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波段全液冷固态发射机设计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武生 由金光 +1 位作者 郑智潜 杨双根 《火控雷达技术》 2011年第1期71-75,共5页
介绍新研制成功的应用在相控阵雷达的全液冷固态发射机。对本发射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进行剖析,对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液冷热设计等技术都做了重点介绍。测试表明:该发射机能很好的满足指标。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幅度加权的液冷发射机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姚武生 由金光 郑智潜 《雷达与对抗》 2007年第2期46-49,共4页
介绍新研制成功的应用在相控阵雷达的幅度加权液冷发射机。本发射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以适应多种功率品种的输出,应用液冷技术保证其高可靠性。测试表明:该发射机能很好地满足指标。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速调管的使用和维护 被引量:2
3
作者 姚武生 《现代电子》 2002年第1期41-49,共9页
大功率速调管在雷达发射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大功率速调 管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以便有效使用速调管放大器,降低整机的运行费用。
关键词 雷达 发射机 速调管 使用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机载SAR发射机的设计
4
作者 姚武生 郑智潜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08年第2期42-45,共4页
介绍了一种L波段机载SAR发射机的设计,对发射机的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及可靠性都做了详细阐述,重点剖析了发射机的模块化功放组件设计及可靠性指标。解决了机载SAR发射机面临的体积小、重量轻、高可靠性及散热设计等难题。测试表明:该发... 介绍了一种L波段机载SAR发射机的设计,对发射机的系统组成、关键技术及可靠性都做了详细阐述,重点剖析了发射机的模块化功放组件设计及可靠性指标。解决了机载SAR发射机面临的体积小、重量轻、高可靠性及散热设计等难题。测试表明:该发射机能很好地满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段复介电常数测量的开放腔法改进 被引量:9
5
作者 桂勇锋 窦文斌 +1 位作者 姚武生 李佩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实现毫米波段低损耗电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高精度测量,文章主要关注开放腔法宽频带内腔长的精确确定、相对介电常数反演的多值解、误差的完整分析、测试系统检验以及自动测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开放腔法测... 为实现毫米波段低损耗电介质材料的复介电常数高精度测量,文章主要关注开放腔法宽频带内腔长的精确确定、相对介电常数反演的多值解、误差的完整分析、测试系统检验以及自动测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显然,这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开放腔法测量的正确性和精确性。通过研制和构建Ka波段上的开放腔自动测试系统,成功解决上述问题,完善和发展了开放腔测量理论。误差分析表明:本测试系统对相对介电常数和损耗正切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小于0.17%和20.4%。自动测试系统操作简便,测试结果可信且精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复介电常数测量 低损耗 开放腔法 经检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放大链自激现象的分析和处理
6
作者 姚武生 《现代电子》 1998年第1期43-47,共5页
本文就TWT-KLY放大链自激现象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总结了在工作中所运用的一些抑制方法。
关键词 放大链 自激 微波泄漏 雷达 发射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液冷固态功放组件的设计 被引量:6
7
作者 由金光 姚武生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1年第3期79-82,共4页
功放组件是固态雷达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设计已成为发射机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介绍了一种输出功率在工作频带内达1kW的液冷功放组件,对其电讯设计、电磁兼容及热设计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试验表明,该组件热性能满足要求,保... 功放组件是固态雷达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设计已成为发射机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介绍了一种输出功率在工作频带内达1kW的液冷功放组件,对其电讯设计、电磁兼容及热设计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试验表明,该组件热性能满足要求,保证组件实现高输出功率,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的S波段固态发射机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郑智潜 姚武生 由金光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18年第2期85-89,共5页
介绍了一种基于GaN功率管应用于相控阵雷达的S波段全液冷全固态发射机,利用GaN的高输出功率、高效率特性,对本发射机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作了详细分析,对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及液冷热设计都给出了重点介... 介绍了一种基于GaN功率管应用于相控阵雷达的S波段全液冷全固态发射机,利用GaN的高输出功率、高效率特性,对本发射机系统的设计思想、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作了详细分析,对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及液冷热设计都给出了重点介绍。实现了在20%占空比、总输出功率不小于32kW和工作效率不低于30%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GAN 并联均流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波段全液冷固态发射机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由金光 姚武生 郑智潜 《雷达与对抗》 2017年第1期37-41,共5页
介绍新研制成功的应用在相控阵雷达的全液冷固态发射机。分析了本发射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采用的监控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液冷热设计等技术。测试表明,该发射机能很好地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要求。
关键词 相控阵雷达 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波段液冷固态功放组件的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由金光 姚武生 郑智潜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07年第6期62-65,共4页
功放组件是固态雷达发射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设计已成为发射机可靠性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输出功率在工作频带内达2kW的液冷功放组件,对其电讯设计、电磁兼容及热设计都做了详细的阐述。该组件已运用于某型号雷达中。
关键词 固态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固态功放组件高原环境适应性设计
11
作者 郑智潜 姚武生 +1 位作者 胡善祥 由金光 《火控雷达技术》 2008年第3期76-78,82,共4页
该文对高原环境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固态功放组件的电讯设计、热设计和电磁兼容等方面,设计出满足在低温低气压和大温差等环境特点下稳定工作的大功率固态功放组件。
关键词 高原环境 液冷固态功放组件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液冷通用诱饵发射机的设计
12
作者 由金光 姚武生 《雷达与对抗》 2011年第1期49-52,共4页
介绍了一种应用在相控阵雷达的有源通用诱饵发射机系统。分析了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介绍了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技术、电磁兼容技术和液冷热设计等。
关键词 诱饵 发射机 功放组件 热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宽带一分四Wilkinson功分器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晓鹏 刘畅 +2 位作者 孙泽月 陈林 姚武生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68,共6页
对传统微带功分器的设计方式进行改进,利用薄膜芯片电阻代替传统电阻,工作至Ka波段也可保证较好的隔离度性能。利用薄膜芯片电阻制作了一款宽带一分四Wilkinson功分器,采用两级一分二功分器来实现一分四,每一级一分二功分器采用2节的Wil... 对传统微带功分器的设计方式进行改进,利用薄膜芯片电阻代替传统电阻,工作至Ka波段也可保证较好的隔离度性能。利用薄膜芯片电阻制作了一款宽带一分四Wilkinson功分器,采用两级一分二功分器来实现一分四,每一级一分二功分器采用2节的Wilkinson功分器来实现。同时为了降低功分器的各端口在高频段下的回波损耗,功分器的各端口采用了空气腔的补偿方式。测试结果显示,在工作频段19~31 GHz内,功分器的各端口输出驻波小于1.6,输入驻波小于1.6,插入损耗小于10 dB,相邻端口之间的隔离度大于1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芯片电阻 KA波段 一分四 宽带 WILKINSON功分器 空气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S波段高线性度下变频模块的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闫超 赵家敏 姚武生 《雷达与对抗》 2017年第2期55-59,共5页
描述了一种应用于S波段接收通道的高线性度下变频模块设计,针对模块的增益、线性度、杂谐波抑制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仿真分析,并硬件实现了该模块。该模块主要采用SMD器件,包括有源混频器、高OIP3放大器和LC滤波器等。测... 描述了一种应用于S波段接收通道的高线性度下变频模块设计,针对模块的增益、线性度、杂谐波抑制等关键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和仿真分析,并硬件实现了该模块。该模块主要采用SMD器件,包括有源混频器、高OIP3放大器和LC滤波器等。测试结果显示,模块增益为21 d B,杂谐波抑制度大于65 d Bc,对特定频点的抑制度大于40 d Bc,IIP3大于24 d Bm,表明该模块满足指标要求,能够充分适应高性能接收通道的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变频模块 增益 线性度 杂谐波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PCB加工技术的毫米波Marchand巴伦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力维 王健 +3 位作者 孙泽月 王晓鹏 陈林 姚武生 《无线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11-415,共5页
巴伦作为差分到单端信号转换的关键组件,在高速电路实现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但目前对于毫米波频段的巴伦研究甚少,特别是基于PCB加工工艺的高频巴伦。针对该应用,提出了一款适用于毫米波频段的平面Marchand巴伦。所设计的微带巴伦... 巴伦作为差分到单端信号转换的关键组件,在高速电路实现中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应用。但目前对于毫米波频段的巴伦研究甚少,特别是基于PCB加工工艺的高频巴伦。针对该应用,提出了一款适用于毫米波频段的平面Marchand巴伦。所设计的微带巴伦的最小线宽和缝隙宽度均大于0.12 mm,满足PCB加工工艺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该巴伦工作带宽为21.9%,差分端的最大幅度和相位失配分别小于1.1 d B和6°。为进行试验验证,在RO4350基板上集成了巴伦以及用于测试的耦合微带线—矩形波导转换结构。测试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所提出的巴伦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信号 毫米波 Marchand巴伦 PCB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波段耦合微带线和矩形波导转换的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健 孙泽月 +2 位作者 张力维 王晓鹏 姚武生 《无线电工程》 2020年第12期1063-1068,共6页
耦合微带线是毫米波中常用的一种平面传输线,其差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路间的耦合,并改善平面传输线的表面波问题,但耦合微带线不便于直接测试其性能。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个耦合微带线和矩形波导的转换结构,能够将耦合微带线的差模转换... 耦合微带线是毫米波中常用的一种平面传输线,其差模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路间的耦合,并改善平面传输线的表面波问题,但耦合微带线不便于直接测试其性能。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个耦合微带线和矩形波导的转换结构,能够将耦合微带线的差模转换成矩形波导的主模TE10,同时具有很高的共模抑制。该转换结构在74~77 GHz附近的性能很好,驻波比在1.2以下,插入损耗小于1 dB。该转换结构可以用来测量差模馈电的微波器件和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耦合微带线 矩形波导 差模 共模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9915的双路DDS系统同步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孙泽月 姚武生 《舰船电子工程》 2019年第7期63-66,104,共5页
直接数字合成(DDS)是一种先进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变频速度快、频率分辨力高、控制灵活等特点,被普遍应用于雷达和通信等领域。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D9915芯片的双路DDS宽带跳频系统同步设计方案,利用单片机对两路DDS进行控制,结合AD991... 直接数字合成(DDS)是一种先进的频率合成技术,具有变频速度快、频率分辨力高、控制灵活等特点,被普遍应用于雷达和通信等领域。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AD9915芯片的双路DDS宽带跳频系统同步设计方案,利用单片机对两路DDS进行控制,结合AD9915的主要特点和内部构造,重点阐述了关键控制信号实现同步的具体方法,给出了硬件电路接口和软件流程,确保双路DDS输出频率和相位的稳定同步。实验结果表明该双路DDS宽带跳频系统同步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合成(DDS)跳频 同步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毫米波差分线和基片集成波导结构转换设计
18
作者 陈会永 王晓鹏 +3 位作者 孙泽月 王健 陈林 姚武生 《电子与封装》 2022年第2期72-77,共6页
差分线和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由于各自显著的优势,在毫米波系统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为了实现毫米波系统高度集成化,提出一种新型毫米波段差分线转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为实现工程系统中的通用性,差... 差分线和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由于各自显著的优势,在毫米波系统中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为了实现毫米波系统高度集成化,提出一种新型毫米波段差分线转基片集成波导结构。为实现工程系统中的通用性,差分线的输入端与射频前端的输出端呈一定夹角,这将导致共模噪声增大,插损恶化,结构体积增大,匹配结构的设计难度增大。通过差分线的过渡结构转角设计以及SIW结构的模式转换设计,在结构上实现了45°夹角的差分传输线输入、射频前端垂直输出,在性能上实现了转换结构的高共模噪声抑制比。对该转换结构进行了建模分析和加工测试,在68~80 GHz频段内,输入、输出端口的回波损耗高于10 dB,插入损耗低于3.39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线 基片集成波导 毫米波 模式转换 共模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多腔速调管的可靠性分析及修复
19
作者 姚武生 《现代电子》 1993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键词 速调管 阴极 输出窗 可靠性 维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毫米波频段微带同轴转换结构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健 陈林 +1 位作者 阮晓明 姚武生 《电子技术应用》 2019年第6期19-22,共4页
微带线和同轴是微波系统中常见的两种传输线,两种传输线在低频段一般的互连方式是直接焊接,同轴内导体焊接在微带线的金属带线上,外导体安装在微带线的接地面上。这种连接方式在低频段内对微波信号的传输影响很小,在毫米波频段内,这种... 微带线和同轴是微波系统中常见的两种传输线,两种传输线在低频段一般的互连方式是直接焊接,同轴内导体焊接在微带线的金属带线上,外导体安装在微带线的接地面上。这种连接方式在低频段内对微波信号的传输影响很小,在毫米波频段内,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毫米波信号的损耗增大。因此设计了一种毫米波频段微带同轴转换结构,这种转换结构在微带线和同轴之间增加一个补偿孔结构,有效降低了微带同轴转换结构的驻波比和插入损耗,提高整体系统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微带同轴转换 补偿孔 驻波比 插入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