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形缝合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姚志芹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4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环形缝合止血方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55例,其中,采用环形缝合宫颈成形法30例(研究组),行8字缝合25例(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中环形缝合止血方法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05年1月~2009年10月在我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患者55例,其中,采用环形缝合宫颈成形法30例(研究组),行8字缝合25例(对照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病理诊断及宫颈管狭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病理诊断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及宫颈管狭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锥切宫颈创面采用环形缝合止血法有助于创面对合,恢复宫颈解剖学形态,止血快,效果好,操作简单,术后住院天数短,术后未发生宫颈管狭窄及术后阴道镜检查满意度好,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冷刀锥切术 环形缝合 出血量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配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51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志芹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第12期90-91,共2页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女性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2012年全球宫颈癌发病数为52.8万例,年死亡数为26.6万例。目前,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据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显示,紫杉醇配合顺铂新...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排名第4位的常见恶性肿瘤,也是女性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2012年全球宫颈癌发病数为52.8万例,年死亡数为26.6万例。目前,对于局部晚期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案仍存在争议。据相关临床研究报道显示,紫杉醇配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的方法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因此,笔者选取了102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探究紫杉醇配合顺铂的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紫杉醇 顺铂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比较
3
作者 姚志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8期69-72,共4页
目的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 目的比较坐骨棘筋膜固定术与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2月~2015年.4月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盆腔脏器脱垂Ⅲ期(POP)的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先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再行阴道顶端的悬吊术,其中坐骨棘筋膜固定术42例,骶棘韧带固定术41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半年性生活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坐骨棘筋膜固定术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后病率及臀部疼痛等方面显著少于骶棘韧带固定组(P〈0.05)。两组在平均出血量、术后尿潴留、直肠侧间隙血肿发生率[2.44%(1/41)、0]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POP—Q测量各指示点较术前均明显上升(P〈0.05),半年性生活满意度调查骶棘韧带固定组略优于坐骨棘筋膜固定组(P〉0.05)。结论坐骨棘固定术和骶棘韧带固定术均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Ⅲ期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坐骨棘固定术组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更易学习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棘筋膜固定术 骶棘韧带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 临床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刘丽霞 姚志芹 王秀琴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0期197-198,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监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孕酮值,探索黄体酮个体化用量标准及效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药剂量。方法将108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至孕12周黄体酮用量... 目的本研究旨在根据监测复发性流产孕妇孕早期血清孕酮值,探索黄体酮个体化用量标准及效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中的具体操作,规范用药剂量。方法将108例复发性流产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至孕12周黄体酮用量、注射天数、保胎成功率。实验组55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每周监测孕酮值,及时调整黄体酮用量,当15ng/mL≤孕酮<2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60mg/d;当20ng/mL≤孕酮<25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40mg/d;当25ng/mL≤孕酮<30ng/mL,肌注黄体酮针剂20mg/d;当30ng/mL≤孕酮,观察治疗;治疗至孕12周停药。对照组53例,每日肌注黄体酮40mg,至孕12周停药。结果实验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456.23±206.36)mg,注射天数(36.23±6.54)d,对照组应用黄体酮总量为(1827.48±242.05)mg,注射天数(43.54±3.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保胎成功率为87.27%,对照组保胎保胎成功率为84.91%,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个体化治疗复发性流产可在提高保胎成功率的基础上,减少黄体酮的用量,更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酮 复发性流产 黄体酮支持 个体化 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OS患者血清VEGF OC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卵巢间质血流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秀娟 赵艳 姚志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钙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卵巢间质血流参数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设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组,100例生理周期正常的志愿者妇女设为对照组。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中胰岛素...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钙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及卵巢间质血流参数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设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组,100例生理周期正常的志愿者妇女设为对照组。将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中胰岛素抵抗指数≥2.69的46例患者设为胰岛素抵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2.69的54例患者设为非胰岛素抵抗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钙素、卵巢间质血流阻力指数、博动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多囊卵巢综合征组与对照组血清雌二醇、孕激素、泌乳素、促卵泡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血清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胰岛素抵抗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骨钙素水平、卵巢间质血流阻力指数、博动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胰岛素抵抗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显著高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骨钙素水平、卵巢间质血流阻力指数、博动指数均显著低于非胰岛素抵抗组(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卵巢间质血流阻力指数、博动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骨钙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与卵巢间质血流阻力指数、博动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钙素水平与卵巢间质血流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患者胰岛素抵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骨钙素 胰岛素抵抗 卵巢间质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