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褐菱猎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刘后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97-502,共6页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菱猪蝽
生物学
捕食性天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卵蜂在舞毒蛾卵上的寄生动态
被引量:
3
2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北京地区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在舞毒蛾卵上一年可以分别完成4-5代和2—3代。两种卵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因采集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以8月采集的卵块寄生率最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集的卵中大蛾卵跳小蜂的寄生率为2....
北京地区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在舞毒蛾卵上一年可以分别完成4-5代和2—3代。两种卵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因采集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以8月采集的卵块寄生率最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集的卵中大蛾卵跳小蜂的寄生率为2.26—4.18%。7月中下旬采集的,舞毒蛾卵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为0.64—0.66%。大蛾卵跳小蜂当年羽化的占99.3%,次年羽化的占0.7%。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当年羽化的占81.0%,次年羽化的为19.0%。为保护两种卵蜂,人工采摘卵块除治舞毒蛾的最好时期是9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大蛾卵跳小蜂
寄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镇宇
姚德富
+3 位作者
陈永梅
冯继华
闫国增
石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寄生昆虫
转主寄主
天敌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
6
4
作者
虞国跃
姚德富
刘后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2-440,共9页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Neopullus)sinuanodulusYuetYao,弧结毛瓢虫S.(N.)camptodromusYuetliu,截端方瓢虫PseudoscymnustruncatulusYu,2种由于单一雌性仅鉴定到属。经实验室饲养,发现波结毛瓢虫和弧结毛瓢虫捕食铁杉球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瓢虫科
新种
铁杉球蚜
捕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黑足凹眼姬蜂在松毛虫低密度下的种群动态和控制作用
被引量:
5
5
作者
严静君
姚德富
李英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05-411,共7页
根据1985—1991年在北京西山地区研究结果,油松毛虫连续7年处于低密度状态,虫口密度在0.4—11.7条/株间变动;黑足凹眼姬蜂年平均寄生率为25.22±11.14%,其寄生率高低与寄主密度大小呈负相关,寄生率高于25%时,次年松毛虫种群数量下...
根据1985—1991年在北京西山地区研究结果,油松毛虫连续7年处于低密度状态,虫口密度在0.4—11.7条/株间变动;黑足凹眼姬蜂年平均寄生率为25.22±11.14%,其寄生率高低与寄主密度大小呈负相关,寄生率高于25%时,次年松毛虫种群数量下降;黑足凹眼姬蜂与松毛虫狭颊寄蝇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该蜂寄生率高的年份,寄蝇寄生率很低或没有寄生;被姬蜂寄生的松毛虫越冬幼虫,早期出蛰数量多于后期出蛰,该蜂在野外的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和榆毒蛾,一年中在不同寄主上可完成4—5代;越冬寄主是松毛虫;因受转主寄主、重寄生蜂和夏季高温影响,该蜂的季节种群动态规律为春季数量多、夏季种群凋落,秋季数量又开始上升。据7年观察,该蜂对低密度的松毛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足凹眼姬蜂
油松毛虫
自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腿小蜂——榆毒蛾的重要天敌
被引量:
2
6
作者
严静君
徐崇华
+1 位作者
姚德富
李英梅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19,共2页
本文报道1986—1989年北京西山地区广大腿小蜂对榆毒蛾蛹的寄生率、羽化期、雌雄比和成虫寿命。第1—2代榆毒蛾被三种大腿小蜂的寄生率通常多在30%以上,对抑制榆毒蛾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榆毒蛾
天敌昆虫
大腿小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被引量:
21
7
作者
冯继华
闫国增
+2 位作者
姚德富
李广武
赵仲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6,共7页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毒蛾
寄生昆虫
捕食昆虫
自然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柳毒蛾性信息素诱捕杨毒蛾林间试验(英文)
被引量:
2
8
作者
保尔.夏裴
姚德富
尤德康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1,共3页
1998年 8月 1 2~ 2 0日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杨树林树高 3m处放置粘性诱捕器 ,内放人工合成的柳毒蛾诱剂内芯 3Z-cis-6 ,7-cis-9,1 0 -Di-epoxy-heneicosene,每天上午检查一次。在杨毒蛾 L 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种群密度很...
1998年 8月 1 2~ 2 0日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杨树林树高 3m处放置粘性诱捕器 ,内放人工合成的柳毒蛾诱剂内芯 3Z-cis-6 ,7-cis-9,1 0 -Di-epoxy-heneicosene,每天上午检查一次。在杨毒蛾 L 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种群密度很低的情况下 ,9天共诱捕雄成虫 2 1头。试验结果表明 ,该信息素对杨毒蛾确有引诱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信息素
诱捕器
杨毒蛾
性诱剂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褐菱猎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刘后平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97-502,共6页
文摘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关键词
褐菱猪蝽
生物学
捕食性天敌
Keywords
Isyndus obscurus Dallas
Bionomics
Predator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卵蜂在舞毒蛾卵上的寄生动态
被引量:
3
2
作者
姚德富
严静君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文摘
北京地区大蛾卵跳小蜂和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在舞毒蛾卵上一年可以分别完成4-5代和2—3代。两种卵蜂对舞毒蛾的寄生率因采集时期不同而有差异,以8月采集的卵块寄生率最高。7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集的卵中大蛾卵跳小蜂的寄生率为2.26—4.18%。7月中下旬采集的,舞毒蛾卵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为0.64—0.66%。大蛾卵跳小蜂当年羽化的占99.3%,次年羽化的占0.7%。舞毒蛾卵平腹小蜂当年羽化的占81.0%,次年羽化的为19.0%。为保护两种卵蜂,人工采摘卵块除治舞毒蛾的最好时期是9月下旬至次年3月下旬。
关键词
舞毒蛾
大蛾卵跳小蜂
寄生率
Keywords
Lymantria dispar (L), Ooencyrtus (kuwanae (Howard),Anastatus japonicus Ashmead.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被引量:
12
3
作者
李镇宇
姚德富
陈永梅
冯继华
闫国增
石娟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北京市通州区林木保护站
北京市林木保护站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42,共4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6 992 0 16 )
文摘
我国舞毒蛾天敌昆虫已有较系统的报道 ,但对其天敌昆虫的转主寄主研究和报道较少 .该文针对北京地区舞毒蛾的 17种寄生性天敌 ,在查阅文献、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的基础上 ,对这些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和它们在北京地区危害林木的转主寄主作一报道 .卵期主要寄生性天敌大蛾卵跳小蜂 ,室内饲养可繁殖 4~ 5代 ,羽化的成蜂可继续在舞毒蛾卵块中寄生 .舞毒蛾平腹小蜂转主寄主有油松毛虫、斑衣蜡蝉、绿尾大蚕蛾 .幼虫期主要寄生性天敌毒蛾绒茧蜂一年发生 4代 ,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油松毛虫、杨毒蛾 .黑腿绒茧蜂转主寄主为柳毒蛾 .黑足凹眼姬蜂转主寄主为油松毛虫、古毒蛾、角斑古毒蛾 .幼虫及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为毛虫追寄蝇和日本追寄蝇 ,其中 ,毛虫追寄蝇转主寄主有杨扇舟蛾 (寄生率高达 36 %~ 5 0 % )、柳毒蛾、黄褐天幕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日本追寄蝇一年可发生 3~ 4代 ,转主寄主有柳毒蛾、杨扇舟蛾、油松毛虫、腰带燕尾舟蛾 .蛹期主要寄生性天敌舞毒蛾黑瘤姬蜂的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黄褐天幕毛虫、杨扇舟蛾、臭椿皮蛾、樗蚕、丝棉木金星尺蛾、侧柏毒蛾等 .脊腿囊爪姬蜂转主寄主有 :油松毛虫、杨毒蛾、黄褐天幕毛虫 .广大腿小蜂由于其寄主广泛 ,也可成为螟蛉绒茧蜂、松毛虫黑胸姬蜂、螟蛉悬?
关键词
舞毒蛾
寄生昆虫
转主寄主
天敌昆虫
Keywords
Gypsy moth, parasitoids, alternate hosts
分类号
Q969.437.5 [生物学—昆虫学]
S763.42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被引量:
6
4
作者
虞国跃
姚德富
刘后平
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环保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2-440,共9页
文摘
记述了采自云南、四川铁杉上的瓢虫科昆虫,共8种,其中5种是新种:蛇形小毛瓢虫Scymnus(Scymnus)najaformisYu,云杉坪小瓢虫S.(Pullus)yunshanpingensisYu,波结毛瓢虫S.(Neopullus)sinuanodulusYuetYao,弧结毛瓢虫S.(N.)camptodromusYuetliu,截端方瓢虫PseudoscymnustruncatulusYu,2种由于单一雌性仅鉴定到属。经实验室饲养,发现波结毛瓢虫和弧结毛瓢虫捕食铁杉球蚜。
关键词
瓢虫科
新种
铁杉球蚜
捕食
Keywords
Coccinellidae, New species, Hemlock woolly adelgid, Predator
分类号
S763.711.7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Q969.496.8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黑足凹眼姬蜂在松毛虫低密度下的种群动态和控制作用
被引量:
5
5
作者
严静君
姚德富
李英梅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05-411,共7页
文摘
根据1985—1991年在北京西山地区研究结果,油松毛虫连续7年处于低密度状态,虫口密度在0.4—11.7条/株间变动;黑足凹眼姬蜂年平均寄生率为25.22±11.14%,其寄生率高低与寄主密度大小呈负相关,寄生率高于25%时,次年松毛虫种群数量下降;黑足凹眼姬蜂与松毛虫狭颊寄蝇存在种间竞争关系,该蜂寄生率高的年份,寄蝇寄生率很低或没有寄生;被姬蜂寄生的松毛虫越冬幼虫,早期出蛰数量多于后期出蛰,该蜂在野外的转主寄主有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和榆毒蛾,一年中在不同寄主上可完成4—5代;越冬寄主是松毛虫;因受转主寄主、重寄生蜂和夏季高温影响,该蜂的季节种群动态规律为春季数量多、夏季种群凋落,秋季数量又开始上升。据7年观察,该蜂对低密度的松毛虫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关键词
黑足凹眼姬蜂
油松毛虫
自然控制
Keywords
Casinaria nigripes (Gravenhorst)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
Population dynamics
Natural control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腿小蜂——榆毒蛾的重要天敌
被引量:
2
6
作者
严静君
徐崇华
姚德富
李英梅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昆虫二室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19,共2页
文摘
本文报道1986—1989年北京西山地区广大腿小蜂对榆毒蛾蛹的寄生率、羽化期、雌雄比和成虫寿命。第1—2代榆毒蛾被三种大腿小蜂的寄生率通常多在30%以上,对抑制榆毒蛾数量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榆毒蛾
天敌昆虫
大腿小蜂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被引量:
21
7
作者
冯继华
闫国增
姚德富
李广武
赵仲苓
机构
北京市林业保护站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出处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0-56,共7页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1996~1997年在北京地区进行了调查,通过采集舞毒蛾在室内饲养,共得到舞毒蛾天敌昆虫23种,其中寄生性昆虫17种,捕食性昆虫6种。卵期天敌有大蛾卵跳小蜂、舞毒蛾卵平腹小蜂;采集地最高寄生率为52%~109%。幼虫期天敌有绒茧蜂、斑痣悬茧蜂、寄蝇类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955%。蛹期天敌有寄蝇类、广大腿小蜂、舞毒蛾黑瘤姬蜂、脊腿囊爪姬蜂等;7个采集地平均寄生率为1908%,不包括捕食性天敌昆虫捕食和病毒致死率,在舞毒蛾卵-蛹期,累计约有301%的个体被寄生性天敌昆虫寄生而致死。
关键词
舞毒蛾
寄生昆虫
捕食昆虫
自然控制
Keywords
Lymantria dispar, Parasitoids, Predators, Natural control
分类号
S763.85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柳毒蛾性信息素诱捕杨毒蛾林间试验(英文)
被引量:
2
8
作者
保尔.夏裴
姚德富
尤德康
机构
美国农业部益虫研究室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出处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9-41,共3页
文摘
1998年 8月 1 2~ 2 0日 ,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内杨树林树高 3m处放置粘性诱捕器 ,内放人工合成的柳毒蛾诱剂内芯 3Z-cis-6 ,7-cis-9,1 0 -Di-epoxy-heneicosene,每天上午检查一次。在杨毒蛾 L eucoma candida Staudinger种群密度很低的情况下 ,9天共诱捕雄成虫 2 1头。试验结果表明 ,该信息素对杨毒蛾确有引诱作用 。
关键词
性信息素
诱捕器
杨毒蛾
性诱剂合成
Keywords
sex pheromone
trap
Stilpnotia candida
分类号
S767.3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S763.721.1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褐菱猎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姚德富
严静君
刘后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卵蜂在舞毒蛾卵上的寄生动态
姚德富
严静君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北京地区舞毒蛾寄生性天敌昆虫及其转主寄主的研究
李镇宇
姚德富
陈永梅
冯继华
闫国增
石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铁杉上的瓢虫种类研究(鞘翅目:瓢虫科)
虞国跃
姚德富
刘后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黑足凹眼姬蜂在松毛虫低密度下的种群动态和控制作用
严静君
姚德富
李英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大腿小蜂——榆毒蛾的重要天敌
严静君
徐崇华
姚德富
李英梅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北京地区舞毒蛾天敌昆虫及其自然控制研究
冯继华
闫国增
姚德富
李广武
赵仲苓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柳毒蛾性信息素诱捕杨毒蛾林间试验(英文)
保尔.夏裴
姚德富
尤德康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