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呼气末正压抬高期间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对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瞿敏 刘天琳 +5 位作者 姚忠岩 李婧 杨强 王娟 刘明远 闫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0-753,共4页
目的评估呼气末正压(PEEP)抬高期间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对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肠手术患者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40~72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心功能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PEEP... 目的评估呼气末正压(PEEP)抬高期间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对患者术中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胃肠手术患者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40~72岁,BMI 18~25 kg/m2,ASAⅠ或Ⅱ级,心功能Ⅰ或Ⅱ级。麻醉诱导后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PEEP抬高试验和容量负荷试验。将扩容后每搏量增加≥15%的患者纳入有反应组(R组,n=35),扩容后每搏量增加<15%的患者纳入无反应组(NR组,n=32)。分别在PEEP抬高前、PEEP抬高时记录HR、MAP、中心静脉压(CVP)、每搏量(SV),同时超声测量肱动脉峰流速记录肱动脉峰流速最大值(Vpmax)、肱动脉峰流速最小值(Vpmin)、肱动脉峰流速变异度(ΔVp),计算上述指标的差值(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ΔVpmin、ΔΔV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效能。结果 PEEP抬高期间R组ΔVpmin、ΔΔVp明显高于NR组(P<0.05)。ΔVpmin、ΔΔV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95%CI 0.808~0.965)和0.817(95%CI 0.710~0.924)。讨论 PEEP抬高期间肱动脉峰流速差值可有效预测术中容量反应性,其中ΔVpmin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正压 超声测量 容量反应性 肱动脉峰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