米新品种丹垦86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1
作者 王秀凤 丰光 +4 位作者 王孝杰 姚永祥 陈增齐 于兵 曹祖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4期143-146,共4页
丹垦86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07为母本、丹F137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统一区域试验,2019年平均亩产897.0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5%;2020年平均亩产916.... 丹垦86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07为母本、丹F137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2019-2020年参加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统一区域试验,2019年平均亩产897.0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6.5%;2020年平均亩产916.8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5%。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813.2 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病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丹垦86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丹垦42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秀凤 丰光 +4 位作者 王孝杰 姚永祥 陈增齐 于兵 曹祖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3期154-156,192,共4页
丹垦42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110为母本、M31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18-2019年连续2年参加6个点次比较试验,6个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31.0 kg,比对照增产11.5%;2020-2021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 丹垦426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丹M110为母本、M3134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该品种2018-2019年连续2年参加6个点次比较试验,6个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31.0 kg,比对照增产11.5%;2020-2021年参加辽宁省东裕联合体晚熟组区域试验,连续2年7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2年平均亩产801.3 kg,比对照沈玉21增产6.6%;2021年生产试验,7个试验点次全部增产,平均亩产801.3 kg,比对照沈玉21增产6.6%。2022年通过辽宁省审定。丹垦426高产、稳产、淀粉含量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丹垦426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审玉米新品种丹垦808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永祥 王孝杰 +4 位作者 丰光 王秀凤 于兵 陈增齐 曹祖波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期186-189,共4页
丹垦80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以自选自交系丹WH6为母本,以自选自交系丹C2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丰产、稳产、抗病、抗倒、广适等特点,适合在东华北中熟玉米生产区种植,应用前景较好。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 丹垦80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所以自选自交系丹WH6为母本,以自选自交系丹C2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具有丰产、稳产、抗病、抗倒、广适等特点,适合在东华北中熟玉米生产区种植,应用前景较好。该品种于2021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丹垦808及其亲本的选育过程和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制种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丹垦808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不同生态区气象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向历 刘波 +1 位作者 姚永祥 谢文锦 《农业科技通讯》 2018年第9期64-66,共3页
以30个玉米新组合为试材,分别在海城(辽中南)、铁岭(辽北)、阜新(辽西)、凤城(辽东)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比较不同生态区品种的产量差异,分析产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对... 以30个玉米新组合为试材,分别在海城(辽中南)、铁岭(辽北)、阜新(辽西)、凤城(辽东)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比较不同生态区品种的产量差异,分析产量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地点的生态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在不同地点产量表现也存在显著差异。(2)各生态区的产量依次为:海城>铁岭>阜新>凤城。(3)吐丝期和灌浆期日均温度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生育后期较高的温度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吐丝期降雨量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吐丝期日照时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可见,吐丝期的降雨量与日照时数两因素之间相互制约,从而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玉米 产量 气象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东地区晚熟玉米新组合筛选及杂优模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馨 姚永祥 +4 位作者 卢秉生 陈增齐 夏瑞琪 王玉环 白向历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2期83-85,共3页
本研究以丹玉39为对照品种,对14个优秀晚熟组合的产量及性状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9个增产组合中丹8014产量最高,但是由于发生轻微倒伏,而存在风险隐患,不建议大面积种植;丹8022增产显著,且抗倒性、稳产性等性状表现突出,适合继续... 本研究以丹玉39为对照品种,对14个优秀晚熟组合的产量及性状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9个增产组合中丹8014产量最高,但是由于发生轻微倒伏,而存在风险隐患,不建议大面积种植;丹8022增产显著,且抗倒性、稳产性等性状表现突出,适合继续大面积推广示范。相关分析表明,倒伏是影响当地玉米实现高产最大因素,因此抗倒伏应是当地选择的高产品种应具备的前提条件。在增产因素中,晚熟组合穗长、百粒重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育种家今后应给予充分重视。对杂优模式进行分析,旅系仍是晚熟材料重要种质资源,近年来利用黄改资源对旅系进行改良,已经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晚熟 杂优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玉米自交系丹717的选育、应用及创新
6
作者 刘波 姚永祥 +4 位作者 白向历 郑君海 高旭东 陈得意 陈增齐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期155-156,共2页
丹71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丹黄17×丹黄19"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自主选育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因其配合力高、株型好、耐密植、抗性突出、适应性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利用丹717选育出的衍生系有6个,直接或间接... 丹717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丹黄17×丹黄19"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自主选育出的优良玉米自交系。该自交系因其配合力高、株型好、耐密植、抗性突出、适应性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利用丹717选育出的衍生系有6个,直接或间接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种达9个以上。这些品种在东华北、黄淮海及西南等玉米主产区大面积应用推广,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于2017年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717 选育 应用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丹玉801号的选育
7
作者 刘晓馨 姚永祥 +4 位作者 葛立胜 陈瑞林 王秀凤 景小鹏 王孝杰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期177-178,共2页
丹玉801号是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丹TX-2为母本、S1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抗倒伏、广适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丹玉801号的选育过程、特... 丹玉801号是辽宁丹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丹TX-2为母本、S1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2013年通过辽宁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密、抗倒伏、广适等特点。本文作者介绍了丹玉801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多年试验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玉801号 玉米 品种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丹玉69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孙羽 夏瑞琦 +1 位作者 姚永祥 吕春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8期26-26,28,共2页
丹玉69号是由丹东农科院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耐瘠薄、米质优等特点,适应性广泛,应用潜力大。结合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最终形成与品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为其生产提... 丹玉69号是由丹东农科院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高产、抗病、抗倒伏、耐瘠薄、米质优等特点,适应性广泛,应用潜力大。结合该品种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最终形成与品种相配套的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技术集成,为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玉69号 玉米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用药与病理因素等对华法林抗凝患者疗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解晓霞 马晓娟 +2 位作者 许晶晶 张璐宁 姚永祥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2期154-155,共2页
目的探讨合并用药与病理因素等对华法林住院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药剂科服用华法林的116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治疗的相关指标与华法林合并用药等相关性。结果 6例(5.2%)患者出现华法林出血不良反应,出血的发生导... 目的探讨合并用药与病理因素等对华法林住院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药剂科服用华法林的116例住院患者病历资料,应用统计学分析治疗的相关指标与华法林合并用药等相关性。结果 6例(5.2%)患者出现华法林出血不良反应,出血的发生导致住院时间与服用华法林时间显著延长(P<0.05)。21例(18.1%)发生呕吐、腹泻,16例(13.8%)发生肝功异常,肝功异常的患者住院时间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导致住院总时间明显延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住院时间长短与患者是否发生院内感染、患者疾病类型及服用华法林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药 华法林 药理作用 病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