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菌素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其液体发酵动力学分析
1
作者 李梦瑶 徐静宇 +4 位作者 肖四生 杨代康 徐靖宇 姚明印 黄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6-62,共7页
为提升植物乳杆菌C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10)所产新型细菌素Plantarum C010的含量,试验以L.plantarum C01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亚硝酸、吖啶橙和激光进行诱变处理,运用双层平板拮抗抑菌圈法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选育... 为提升植物乳杆菌C010(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10)所产新型细菌素Plantarum C010的含量,试验以L.plantarum C010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线、亚硝酸、吖啶橙和激光进行诱变处理,运用双层平板拮抗抑菌圈法初筛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复筛选育细菌素Plantarum C010高产突变株。结果表明,4种诱变处理均能提升细菌素Plantarum C010产量,其中激光诱变后所得突变株JG-2产细菌素Plantarum C010高达17.79 mg/mL,较原始菌株C010(9.60 mg/mL)提高了85.31%。进一步对原始菌株C010和突变株JG-2进行液体发酵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两菌株菌体生长、总糖消耗和细菌素合成的拟合模型较好,其所产细菌素Plantarum C010与菌体均呈部分生长偶联型,且突变株JG-2细菌素Plantarum C010合成相关参数优于原始菌株C010。该结果为细菌素Plantarum C010的产量提升提供数据基础和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C010 细菌素 诱变选育 高产突变株 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偏振辐射模型对铬和铜元素的优化识别
2
作者 徐将 姚明印 +1 位作者 王晓 万敏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1,共7页
针对优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识别铬和铜元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红外偏振检测理论的方法。利用菲涅尔反射定律和基尔霍夫理论分析了红外偏振产生机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验证了目标红外自发热辐射的偏振特性;利用红外偏振辐射传... 针对优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识别铬和铜元素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红外偏振检测理论的方法。利用菲涅尔反射定律和基尔霍夫理论分析了红外偏振产生机理,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验证了目标红外自发热辐射的偏振特性;利用红外偏振辐射传输模型及菲涅尔反射穆勒矩阵,结合温度的麦克斯韦-玻尔兹曼分布特性,推导出了等离子体红外偏振辐射信号模型,用于识别各激发能量下的重金属元素;利用5种不同能量的脉冲激光验证了模型的精准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激光能量下,红外偏振辐射光谱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特征信号峰;在低能量激励下,红外偏振辐射光谱的优势更为突出。红外偏振辐射模型的构建是科学有效的,可用于优化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偏振 辐射模型 重金属 特征信号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菲涅尔反射定律 脉冲激光 穆勒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强度激光辐照对蝗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姚明印 刘木华 +1 位作者 赵进辉 黎静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67,共2页
为研究低强度激光辐照对蝗虫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降低农药的浓度,选择大功率连续型近红外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针对3龄至4龄期东亚飞蝗蝻虫头部位置,在距离激光发光面4cm处,进行2s和4s的辐照试验,分别观察比较辐照前后... 为研究低强度激光辐照对蝗虫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降低农药的浓度,选择大功率连续型近红外半导体二极管激光器,针对3龄至4龄期东亚飞蝗蝻虫头部位置,在距离激光发光面4cm处,进行2s和4s的辐照试验,分别观察比较辐照前后蝗虫的活性和活性降低程度.试验结果表明,辐照前,蝗虫具有较高的活性,辐照后蝗虫的活性降低,并逐渐趋于一致性;辐照时间越长,蝗虫的活性降低程度越高。说明低强度近红外激光辐照蝗虫头部位置能明显抑制其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 蝗虫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近红外半导体激光辐照蝗蝻致死作用研究
4
作者 姚明印 周强 牛虎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66,共2页
为研究大功率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对蝗蝻的致死作用,选择采用功率2W、波长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针对三龄及以前龄期和三龄期后亚洲小车蝗蝻虫分组试验,激光束对准蝗蝻头部位置,进行不同功率密度、不同时间的照射试验,分别观察照射后即刻、... 为研究大功率近红外半导体激光对蝗蝻的致死作用,选择采用功率2W、波长808nm的半导体激光器,针对三龄及以前龄期和三龄期后亚洲小车蝗蝻虫分组试验,激光束对准蝗蝻头部位置,进行不同功率密度、不同时间的照射试验,分别观察照射后即刻、照射后5小时和照射后次日蝗蝻的致死率。与对照组相比,照射试验组蝗蝻被照射部位受激光热损伤破坏,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随着激光剂量的增加和照射后时间的延长,活性降低程度和致死率呈现增长趋势。结果表明,近红外激光辐照蝗蝻头部位置有较好的致死作用,且蝗蝻龄期越小致死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辐照 蝗蝻 致死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PLS检测土壤中的铅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添兵 姚明印 +4 位作者 周华茂 林永增 黎文兵 郑美兰 刘木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2-486,共5页
利用波长1064 nm的Nd∶YAG脉冲激光器获取国家标准土壤中铅元素的诱导击穿等离子体,并用八通道光纤光谱仪采集了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应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比较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对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定量... 利用波长1064 nm的Nd∶YAG脉冲激光器获取国家标准土壤中铅元素的诱导击穿等离子体,并用八通道光纤光谱仪采集了样品等离子体光谱。应用多种光谱预处理方法对光谱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比较了光谱的预处理方法对偏最小二乘(PLS)模型定量预测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9点光谱平滑处理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的模型质量较好,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1和0.9948,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12和17;元素Pb浓度分析测量的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偏差在10.5%以内,实验表明LIBS结合PLS建模能满足土壤中微量重金属快速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等离子体 偏最小二乘 光谱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定量分析苹果中铬含量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旭 姚明印 +1 位作者 刘木华 雷泽剑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498,共4页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苹果中铬进行定量分析。采用1064 nm的调Q纳秒级Nd∶YAG激光器作为光源,用八通道光谱仪进行采集光谱。研究分析了光谱强度与延时时间的关系,并确定1.1μs为最佳延时时间。根据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公式,建立了苹...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苹果中铬进行定量分析。采用1064 nm的调Q纳秒级Nd∶YAG激光器作为光源,用八通道光谱仪进行采集光谱。研究分析了光谱强度与延时时间的关系,并确定1.1μs为最佳延时时间。根据光谱定量分析基本公式,建立了苹果中Cr的定标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达到0.985,反演后得到的测量含量和实际含量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0.15%。研究得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用于检测苹果中铬含量的定标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苹果 铬含量 定标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定标法水中Cr元素LIBS定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胡慧琴 黄林 +5 位作者 姚明印 何秀文 杨平 刘木华 林金龙 欧阳静怡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以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精准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Cr为研究目的,对实验室配制的7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含铬(Cr)水溶液采用护肤棉进行富集,并对自然晾干后的护肤棉进行LIBS试验。首先对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确定425.43 nm为Cr的... 以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精准检测水体中的重金属元素Cr为研究目的,对实验室配制的7种不同质量浓度的含铬(Cr)水溶液采用护肤棉进行富集,并对自然晾干后的护肤棉进行LIBS试验。首先对试验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确定425.43 nm为Cr的特征分析谱线。选择护肤棉中固有的钙(Ca)元素作为内定标元素,其特征谱线为422.67 nm。分别采用内定标法和直接定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取其中的五个样品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并利用另外的两个样品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得出拟合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14、0.73655,两个验证样品的相对误差值分别为11.38%、4.84%和64.66%、11.58%;内定标法LIBS的检出限为5.27μg/m L,优于之前滤纸富集的6.06μg/m L。试验结果表明以护肤棉为吸附基质结合内定标法能提高LIBS检测水体Cr元素的准确性、并能降低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护肤棉富集 CR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脐橙中的铜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检测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林永增 姚明印 +4 位作者 涂建平 徐雪红 彭秋梅 陈添兵 刘木华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12-1216,共5页
为了验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农产品重金属元素检测的可行性,以实验室经硫酸铜污染的赣南脐橙为研究对象,并以CuI 324.75 nm为分析谱线,用波长为1064 nm的Nd∶YAG激光器在实验室正常大气条件下,对脐橙样品做时间特性和能量特性影响... 为了验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农产品重金属元素检测的可行性,以实验室经硫酸铜污染的赣南脐橙为研究对象,并以CuI 324.75 nm为分析谱线,用波长为1064 nm的Nd∶YAG激光器在实验室正常大气条件下,对脐橙样品做时间特性和能量特性影响的实验,通过信背比的计算比较,得到最佳延迟时间为1200 ns,最佳的激光能量为100 mJ,且相对标准偏差为10.32%。然后在这一实验参数下,对6个含不同Cu浓度的脐橙样品进行实验,建立Cu元素浓度与其特征光谱强度之间的定标曲线,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6,通过定标曲线计算得到Cu的检测限为10.81μg/g。由此表明: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检测赣南脐橙中的重金属Cu是可行的,但检测限有待进一步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赣南脐橙 参数优化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葱微波干燥工艺优化试验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涛 姚明印 刘木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4,218,共5页
采用微波干燥技术对新鲜香葱进行干燥,以期获得高品质干香葱。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深入分析香葱质量、堆放厚度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干香葱感官品质、复水率等品质的影响,以研究出最优干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 000W、香... 采用微波干燥技术对新鲜香葱进行干燥,以期获得高品质干香葱。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深入分析香葱质量、堆放厚度及微波功率等因素对干香葱感官品质、复水率等品质的影响,以研究出最优干燥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 000W、香葱堆放厚度25mm、质量130g的条件下,获得干香葱的品质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葱 微波干燥 工艺优化 复水率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工蜂体质微量元素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小波 姚明印 +1 位作者 林永增 韩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221,共3页
试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材料,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两蜂种工蜂3个生长阶段(初生蜂、哺育蜂、采集蜂)体质主要微量元素进行初步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初生蜂、哺育蜂及采集蜂体质中富含Fe、Ca... 试验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材料,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两蜂种工蜂3个生长阶段(初生蜂、哺育蜂、采集蜂)体质主要微量元素进行初步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的初生蜂、哺育蜂及采集蜂体质中富含Fe、Ca、Ba、Li、K、Na等元素,其中Ca元素的相对含量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几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另外,同种蜜蜂不同生长阶段及不同蜂种同一生长阶段中各元素的相对含量也不一样。因此,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能够用于检测蜜蜂体质中的微量元素,并具有快速的定性和半定量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工蜂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快速定量检测橘子中铅含量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旭 祝守新 +1 位作者 车磊 姚明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3002-3006,共5页
目的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橘子中铅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将普通的橘子样品进行铅溶液污染处理,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铅元素含量作为参考浓度,通过分析橘子中铅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征谱线,结合NIST标准数据库,得出... 目的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橘子中铅含量进行快速定量检测。方法将普通的橘子样品进行铅溶液污染处理,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样品中铅元素含量作为参考浓度,通过分析橘子中铅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特征谱线,结合NIST标准数据库,得出铅元素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显著的波长为363.958 nm、368.348 nm、405.783 nm,并确定以405.783 nm作为定量分析铅元素特征波长的方法。结果分析实验中的不同浓度样品的光谱信息,拟合得到铅元素的LIBS特征谱线强度和铅元素浓度的定量分析曲线,其中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8195,分析定标模型得出该模型不适用于浓度小于10μg/g样品,根据检出限公式得到检测限(D.L)的值为12.98μg/g。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该激光技术在农产品重金属检测以各种样品中的元素含量检测方面具有很大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定量检测 橘子 铅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Gold去卷积算法自动寻峰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永祥 姚明印 陈万钧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16-826,共11页
为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寻峰中重叠谱的分辨能力并抑制随机噪声的干扰,提出用Gold去卷积算法结合平滑处理的自动寻峰方法。对于标准样品NIST 1256b和NIST 1762的LIBS光谱,先进行平滑处理,然后采用高斯形系统函数去卷积,最后用五... 为提高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寻峰中重叠谱的分辨能力并抑制随机噪声的干扰,提出用Gold去卷积算法结合平滑处理的自动寻峰方法。对于标准样品NIST 1256b和NIST 1762的LIBS光谱,先进行平滑处理,然后采用高斯形系统函数去卷积,最后用五点法对去卷积结果进行自动寻峰。实验研究了平滑处理结合不同半峰全宽(FWHM)的系统函数对重叠峰分辨能力和抗随机噪声干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140 nm(比弱峰的FWHM稍大)作为Gold去卷积系统函数的FWHM,结合平滑处理能取得高达0.039 nm的重叠谱分辨能力,且寻峰峰位、峰值、曲线拟合与NIST数据库的数据都能较好地吻合。研究初步表明基于Gold去卷积算法的自动寻峰可应用于LIBS数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光谱自动寻峰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Gold去卷积算法 重叠峰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C010产细菌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漫敏 曾祥益 +4 位作者 方利敏 徐静宇 程新 姚明印 黄林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7,共7页
为从植物乳杆菌C010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10)发酵液中分离提纯出细菌素,实验采用硫酸铵沉淀、有机试剂萃取、pH吸附解析3种方法对L.plantarum C010发酵液进行粗步提取,通过Sephadex G-25、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结合半制备液... 为从植物乳杆菌C010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C010)发酵液中分离提纯出细菌素,实验采用硫酸铵沉淀、有机试剂萃取、pH吸附解析3种方法对L.plantarum C010发酵液进行粗步提取,通过Sephadex G-25、Sephadex LH-20凝胶层析结合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出单一抑菌活性组分物质,并对其结构及理化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L.plantarum C010发酵液的3种粗提方法中,有机试剂萃取显著优于硫酸铵盐析和吸附解析(P<0.05);再经凝胶层析和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得到单一组分抑菌活性物质,经EI质谱(electron ionization, EI)和核磁共振图谱分析,该活性物质分子质量为260.116 1 Da的环(L-苯丙氨酰-反式-4-羟基-L-脯氨酸)二肽,为首次从乳酸菌中分离提取到的细菌素(命名为Plantarum C010)。进一步理化稳定性分析,该细菌素对多类蛋白酶耐受性强,耐热性强、耐强酸,但pH>5.0时,对韩国假单胞菌PS1和梭状芽胞杆菌J4抑菌活性显著下降(P<0.05)甚至失活。该结果为L.plantarum C010所产细菌素的提纯及应用开发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C010 分离纯化 细菌素 环二肽 理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ndestructive Determination of Cu Residue in Orange Peel by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慧琴 黄林 +3 位作者 刘木华 陈添兵 杨平 姚明印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8期711-715,共5页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is an emerging tool with rapid, nondestructive, green characteristics in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composition in materials. But LIBS has its shortcomings in... 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LIBS) is an emerging tool with rapid, nondestructive, green characteristics in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analyses of composition in materials. But LIBS has its shortcomings in detect limit and sensitivity. In this work, heavy metal Cu in Gannan Navel Orange, which is one of famous fruits from Jiangxi of China, was analyzed. In view of LIBS's limit,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ate heavy metals in natural fruits. In this work, nine orange samples were pretreated in 50-500 μg/mL Cu solution, respectively. Another one orange sample was chosen as a 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pollution treatment. Previous researchers ob- served that the content of heavy metals is much higher in peel than in pulp. So, the content in pulp can be reflected by detecting peel. The real concentrations of Cu in peels were acquired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er (AAS). A calibration model of Cu I 324.7 and Cu I 327.4 was constructed between LIBS intensity and AAS concentration by six sample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wo models is also 0.95. All of the samples were used to verify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ative error (RE) between predicted and real concentration is less than 6.5%, and Cu I 324.7 line has smaller RE than Cu I 327.4.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 lines decided different accuracy. The results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detecting heavy metals in fruits by LIBS. But the results are limited in treated samples. The next work will focus on direct analysis of heavy metals in natural fruits without any pretreatment. This work is helpful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heavy metals between pulp and pe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BS FRUITS heavy metal Cu quantitative an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定致腐菌对冷却猪肉的致腐作用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戴金岳 曾宪文 +3 位作者 方利敏 姚明印 刘木华 黄林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0-55,共6页
为研究特定致腐菌在冷却猪肉中的致腐作用机制,将韩国假单胞菌PS1(Pseudomonas koreensis PS1)和梭状芽孢杆菌J4(Bacillus fusiformis J4)分别接种到新鲜冷却猪肉中进行致腐实验,以不接种致腐菌的猪肉为对照,于4℃条件下贮藏,每隔1 d测... 为研究特定致腐菌在冷却猪肉中的致腐作用机制,将韩国假单胞菌PS1(Pseudomonas koreensis PS1)和梭状芽孢杆菌J4(Bacillus fusiformis J4)分别接种到新鲜冷却猪肉中进行致腐实验,以不接种致腐菌的猪肉为对照,于4℃条件下贮藏,每隔1 d测定各组肉样的细菌总数、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脂肪酶、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活力。结果表明:各组肉样细菌总数均呈现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贮藏第5天,接种P.koreensis PS1、B.fusiformis J4的肉样细菌总数均超过8.0(lg(CFU/g)),明显大于对照组;接种特定致腐菌的2组肉样脂肪酶、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活力均高于对照组,且呈现先上升后降低趋势,至贮藏第7天,弹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和胶原蛋白酶活力均达到峰值,而脂肪酶活力在贮藏第5天达到峰值;同时,各组肉样蛋白质含量不断降低,产物TVB-N含量明显增加,贮藏第5天,接种特定致腐菌的2组肉样TVB-N含量均超出15 mg/100 g,明显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猪肉 特定致腐菌 酶活力 致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