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研究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张鸿飞 赵明一 +4 位作者 冯怡然 肖广芬 李倩元 程洁 姚晨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8期3495-3499,3514,共6页
背景游戏是医学教育中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吸引力的补充学习形式。近年来对于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相关研究发展较慢。回顾在医学教育中使用游戏的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及热... 背景游戏是医学教育中一种新兴的教学工具,其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有吸引力的补充学习形式。近年来对于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相关研究发展较慢。回顾在医学教育中使用游戏的相关研究文献,全面了解该领域发展现状及热点,有利于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目的分析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研究的现状,为今后游戏应用于医学教育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于2023年2-4月,借助CiteSpace 6.1R6、Microsoft Excel 2019软件,以“game”and“medical education”为主题,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WoSCC)检索2013-01-01-2023-02-26共11年间的相关文献,对发文量、作者、国家/机构、关键词、爆发词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52篇英文文献。近11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是发文量(201篇)、中心性(0.48)位居第一的国家,第二和第三分别是加拿大(67篇,中心性0.15)和英国(56篇,中心性0.47)。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发文量21篇成为发文总量最多的机构。高频关键词包括医学教育、教育、严肃游戏、模拟和表演。关键词突现分析中突现程度最高的关键词是严肃游戏(突现强度3.4)。结论目前,游戏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不同游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但没有高质量的证据为教育者提供证据式建议。我国在该领域仍需进一步探索,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应用游戏,以更好的对其有效性进行验证,促进医学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游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化酶-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姚晨姣 范自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7期1556-1558,共3页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58例入选患者按免疫分型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ALL)和缓解组,选取25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将58例入选患者按免疫分型分为:急性白血病组(AL)、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组(AML)、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组(ALL)和缓解组,选取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OX-2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结果(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COX-2、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及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OX-2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6,P<0.05)。结论COX-2、VEGF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均为高表达,COX-2与VEGF的表达可能有协同作用,共同促进肿瘤血管生成,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骨髓检查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SNP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唐雪元 刘芬 +4 位作者 彭娅 向波 王成红 姚晨姣 沈守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中的表达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2例AL患者及30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的BMNCs BRD7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加... 目的:探讨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中的表达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2例AL患者及30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的BMNCs BRD7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加直接测序法检测BRD7基因点突变或SNP,分析BRD7基因与AL的相关性。结果:在52例AL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中均存在BRD7基因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BRD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37)。BRD7基因编码区(447~844bp)存在3个cSNPs,即C657A,C495T和A737G,其中C495T和A737G偶联发生。C657A多态性的基因频率在AL组和对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偶联的SNPs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AL组和对照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AL组中3种基因型之间BRD7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中表达上调。BRD7基因编码区(447~844 bp)2个偶联SNPs(C495T和A737G)与AL存在相关性,可能是AL的遗传易感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BRD7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外尤文氏肉瘤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蒋铁斌 李昕 +6 位作者 刘竞 钟竹青 肖广芬 王二华 姚晨姣 王成红 张聪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969-969,共1页
患者,女性,15岁,2005年4月因排尿困难一周入院。CT示:盆腔巨大肿块,约12cm×9cm。外院手术失败,转入我院,再次行剖腹术。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子宫前与膀胱后,与膀胱三角区紧密相连,与子宫粘连,质地较硬,位置固定,肿块侵犯... 患者,女性,15岁,2005年4月因排尿困难一周入院。CT示:盆腔巨大肿块,约12cm×9cm。外院手术失败,转入我院,再次行剖腹术。术中发现肿块位于子宫前与膀胱后,与膀胱三角区紧密相连,与子宫粘连,质地较硬,位置固定,肿块侵犯膀胱壁,血运丰富,不能分离,行活检。腹部B超示:除上述肿块外。盆腔、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右肾积水伴右侧输尿管扩张。X—ray:未发现骨质异常改变。病理检查:送检组织中见成巢小圆细胞侵润,考虑为淋巴瘤可能性大。免疫组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外尤文氏肉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溴-7-甲氧基白杨素诱导K562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广芬 姚晨姣 +1 位作者 王成红 唐雪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626-629,共4页
本研究探讨8-溴-7-甲氧基白杨素(8-bromo-7-methoxyhysin,BrMChR)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与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方法检测BrMChR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用细胞形态学观... 本研究探讨8-溴-7-甲氧基白杨素(8-bromo-7-methoxyhysin,BrMChR)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活性与p-Akt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MTT方法检测BrMChR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用细胞形态学观察和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同浓度的白杨素(chrysin,ChR)相比,BrMChR对K562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更强,并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加强;3μmol/L BrMChR作用K562细胞12小时细胞凋亡率可达21.8%,而同浓度的ChR作用K562细胞12小时细胞凋亡率仅为3.68%。随着BrMChR浓度增加,caspase-3活性增加(p<0.05),p-Akt蛋白表达下调(p<0.01)。结论 :BrMChR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作用强于ChR;p-Akt可能参与了BrMChR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溴-7-甲氧基白杨素 细胞凋亡 白血病 K56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对HL-60白血病细胞株VEGF表达及分泌的影响
6
作者 谢熠 范自力 +2 位作者 姚晨姣 谭三勤 赵亚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212-216,共5页
为了研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DADS)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作用,并从影响VEGF生成的角度探讨DADS的抗白血病机制,应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RT... 为了研究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disulfide,DADS)对白血病HL-60细胞株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分泌的作用,并从影响VEGF生成的角度探讨DADS的抗白血病机制,应用ELISA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培养上清液中VEGF蛋白的含量;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白血病HL-60细胞VEGFmRNA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HL-60细胞中均有VEGFmRNA的表达和VEGF蛋白的分泌;与空白对照相比,DADS3个浓度组(0.625,1.25,2.5μg/ml)作用HL-60细胞48小时和72小时均能下调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P<0.01)。3个浓度组间差异显著(P<0.01),其下调HL-60细胞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效果与浓度相关(r>0.9,P<0.01)。结论:DADS可能通过抑制VEGFmRNA的表达及VEGF蛋白的分泌发挥抗白血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烯丙基二硫化物 HL-60细胞 白血病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分化疾病如何与全科医学同频共振? 被引量:10
7
作者 潘琦 任菁菁 +9 位作者 张萌 尹朝霞 何权 姚晨姣 吴静怡 李开军 杨凯超 徐佳玙 朱兰 王箴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77-3883,共7页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 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与国际全科医学发展水平间仍存在差距,这种差距尤为体现在学科建设水平和高质量科研产出方面,故全科同仁需在反思中前行。基于此,本刊特开辟“问道全科”栏目,针对全科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及我国全科医学发展面临的热/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研讨,以期助力全科医学行业发展。未分化疾病是临床上的常见问题,作为健康“守门人”,在首诊时正确识别和科学处理常见未分化疾病是每位全科医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当前全科医学领域工作者、研究者对未分化疾病的认识程度不一,针对未分化疾病的诊疗规范尚未形成,与未分化疾病相关的科学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本期“问道全科”栏目特邀任菁菁教授作为版主,就“全科医学与未分化疾病管理”这一当前我国全科领域亟须优先解决的问题开展研讨,希望本次研讨可以激发出更加深入且具体的全科医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分化疾病 全科医学 教育 医学 科学研究 县域卫生发展 医患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习惯”医患沟通评价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清燕 尹兰义 +4 位作者 闫雅鑫 彭艳 姚晨姣 唐秋萍 刘新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90-1994,2002,共6页
背景医患沟通障碍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少,缺乏信效度良好的评估工具。目的构建“五习惯”医患沟通评价量表(5HCS),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2014年3月,采用Brislin翻译法在“... 背景医患沟通障碍是导致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对医务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评价研究较少,缺乏信效度良好的评估工具。目的构建“五习惯”医患沟通评价量表(5HCS),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2014年3月,采用Brislin翻译法在“四习惯”医患沟通评价体系(4HCS)的基础上,形成5HCS初稿;2014年4—6月,采用德尔菲法,使用问卷分两轮征求专家意见,根据专家意见修订条目后形成5HCS定稿;2018年3月,使用新构建的5HCS对127名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估,通过分析其评价数据,检验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评价者间信度、内容效度和标准关联效度。结果正式版5HCS包含5个维度(“尊重示善,融洽关系”“采集信息,引导观点”“表达共情,建立信任”“风险告知,知情同意”“提供诊断,协商决策”),21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716,各维度与量表总分的r值为0.524~0.692,各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I-CVI)≥0.81,量表总分的评价者间信度r值为0.912,组内相关系数(ICC)=0.912,标准关联效度以中文版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为标准,两个量表总分之间的r值为0.377(P<0.01)。结论5HCS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将其作为我国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测评工具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病人关系 医患沟通 “五习惯”医患沟通评价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邱小亮 姚晨姣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0-277,共8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的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临床特点与血清钙浓度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3例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的资料,通过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各临床特点与血清钙浓度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校正前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发病率为3.9%,校正后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发病率为13.1%,确诊高钙血症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3个月.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钙浓度与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肌酐、血小板存在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显示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肌酐可显著影响血清钙浓度.单因素分析显示血清钙、血红蛋白、肌酐为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血清钙≥2.9mmol/L及ρ血红蛋白<90g/L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因子评分系统中得分为0、1、2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18个月、4个月.结论:校正后血清钙更能真实反映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的发病率.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多分期晚,中位生存期短.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肌酐可显著影响血清钙浓度.高血钙(c血清钙≥2.9 mmol/L)、中度及中度以上贫血(ρ血红蛋白<90 g/L)可独立影响血液肿瘤相关性高钙血症患者的预后,且独立影响因素越多,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高钙血症 临床特点 中位生存时间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