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无串扰超声测距系统编码激励序列优化与分析
被引量:5
- 1
-
-
作者
姚振静
孟庆浩
李根旺
-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02-505,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5028
60875053)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基金资助项目(NCET)
-
文摘
为消除串扰,采用混沌脉冲位置调制(CPPM)构造每个超声换能器的编码激励发射序列,相关分析法被用于识别回声序列。回声序列的相关特性决定超声测距的准确性和精度,回声序列的能量影响超声测距的最远可测距离。为使回声序列的相关特性和能量最优,采用带精英策略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优化了CP-PM发射序列。用小波变换分析了优化后发射序列及回声序列的特点,得到了影响回声序列相关特性和能量的因素。该法在两路Polaroid 600系列静电超声换能器测距系统中获得了验证。
-
关键词
超声换能器
串扰
编码激励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
多目标优化
小波变换
-
Keywords
ultrasonic transducer
crosstalk
coded excitation
chaotic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multi-object optimization
wavelet transform
-
分类号
TN918.66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P225.6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题名基于组态王软件的双容水箱流量监控系统设计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姚振静
段艳丽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
-
出处
《无线互联科技》
2019年第7期61-62,83,共3页
-
基金
防灾科技学院精品建设课程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NO.JPJS2016010
+1 种基金
防灾科技学院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NO.JT201702
-
文摘
文章采用组态王软件设计双容水箱流量监控系统,运用扩散硅液位变送器进行液位测量,电动调节阀为执行器,采用PI算法控制双容水箱流量。经过实验,可以实现在系统工作时的实时监控与速度曲线显示,当双容水箱受到阶跃扰动时,控制效果最优,上升时间为22 s,超调量为26.7%,达到较为良好的监控要求。
-
关键词
组态王
流量
监控
-
Keywords
kingview
flow
monitoring
-
分类号
TH814
[机械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
TP277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基于混沌脉冲位置调制的实时超声测距系统串扰抑制
被引量:11
- 3
-
-
作者
孟庆浩
兰少莹
姚振静
李根旺
-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天津市过程检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68-2272,F0003,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60475028)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
文摘
超声测距系统中各换能器之间存在的干扰(即串扰)会严重制约测距的准确性;为消除串扰,采用混沌脉冲位置调制构造每个超声换能器的短发射序列;相关分析法被用于识别回声序列.分析了超声串扰产生原因,并给出了脉冲占空比与各次谐波能量的对应关系.为获得最佳的相关效果,采用遗传算法对Logistic混沌满映射调制的短序列脉冲间隔做了优化.所提方法在DC-DC(直流-直流)激励的静电型超声测距系统中获得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合理配置脉冲间隔的情况下,混沌脉冲位置调制可用于消除实时超声测距系统的串扰.
-
关键词
超声换能器
超声串扰
混沌脉冲位置调制
相关分析
-
Keywords
ultrasonic transducer
ultrasonic crosstalk
chaotic 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P225.6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TN918.66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主动红外探测式视觉生命探测系统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宋燕星
高琴
姚振静
郭纯生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21-524,共4页
-
基金
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
编号:20120107
+1 种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创新项目团队资助计划)
编号:ZY20110104
-
文摘
针对地震后救援现场光照度低、温度变化复杂等特点,设计一款视觉生命探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图像传输、图像处理及显示、系统控制四模块构成。当救援现场光照度≥1.0 lx时,系统对救援现场进行可见光图像采集;当救援现场光照度<1.0 lx时,采用红外主动探测方式,即系统近红外光源打开,CCD接收救援现场反射的近红外光并将其转化为图像信号。同时,为提高救援现场环境成像的信噪比,系统中图像处理模块对采集的图像进行相应处理。该系统可实现低照度下震后救援现场的高清晰成像要求,为救援人员制定高效可行的救援方案提供决策依据。
-
关键词
机器视觉
视觉生命探测系统
红外主动探测
地震救援
-
Keywords
machine vision, visual life detection system, active infrared detection, earthquake rescue
-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P951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
-
题名高速采集图像实时压缩算法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宋燕星
袁峰
刘淑聪
姚振静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动化测试与控制系
-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
基金
防灾减灾青年科技基金(201012)
-
文摘
为了解决高速图像采集给图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带来的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提升形态Haar小波的面向自动目标识别(ATR)的图像压缩算法——目标形态小波图像编码(TMWC)。该算法将形态Haar小波与数学形态学方法结合应用。首先将采集图像进行二维提升形态Haar小波分解,结合目标感兴趣区域(ROI)检测要求的特点,仅在尺度信号域内应用设计的目标ROI检测算子,完成目标ROI的检测。根据ROI检测结果将低频尺度信号分为3种编码层,并对不同的编码层选用不同的编码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运算简单,对图像的压缩效果较好,且可以近无损保存目标信息。
-
关键词
图像压缩
高速图像采集
形态Haar小波
数学形态学
自动目标识别
-
Keywords
image compression
high-speed image acquisition
morphology Haar wavelet
mathematic morphology
ATR
-
分类号
TN911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
-
题名红外与声波协同生命探测平台研发
被引量:4
- 6
-
-
作者
杨敬松
姚振静
宋燕星
贺秀玲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
-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75,共4页
-
基金
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7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ZY20110104)
-
文摘
基于单一类型信息源的生命探测技术因自身缺陷无法完全满足震后救援的需要。该文在介绍音频、视频和雷达生命探测技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它们各自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给出异类多传感器协同探测的优势与现状,设计红外与声波协同生命探测平台,给出平台的结构模型、传感器的选择策略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主要实现红外图像与声波信息的同步采集、分析与处理,兼具音频生命探测和视频生命探测的功能,弥补单一传感器生命探测仪的不足,能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生命体及救援现场信息,更适用于震后复杂的救援环境。
-
关键词
生命探测
多传感器协同
红外传感器
声波传感器
-
Keywords
life detection
multi-sensor synergy
infrared sensor
acoustic wave sensor
-
分类号
TP212.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TH715.116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
题名多通道微震信号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 7
-
-
作者
蔡建羡
缪杰
姚振静
李亚南
韩智明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振动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0-104,共5页
-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ZY20160104)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4072)
-
文摘
针对现有矿山微震信号采集系统存在价格昂贵且通用性不强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通道微震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采用地震计拾取微震信号,利用采集电路实现对微震信号的放大、数模转换及数字滤波,利用STM32将滤波后的信号通过USART实时发送给上位机进行分析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准确采集、记录地震计拾取的3个通道的微震信号,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成本低。
-
关键词
矿山微震信号
地震计
数据采集
信号监测
STM32
-
Keywords
mine microseismic signal
seismometer
data acquisition
signal monitoring
STM32
-
分类号
TD67
[矿业工程—矿山机电]
-
-
题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三容水箱液位控制
被引量:4
- 8
-
-
作者
李立新
姚振静
李艳琴
于瑞红
姜运芳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防灾仪器系
-
出处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
基金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自筹经费项目(科技/软科学)(编号:2014011060)
-
文摘
提出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理论的三容水箱液位控制优化算法。根据三容水箱液位控制基本原理,建立三容水箱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算法对滞后时间进行优化训练,能够得到离散时间非线性三容水箱液位系统的控制,从而实现了三容水箱液位的有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进能够提高三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减少了超调量,具有优越的稳定性,效果令人满意。
-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三容水箱
液位控制
-
Keywords
adaptive control
three tank
liquid level control
-
分类号
TP273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超声扩频测距系统数学建模
被引量:1
- 9
-
-
作者
孟庆浩
兰少莹
姚振静
李根旺
-
机构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
出处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5-577,581,共4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475028)
-
文摘
对超声扩频测距系统的数学建模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直流-直流(DC-DC)升压模块构造了超声换能器的发射与回声接收电路;其次,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建立了此超声测距电路的输入-输出传递函数,并通过实验验证了传递函数的准确性。此模型的建立可便于超声扩频测距系统对脉冲编码和调制方式的选择,省去了繁琐的硬件验证。
-
关键词
超声测距系统
扩频
编码
调制
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传递函数
-
Keywords
ultrasonic ranging system
spread spectrum
coding
modulation
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ARMA) model
transfer function
-
分类号
TN918.66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P225.6
[天文地球—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
题名高压软起动器触发系统的隔离技术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张英
姚振静
刘子胥
-
机构
河北工业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
-
出处
《煤矿机电》
2007年第1期91-92,共2页
-
-
关键词
触发系统
高压隔离
隔离技术
软起动器
电力电子设备
电压等级
软起动装置
脉冲变压器
-
分类号
TN34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面向低频振动测量的双光纤光栅加速度传感器研究
- 11
-
-
作者
于瑞红
姚振静
罗青山
王妍
罗鑫
邱忠超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河北省地震灾害仪器与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7-163,共7页
-
基金
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JY2023A05)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题项目(ZY20215101,ZY2020011048)
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2020011048)。
-
文摘
低频振动测量对地震海啸等灾害预警、地质勘探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FBG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低频振动时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灵敏度低频双FBG加速度传感器。采用十字簧片作为拾振结构,理论分析传感器的振动响应特性,给出传感器的谐振频率和灵敏度公式。建立传感单元的数学模型,对传感单元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并利用有限元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结果,最后制作传感器实物并对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固有频率为65 Hz,在3~45 Hz频段具有平坦的灵敏度响应,动态范围为73 dB@10 Hz,灵敏度为1498.29 pm/g,线性度为0.9998,横向串扰为–33.99 dB,能够满足工程中低频振动检测的要求。
-
关键词
光纤布拉格光栅(FBG)
加速度传感器
十字簧片
低频振动
-
Keywords
fiber Bragg grating(FBG)
acceleration sensor
cross spring leaf
low frequency vibration
-
分类号
TB9
[机械工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TP21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
题名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漏磁信号预处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 12
-
-
作者
邱忠超
洪利
蔡建羡
姚振静
高志涛
-
机构
防灾科技学院电子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
-
出处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50380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Z2019017)
防灾科技学院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JY2019B02)。
-
文摘
漏磁检测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铁磁材料表面裂纹检测的磁性无损检测技术,漏磁信号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裂纹定量识别的准确性和精度。针对漏磁信号的噪声特性,提出一种基于数学形态学滤波的漏磁信号预处理方法,即利用改进的中值滤波法剔除信号中的奇异点,采用多项式拟合法消除信号趋势项,使用形态滤波法对漏磁信号进行消噪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漏磁信号中的干扰噪声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不仅剔除了漏磁信号中的干扰噪声,而且完整地保留原始信号的具体细节,提高降噪速度。
-
关键词
漏磁检测
数学形态学
信号消噪
基线漂移
-
Keywords
magnetic flux leakage detection
mathematical morphology
signal denoising
baseline drift
-
分类号
TG115.24
[金属学及工艺—物理冶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