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水培条件对绞股蓝生长及总皂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莹 黄雪彦 +6 位作者 余丽莹 姚李祥 周芸伊 王春丽 蓝祖栽 张占江 潘春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8-588,共11页
绞股蓝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因含有人参皂苷类物质而享有“南方人参”的美誉。由于野生绞股蓝资源日益枯竭,人工引种栽培绞股蓝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受土壤灌溉、施肥、农药使用等因素影响,绞股蓝药材品质不稳定、重金属含量超标... 绞股蓝是一种重要的药食同源植物,因含有人参皂苷类物质而享有“南方人参”的美誉。由于野生绞股蓝资源日益枯竭,人工引种栽培绞股蓝已成为必然趋势。然而,受土壤灌溉、施肥、农药使用等因素影响,绞股蓝药材品质不稳定、重金属含量超标等问题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其规范化种植和药材质量安全。水培生产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无连作障碍、可有效避免重金属污染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中药材生产中。对绞股蓝幼苗进行不同营养液、不同温度、不同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处理,研究各处理对绞股蓝生长和总皂苷积累的影响,以期得到适合绞股蓝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最优水培条件,研究结果表明,pH为6.0的日本园试营养液是绞股蓝水培的最佳营养液。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营养液条件下,绞股蓝单株总皂苷量与株高、叶长、叶宽、叶片数、单株鲜重及单株干重呈高度正相关,表明培育高生物量植株是提高绞股蓝药材质量的关键。在环境温度为20~30℃,光周期为每天光照10~14 h,光照强度为100μmol/(m^(2)·s)条件下,绞股蓝幼苗生长较好,且干样品总皂苷含量超过3%,高于现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 水培条件 绞股蓝皂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质来源白芨的品质差异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李祥 潘春柳 +5 位作者 王春丽 李莹 黄宝优 黄雪彦 唐程姣 余丽莹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50-154,共5页
通过比较不同种质来源白芨多个成分指标的差异,寻找影响白芨品质的重要指标及其相关性,为白芨的种源选择提供参考。收集17份白芨种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种质白芨的多糖、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蔗糖、果糖及还原糖含量;利... 通过比较不同种质来源白芨多个成分指标的差异,寻找影响白芨品质的重要指标及其相关性,为白芨的种源选择提供参考。收集17份白芨种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种质白芨的多糖、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蔗糖、果糖及还原糖含量;利用SPSS软件对各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不同指标成分间的相关性,以此来比较不同白芨种质的品质差异及积累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来源的白芨各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蔗糖含量与果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r=0.985);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具有相对较强的相关性(r=0.568);多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呈较弱的正相关性(r=0.481),而蛋白质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呈较弱的负相关性(r=-0.495)。由此可见,不同种质来源的白芨块茎中各成分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果糖与蔗糖积累量具有很高的协同性,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积累量也具有一定的协同性。尽管多糖含量与淀粉含量之间的正相关性较弱,但是由于其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考虑将淀粉含量作为白芨质量评价的候选指标。研究结果可为白芨优良种质的筛选和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多糖 含量测定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脱水条件对草珊瑚种子萌发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蓝祖栽 潘春柳 +5 位作者 余丽莹 黄雪彦 姚李祥 王春丽 姚绍嫦 李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62-165,178,共5页
[目的]对不同时间梯度脱水条件下的草珊瑚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用硅胶脱水(快速脱水)和30℃恒温培养箱脱水(慢速脱水)2种方法获取不同含水量的草珊瑚种子。对不同含水量种子进行萌发测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 [目的]对不同时间梯度脱水条件下的草珊瑚种子进行萌发试验及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用硅胶脱水(快速脱水)和30℃恒温培养箱脱水(慢速脱水)2种方法获取不同含水量的草珊瑚种子。对不同含水量种子进行萌发测试,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种子中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测定,综合判断种子的脱水耐性及其生理基础。[结果]随着脱水时间的延长,草珊瑚种子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在慢速脱水24 h条件下,草珊瑚种子平均含水量为5.28%,导致种子丧失萌发能力。而快速脱水8 h的草珊瑚种子含水量已低于10%,其萌发率仅为16.67%,亦较大程度地丧失萌发能力,因此慢速脱水24 h和快速脱水8 h可作为草珊瑚种子脱水的最终梯度。快速脱水的草珊瑚种子比慢速脱水具有更高的萌发率。当种子含水量接近且低于10%时,快速脱水种子中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比慢速脱水高,而过氧化氢(H 2O 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含量比慢速脱水低。脯氨酸含量在慢速脱水条件下并未发现增加趋势,但快速脱水后期(24 h)显著增加。慢速脱水后期(4~24 h)种子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快速脱水期间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快速脱水16 h、慢速脱水24 h的淀粉含量均增加,但当种子含水量接近且低于10%时,快速脱水种子的淀粉含量比慢速脱水低。草珊瑚种子内β淀粉酶活性高于α淀粉酶。[结论]该研究为草珊瑚种子萌发条件和萌发机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珊瑚 种子 脱水 萌发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