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以上海版必修《地理1》为例
1
作者 姚振兴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6-40,共5页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构建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分类指标体系,通过整合教材相关栏目、实施主题实践活动,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赋能地理实践活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等措施,尝试研究高中地理实... 高中地理实践活动是落实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本文构建了高中地理实践活动分类指标体系,通过整合教材相关栏目、实施主题实践活动,深化信息技术应用、赋能地理实践活动,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等措施,尝试研究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实现学生的素养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践活动 地理实践力 实施策略 高中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后地震剖面的线性化波阻抗反演 被引量:11
2
作者 姚振兴 张霖斌 +1 位作者 纪晨 张中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609-614,共6页
本文提出了由井旁道出发逐道进行的叠后地震剖面的线性化波阻抗反演方法。每一道反演采用逐次线性化对波阻抗进行修正,反演的纵向分辨率为一个采样时间间隔,并以合成记录道与实际地震道的相似系数作为迭代收敛准则,已处理的地震道波... 本文提出了由井旁道出发逐道进行的叠后地震剖面的线性化波阻抗反演方法。每一道反演采用逐次线性化对波阻抗进行修正,反演的纵向分辨率为一个采样时间间隔,并以合成记录道与实际地震道的相似系数作为迭代收敛准则,已处理的地震道波阻抗作为下一道反演初始值。实际资料处理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运算速度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 地震剖面 波阻抗 反演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域内有限地震断层的反演问题 被引量:52
3
作者 姚振兴 纪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91-701,共11页
为了解决有限地震断层破裂过程研究中的正演和反演问题,本文提出:(1)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和广义射线理论计算上地幔及远场范围体波理论地震图的混合方法.同时采用格林函数的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可节约1/3计算机内存.(2)采... 为了解决有限地震断层破裂过程研究中的正演和反演问题,本文提出:(1)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和广义射线理论计算上地幔及远场范围体波理论地震图的混合方法.同时采用格林函数的一种新的组合方式,可节约1/3计算机内存.(2)采用基于模拟退火的热浴算法进行全局搜索反演,不仅提高了在计算过程中新模型被接收的可能性,而且使得在时间域内目标函数的计算速度提高了近二个数量级.对1994年台湾海峡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这次地震的破裂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在前4.0s内地震断层的破裂相当剧烈,错动距离的平均值随着破裂时间增加而迅速减少.开始时破裂速度较高,前4.0s的平均值为3.1km/s,之后逐渐降至2.2km/s.错动方向随破裂的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质 断层 震源 台湾海峡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深度域地震剖面衰减与频散补偿的反Q滤波方法 被引量:60
4
作者 姚振兴 高星 李维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29-233,共5页
根据地震波在非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深度域地震剖面进行反Q滤波的新方法 .在深度域的Q滤波算子符合地震波在衰减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不仅考虑了介质吸收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 ,而且还保证了所造成的波形畸变满足因果规... 根据地震波在非弹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本文提出了一种在深度域地震剖面进行反Q滤波的新方法 .在深度域的Q滤波算子符合地震波在衰减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不仅考虑了介质吸收对地震波振幅的影响 ,而且还保证了所造成的波形畸变满足因果规律 ,即地震体波具有某种频散性质 .利用该方法处理了 2条总长度约 6 0km的某浅海地区叠后深度偏移地震剖面 .合成记录剖面的正演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 ,在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度域反Q滤波之后 ,不仅达到了压缩中、深部目的层子波宽度提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目的 ,而且保持了原始地震剖面的整体形态和能量分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剖面 衰减与频散 反Q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P波波形资料反演中强地震地震矩张量的方法 被引量:23
5
作者 姚振兴 郑天愉 温联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44,共8页
本文给出了利用不同震中距范围(3°—90°)的长周期P波记录资料,通过波形拟合和反演确定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引入矩张量的迹为零这一约束条件.有6个独立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可分解成各向同性部分、最佳... 本文给出了利用不同震中距范围(3°—90°)的长周期P波记录资料,通过波形拟合和反演确定地震矩张量的方法.在求解过程中,不引入矩张量的迹为零这一约束条件.有6个独立分量的地震矩张量解可分解成各向同性部分、最佳双力偶和补偿线性矢量偶极.文中给出了发生在中国的5次6级以上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反演结果,表明在一些地震的震源过程中存在不可忽略的体积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矩张量 长周期 地震波 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倒伏原因及解决对策
6
作者 图雅 乌日力格 姚振兴 《种子科技》 2025年第8期219-221,共3页
通辽市科尔沁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范畴之内,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旗县”称号,2024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4.98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0万hm^(2),其中,玉米13.78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99.1%。近年来,随... 通辽市科尔沁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范畴之内,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旗县”称号,2024年农作物总播面积14.98万hm^(2),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0万hm^(2),其中,玉米13.78万hm^(2),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99.1%。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玉米产量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玉米的倒伏问题日益严重,使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得不到保障,也对机械收获过程造成一定障碍。据初步统计,玉米倒伏导致减产20%~30%,严重时达50%以上,有时甚至绝收,给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实际生产中的玉米倒伏问题意义重大。基于此,深入分析了通辽市玉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倒伏问题及玉米发生倒伏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辽市 玉米 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异质下地铁建成环境与站点覆盖客流吸引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红 李晨光 +2 位作者 王铎 段超杰 姚振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62,共10页
机器学习模型广泛应用于探究建成环境与客流的交互关系。然而,机器学习考虑的是全局关系,无法捕捉空间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可获得性和网络连通性等方面构建了11种建成环境指标,提出一种轻量... 机器学习模型广泛应用于探究建成环境与客流的交互关系。然而,机器学习考虑的是全局关系,无法捕捉空间变化,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密度、多样性、设计、目的地可达性、可获得性和网络连通性等方面构建了11种建成环境指标,提出一种轻量级梯度提升机(LightGBM)与地理加权回归(GWR)的集成综合分析模型(SLightGBM),以探究建成环境对站点覆盖客流吸引度的空间异质性和非线性影响,并将该模型与LightGBM,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GWR进行比较,以揭示SLightGBM模型在回归效果上的优势。针对西安市的研究结果表明:SLightGBM模型的R2、MAE与RMSE分别达到了0.68、8379.16和11797.19,显著优于对比模型;建成环境因素存在空间异质性,工作人口密度和公交站点密度在中心区域最为重要,而餐饮密度在南部区域更显著;工作人口密度和餐饮密度与客流吸引度呈正相关,而最小换乘次数与客流吸引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研究表明,影响因子空间差异性和阈值分析结果对于指导城市建设和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空间特性 SLightGBM 地铁客流 阈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4ISR仿真系统动态演化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姚振兴 徐润萍 肖利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65-1470,共6页
以基于代理技术的C4ISR仿真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通过基于事务的动态依赖关系确保仿真系统的一致性。首先,为保障演化系统的事务一致性,通过静态分析方法获得基于事务的动态依赖关系;然后,针对动态演化的执行,设计了一个动态配置平... 以基于代理技术的C4ISR仿真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通过基于事务的动态依赖关系确保仿真系统的一致性。首先,为保障演化系统的事务一致性,通过静态分析方法获得基于事务的动态依赖关系;然后,针对动态演化的执行,设计了一个动态配置平台来管理动态演化操作并恢复演化系统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理的C4ISR仿真系统模型,基于该模型设计的C4ISR仿真系统具备动态演化的能力;并通过项目的实施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理 动态演化 C4ISR仿真系统 静态分析 动态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汶川8.0级地震震源过程 被引量:365
9
作者 王卫民 赵连锋 +1 位作者 李娟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03-1410,共8页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山脉发生了Ms8.0级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远场体波波形记录结合近场同震位移数据,根据地质资料和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轨迹,构造了一个... 2008年5月12日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界的龙门山山脉发生了Ms8.0级强烈地震,引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本文利用远场体波波形记录结合近场同震位移数据,根据地质资料和地震形成的地表破裂轨迹,构造了一个双"铲状"有限地震断层模型,利用反演技术重建地震的破裂过程.结果显示汶川大地震主要是沿龙门山构造带的映秀—北川断裂和灌县—江油断裂发生的逆冲兼右旋走滑破裂事件.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显示两个高滑动区先后发生在地震破坏最为严重的映秀和北川地区,最大滑动量高达1200~1250cm,且破裂过程也显示一定的复杂性.地震破裂的平均走滑量略大于平均倾滑量,与多种观测资料获得的震前龙门山断裂带构造变形相一致,推断是由于长期区域应力场作用和龙门山地区特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孕育了这次千年尺度的强烈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震源过程 有限断层模型 同震位移 波形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差对井间走时层析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改进方法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陈国金 曹辉 +2 位作者 吴永栓 邹飞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15-922,共8页
在井间地震初至走时层析成像中,随着相邻地质体速度差的增大,使得射线分布不均匀,以及网格剖分不合适,导致层析成像结果不理想.物理和数值模型的井间走时层析成像表明:当速度差超过30.0%时,层析结果畸变较大;在30.0%~15.0%之间时,层... 在井间地震初至走时层析成像中,随着相邻地质体速度差的增大,使得射线分布不均匀,以及网格剖分不合适,导致层析成像结果不理想.物理和数值模型的井间走时层析成像表明:当速度差超过30.0%时,层析结果畸变较大;在30.0%~15.0%之间时,层析结果较好;低于15.0%时,层析结果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井间多尺度初至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即对同一模型采用多种网格剖分来同时进行层析成像,以获得研究区域的速度图像.数学和物理模型的井间多尺度走时层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兼顾了层析成像的分辨率和精度,极大地改善了井间地震层析成像的质量.即使速度差超过30%,其多尺度的层析结果仍然较好.因此,这种方法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初至走时层析成像 速度差 射线分布 网格剖分 多尺度 分辨率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地震震源破裂过程反演初步结果 被引量:173
11
作者 王卫民 郝金来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12-1417,共6页
使用远场体波资料和有限断层方法快速反演获得了2013年4月12日芦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模型,并计算了震中区理论烈度分布.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端的一次Mw6.7级的逆冲型地震,最大滑动量159cm,震中区烈度达Ⅷ—Ⅸ度(中... 使用远场体波资料和有限断层方法快速反演获得了2013年4月12日芦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模型,并计算了震中区理论烈度分布.结果显示这次地震是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南端的一次Mw6.7级的逆冲型地震,最大滑动量159cm,震中区烈度达Ⅷ—Ⅸ度(中国地震烈度表).这次地震的震源性质与汶川地震同为逆冲型破裂,主要破裂滑动发生在汶川地震后的库伦应力增加区域,表明汶川地震对这次地震有触发效应,在宏观上可视为汶川地震一次"迟到"的强余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震源过程 有限断层模型 波形反演 理论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太行山区地壳各向异性的接收函数证据 被引量:22
12
作者 田宝峰 李娟 +2 位作者 王卫民 赵连锋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459-1467,共9页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 采用具有任意方向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系统,探讨了各向异性介质中接收函数表现出的横波分裂、能量偏离等特征,并系统剖析了各向异性介质对称轴方位角、倾角以及各向异性层位分布对接收函数方位变化花样的影响.太行山隆起地区是研究华北克拉通构造运动以及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场所.我们以该地区JJJX台为例,介绍了利用远场接收函数研究台站下方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的方法.反演结果表明,该台站下方存在明显的来源于中、上地壳的各向异性,浅层2.4km以内表现出强度约为10%的裂隙成因的慢轴型各向异性,裂隙面沿NNE方向展布,与该地区断层走向一致;中地壳表现出强度约为8%的晶体成因的快轴型各向异性,太行山新生代的隆起是形成晶体优势排列方向的一种可能的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各向异性 任意方向对称轴 方位变化花样 太行隆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2月24日新疆伽师M_S6.5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王卫民 李丽 +2 位作者 赵连锋 李娟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351,共9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和IncorporatedResearchInstitutionsforSeismology (IRIS)提供的远场宽频带P波垂向记录,基于有限地震断层方法,反演了2 0 0 3年2月2 4日新疆伽师6 5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为北倾低角度稍具左移分...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和IncorporatedResearchInstitutionsforSeismology (IRIS)提供的远场宽频带P波垂向记录,基于有限地震断层方法,反演了2 0 0 3年2月2 4日新疆伽师6 5级地震震源破裂过程.结果表明,本次地震为北倾低角度稍具左移分量的逆冲破裂事件,断层面走向30 0°,倾角2 8°,震源深度7 5km .其震源机制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有明显区别,而与1996年阿图什地震相似.推断该地震是由塔里木盆地向北挤压,在天山造山带引发逆冲断层活动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地区 有限地震断层方法 震源过程 模拟退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被引量:40
14
作者 王卫民 赵连锋 +1 位作者 李娟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2-147,共16页
使用GPS同震位移资料和远场P波记录 ,研究了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根据地质构造和余震分布引入了一个由弯曲断层面构造的三段“铲状”断层模型 .在使用静态GPS位移资料反演集集地震的断层破裂滑动分布时 ,由于集集地震断层... 使用GPS同震位移资料和远场P波记录 ,研究了 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根据地质构造和余震分布引入了一个由弯曲断层面构造的三段“铲状”断层模型 .在使用静态GPS位移资料反演集集地震的断层破裂滑动分布时 ,由于集集地震断层北部近地表破裂的复杂性 ,在位错模型中考虑拉张分量对地表同震位移的贡献 ,可更好地同时拟合GPS观测资料的水平和垂向分量 .而纯剪切位错弹性半空间模型和分层地壳模型都无法同时拟合水平和垂向GPS观测资料 .在此基础上 ,同时使用静力学同震位移资料和远场地震波形记录 ,反演集集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 .结果表明 ,一种垂直于断层面的“挤压性”(负 )拉张分量几乎集中分布于地震断层的浅部和北部转折处 ,而这一带地表破裂远较没有 (负 )拉张分量出现的南部断层复杂 .“冒起构造”的数字模拟表明 ,这种在集集地震破裂转折处及北部断裂带广为出现的典型破裂造成的地表位移可以用具有负拉张分量 (挤压 )的逆冲断层更好地模拟 .而这种负拉张分量 (挤压 )的分布正是地震破裂性质和几何复杂性的综合反映 ,震源破裂过程也显示北部转折处破裂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复杂性 .高滑区域与余震分布表现为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集地震 同震位移 破裂过程 模拟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有限差分法三维波动方程正演模拟 被引量:34
15
作者 张金海 王卫民 +1 位作者 赵连锋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854-1862,共9页
傅里叶有限差分(FFD)法兼有相位屏法和隐式有限差分法二者的优势,能够处理复杂地质构造中的波传播问题,但在三维情形下,算子的双向分裂会引起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误差.本文用Fourier变换计算双向分裂过程中的高阶交叉项,消除了方位各向... 傅里叶有限差分(FFD)法兼有相位屏法和隐式有限差分法二者的优势,能够处理复杂地质构造中的波传播问题,但在三维情形下,算子的双向分裂会引起明显的方位各向异性误差.本文用Fourier变换计算双向分裂过程中的高阶交叉项,消除了方位各向异性误差.该方法充分利用了FFD法在双域实现的算法结构,明显减少了由于引入误差校正所带来的计算量.将该方法应用于修改后的三维French模型的地震正演问题,并将得到的叠后记录、单炮记录同全波有限差分法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证实了该方法对一次反射波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内存需求和计算效率方面则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正演模拟 傅里叶有限差分 双向分裂 波动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模拟退火算法及应用 被引量:76
16
作者 张霖斌 姚振兴 +1 位作者 纪晨 张中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654-660,共7页
本文以广义Boltzmann-Gibbs统计理论为基础,采用依赖于温度的似Cauchy分布产生新的扰动模型,建立一种新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文中给出了这种条件下的接收概率和降温方式的具体计算公式。新算法可在高温情况下进行大范围的搜索,在低... 本文以广义Boltzmann-Gibbs统计理论为基础,采用依赖于温度的似Cauchy分布产生新的扰动模型,建立一种新的快速模拟退火算法。文中给出了这种条件下的接收概率和降温方式的具体计算公式。新算法可在高温情况下进行大范围的搜索,在低温时仅在当前模型附近进行搜索,而且由于似Cauchy分布有一平坦的“尾巴”,使其易于跳出局部极值,从而加快了这种模拟退火算法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退火算法 地震数据处理 波阻抗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方法 被引量:58
17
作者 刘劲松 王赟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60-1666,共7页
本文讨论了用于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包括长短时均值比(STA/LTA)方法、AIC方法、基于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的PAI-S/K方法等,提出了移动时窗峰度的快速算法和改进的峰度拾取初至方法.对我国西部某地观测到的1... 本文讨论了用于微地震信号到时自动拾取的几种方法的原理及特点,包括长短时均值比(STA/LTA)方法、AIC方法、基于高阶统计量偏斜度和峰度的PAI-S/K方法等,提出了移动时窗峰度的快速算法和改进的峰度拾取初至方法.对我国西部某地观测到的13359个微地震记录,采用两种时窗进行了初至到时拾取,并与人工拾取的结果进行了对比.为使所研究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采用DE全局搜索方法,以人工拾取的初至作为参照,以时差在0.3s以内的记录所占百分比作为目标函数,自动搜索最佳的拾取参数.结果显示,在拾取时窗选为P波初至前3s至S波初至位置时,AIC方法的结果最佳,时差在0.3s以内的记录占比达到93.6%;在拾取时窗选为包含S波到时的时窗时,改进的峰度法效果最佳,时差在0.3s以内的记录占比8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到时自动拾取 微地震 长短时均值法 AIC方法 PAI-S/K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域2.5-D井间波形层析成像及其实际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曹辉 陈国金 +2 位作者 郭建 吴永栓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5-923,共9页
从频率域3-D声波波动方程出发,结合井间观测方式的特点,基于Tarantola广义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频率域2.5-D井间波形层析成像方法.数值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薄层厚度的分辨能力能达到约主频波长的1/4,且分辨率显著高于走时层析成像... 从频率域3-D声波波动方程出发,结合井间观测方式的特点,基于Tarantola广义反演理论,提出了一种频率域2.5-D井间波形层析成像方法.数值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薄层厚度的分辨能力能达到约主频波长的1/4,且分辨率显著高于走时层析成像,尤其垂直分辨率有实质改善.模拟资料的抗噪试验表明:在信噪比为0.8的情况下,随机噪声对波形层析成像的影响较小;而相干噪声对全波形层析成像的影响显著,特别是初至波附近的强振幅干扰影响更为严重.井间实际资料的试处理结果表明:波形层析成像能很好地刻画井间介质的分布情况与储层连通性,对于油藏开发阶段的方案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域 3-D声波波动方程 井间观测方式 广义反演 波形层析成像 分辨率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西M_S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马淑田 姚振兴 纪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95-803,共9页
利用地幔波波形拟合和P波初动符号联合反演的方法,估计了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西MS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节面1(40°,70°,-174°),节面2(308°,84°,-20°)。主压力轴P(-13.95×101... 利用地幔波波形拟合和P波初动符号联合反演的方法,估计了1996年5月3日内蒙古包头西MS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得到节面1(40°,70°,-174°),节面2(308°,84°,-20°)。主压力轴P(-13.95×1017Nm,262°,19°),主张力轴T(15.66×1017Nm,356°,10°),中性轴N(B)(1.52×1017Nm,112°,69°).地震形成左旋走滑兼弱倾滑断裂,断裂面较陡.据ML≥3.0级的余震分布、Ⅷ度区的烈度分布以及宏观震中与微观震中的相对位置推测,节面2可能与实际的地震破裂面相近.据宽频垂直向(BHZ)波形记录中SP与P的到时差估计,震源深度约为21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地震 震源机制 地幔波 波形反演 包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地震定位的SAMS方法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星 王卫民 姚振兴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5-532,共8页
由于地震定位受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强烈的折衷关系的困扰及反演问题的非线性影响 ,该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SAMS法 ,该方法利用走时残差和到时残差之绝对值极小作为目标函数 ,用快速模拟退... 由于地震定位受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强烈的折衷关系的困扰及反演问题的非线性影响 ,该问题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 .为此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定位方法———SAMS法 ,该方法利用走时残差和到时残差之绝对值极小作为目标函数 ,用快速模拟退火法求解反演问题的解答 .并将该方法用于 1 999年 9月 2 1日台湾集集地震的再定位 ,其结果与其他方法相比 ,SAMS方法不仅降低了发震时刻与震源深度间的折衷关系对定位结果的影响 ,而且其定位结果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分辨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定位 SAMS定位方法 集集地震 目标函数 折衷关系 非线性 走时残差 到时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