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NSS观测研究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后地壳形变特征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姚未正 徐克科 +1 位作者 朱绪林 邵振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33-840,共8页
收集及处理尼泊尔境内的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藏南地区的GPS基准站数据,获得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后3 a的GPS水平形变场。结果显示,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且东西方向形变较小,南北方向形变较大... 收集及处理尼泊尔境内的GPS连续观测站和中国藏南地区的GPS基准站数据,获得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后3 a的GPS水平形变场。结果显示,尼泊尔地震的震后形变主要分布于尼泊尔北部及中尼边境区域,且东西方向形变较小,南北方向形变较大,整体继续向南运动,最大震后位移约为10.93 cm。采用孔隙弹性回弹模型计算的理论地表位移远小于GPS观测值,无法解释GPS观测到的震后形变。采用震后余滑模型反演的结果表明,震后余滑主要集中在断层的下倾延伸部分,且空间分布较广,余滑释放的地震矩为1.09×10^(20)Nm。采用PSGRN/PSCMP程序计算粘弹性引起的理论地表形变结果显示,粘弹性松弛模型不能解释近场GPS观测值,但在远场区域的运动方向与GPS观测值一致。采用粘弹性松弛和震后余滑组合机制模型进行反演,余滑释放的地震矩降为1.08×10^(20)Nm,且空间分布更加集中。研究结果表明,组合机制模型在保证了模型拟合精度的基础上,反演结果与应力驱动模型反演结果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泊尔地震 震后形变 震后余滑 粘弹性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断裂带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分布的GNSS反演 被引量:3
2
作者 朱绪林 徐克科 +4 位作者 侯争 刘吉鹏 赵付领 姚未正 邵振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6-300,共5页
使用1999~2007年及2009~2013年2期GPS速度场,利用TDEFNODE负位错-块体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部分拉张和挤压,2008年以前红河断裂平均走滑速率为3.8±2.5 mm/a,平均... 使用1999~2007年及2009~2013年2期GPS速度场,利用TDEFNODE负位错-块体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部分拉张和挤压,2008年以前红河断裂平均走滑速率为3.8±2.5 mm/a,平均倾滑速率为1.2±2.5 mm/a,北段和中段表现为拉张,南段则为挤压。红河断裂带北段和中段0~15 km的闭锁系数在0.8~0.99之间,滑动亏损速率为4.5 mm/a,易于应变能的快速积累;南段0~10 km的闭锁系数在0.8~0.95之间,滑动亏损速率为4 mm/a。2008年以后,中段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速率有所减小,南段闭锁程度与亏损速率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TDEFNODE 闭锁程度 滑动亏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本州岛区域共模误差对测站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邵振华 徐克科 +4 位作者 侯争 刘吉鹏 赵付领 姚未正 朱绪林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4期153-160,共8页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日本地区19个测站连续6 a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首先按照点位分布和质量选取有效站,由于数据存在粗差,需对其进行剔除,同时用插值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齐等预处理,然后对其进行主... 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对日本地区19个测站连续6 a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坐标时间序列进行分析。首先按照点位分布和质量选取有效站,由于数据存在粗差,需对其进行剔除,同时用插值的方法对缺失数据进行补齐等预处理,然后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主分量的时间域特征、空间响应特征及其每一个主分量所占比例等,提取坐标时间序列的共模误差。最后估计了滤波前后的坐标时间序列的速度和周期。结果表明,滤波后能够很好地提取并剔除共模误差(CME),更有利于对淹没在误差里的信号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坐标时间序列 主成分分析 共模误差 测站运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