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白鲟肝脏和胰脏的组织学与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姚承昌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67-72,i003-i004,共8页
-
文摘
白鲟肝脏较大,可分为左右两大叶及小的中叶,胆囊位于右叶的凹缺内。肝板多由双层细胞构成,肝小叶不明显。肝内毛细胆小管由4个肝实质细胞围成。胰脏有3支,被厚的浆膜。胰岛明显。胰管与胆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小肠最前部背面。对肝、胰实质细胞的显微或亚显微结构进行了描述。
-
关键词
肝脏
形态学研究
组织学
细胞
胰管
肝内
胆小
胰脏
白鲟
亚显微结构
-
Keywords
Psephurus gladius, ultrastructure of liver, microstructure of pancreas
-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R657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白鲟消化道形态学与组织学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4
- 2
-
-
作者
姚承昌
-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出处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65-75,97-100,共11页
-
文摘
白鲟消化道具有肉食性鱼类的典型特征,其口咽腔结构既适合捕食又适合吞食与滤食水生动物。咽后消化道可分为食道、胃后行支、胃前行支、小肠、瓣肠、直肠与肛门。幽门盲囊似一致密器官,小肠与瓣肠连接处有一特殊淋巴器官,肛门两侧有腹孔。白鲟口咽腔被覆层扁平上皮,上皮内有味蕾分布。咽后消化道组织分层为粘膜(无粘膜肌层)、粘膜下层(小肠及瓣肠前部无)、肌层与外膜。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由纤毛柱状细胞、一般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其间还散在有颗粒细胞和游走细胞。食道后部与胃的一般柱状细胞为分泌粘液的细胞,肠内的一般柱状细胞为吸收细胞。胃后行支及部分前行支固有膜内有消化腺,其余各部的固有膜为致密层。小肠前中部粘膜形成蜂窝状粘膜窦,无肠腺。除食道前部肌层中有横纹肌外,其余部的肌层均为平滑肌。外膜内结缔组织有的致密有的疏松,外膜表面细胞柱状或立方形或扁平。
-
关键词
白鲟
鱼类消化道
组织学
形态学
-
Keywords
Psephurus gladius, fish digestive tube, fish histology, SEM, rare animal, abdominal pore
-
分类号
Q959.463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