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身串接雕镂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1
作者 姚廷彦 张佳凤 +11 位作者 应明 魏之瑶 周奇 蒋苏苏 冯清蓝 贺善礼 戴景兴 肖钊明 欧阳钧 刘畅 李忠华 李泽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01-603,共3页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身血管,神经走形复杂,断层解剖标本制作难度大,故临床专业和影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断面厚切片标本较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创新性...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事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断层解剖学的教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全身血管,神经走形复杂,断层解剖标本制作难度大,故临床专业和影像专业学生普遍认为断面厚切片标本较难理解,为了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笔者设计和制作了一种创新性的全身串接雕镂综合标本。该标本每一部分都采取交错显示的方式,涉及部位全面,层次清晰,弥补了国内串接标本仅限于四肢的空缺[1],提高了标本的质量和利用率,可以为全身串接雕镂标本的制作提供参考。经教学实践证明,该串接标本与传统标本和断面厚切片标本配合使用,可明显改善断层解剖学的实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标本制作 全身 设计 现代医学影像 断层解剖学 教学工作 专业学生 临床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外局部麻醉标本的设计与制作
2
作者 詹朝宁 黄敏纯 +9 位作者 陈婷 符引玉 陈韦东 胡徐意 姚廷彦 贺善礼 李泽宇 肖钊明 刘畅 李忠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603-605,共3页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由于没有能够正确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结构的位置,对穿刺深度和注药位点产生错误估计,从而导致口腔局部阻滞麻醉后麻醉不全、感觉异常、血肿、甚至是暂时失明[1-2]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口腔专业医师除了熟悉全麻的基本知... 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由于没有能够正确掌握相关的解剖学结构的位置,对穿刺深度和注药位点产生错误估计,从而导致口腔局部阻滞麻醉后麻醉不全、感觉异常、血肿、甚至是暂时失明[1-2]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口腔专业医师除了熟悉全麻的基本知识,还要牢记注射针在深层走行的路径以及所经过的解剖结构的位置,而不是盲目地记忆操作流程。在口腔局部阻滞麻醉操作技术中,口外局麻因进针深、内部结构不可视,导致操作难度比口内局麻大,但口外局麻可用于张口受限,或者是口内进针区域有化脓性炎症或肿瘤的患者,故是口腔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然而,目前缺乏既能让学生自行动手进行口外阻滞麻醉操作,又能将内部解剖结构可视化的教学材料。为此,笔者探索并制作出一种可用于多种口外局部阻滞麻醉应用的标本,以期立体式地展示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及下牙槽神经舌神经颊神经联合局麻等口外阻滞麻醉时,麻醉注射针与对应的神经以及周围重要结构的位置关系。同时该标本可多次使用于学生练习口外局麻操作。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麻醉 口外 制作 标本 局部阻滞麻醉 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医学生 解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神经二处变异一例
3
作者 黄敏纯 詹朝宁 +2 位作者 姚廷彦 贺善礼 李泽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6期750-750,共1页
笔者在解剖一侧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下颌神经存在2处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侧下牙槽神经在发出下颌舌骨肌神经前2.69 mm处发出异常分支(直径为0.63 mm)。该神经在走行6.82 mm后,穿入下颌支内行走7.00 mm后穿出下颌骨... 笔者在解剖一侧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下颌神经存在2处变异。为积累解剖学资料,现报道如下。该侧下牙槽神经在发出下颌舌骨肌神经前2.69 mm处发出异常分支(直径为0.63 mm)。该神经在走行6.82 mm后,穿入下颌支内行走7.00 mm后穿出下颌骨,紧贴下颌骨与舌神经伴行至翼内肌下缘,跨过舌神经后,穿过下颌第2磨牙后缘对应的下颌舌骨肌,继续走行一段距离后发出2个终支:1支(直径为0.59 mm)汇入舌神经,随舌神经走行分布;另有1支(直径为0.63 mm)进入舌下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神经 变异 下牙槽神经 舌神经 舌骨肌 解剖学 下颌骨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多支肾动脉变异一例
4
作者 钟向阳 姚廷彦 +1 位作者 张佳凤 李泽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02-502,共1页
笔者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肾动脉存在较大变异,现报道如下。本例标本(图1)起自腹主动脉滋养左右肾的动脉分别为5和4支,左肾动脉第1支起点与肠系膜上动脉平齐,于肾静脉上方走行入肾门上方;距起点16.1 mm处发出肾上极动脉,外径... 笔者解剖一成年男性标本时,发现其双侧肾动脉存在较大变异,现报道如下。本例标本(图1)起自腹主动脉滋养左右肾的动脉分别为5和4支,左肾动脉第1支起点与肠系膜上动脉平齐,于肾静脉上方走行入肾门上方;距起点16.1 mm处发出肾上极动脉,外径2.5 mm,干长25.0 mm,水平向左经肾门上端与肾上极之间入肾,供养肾上段。第2支于肾静脉后方绕行至其前,走向肾门上端,距起点32.8 mm处发出睾丸动脉,距起点48.9 mm处分为2支小支入肾门。第3支略向左上方走行入肾门。第4支上行经输尿管深面入肾门下端。第5支(副肾动脉)走形向外侧经输尿管深面,在肾门下端与肾下极之间穿肾内侧缘入肾。5个分支的外径分别为5.3、3.2、2.5、2.3、3.0 mm,干长分别为47.7、59.3、49.2、53.2、58.0 mm,分别供养左肾上前段、中段、后段、下段、下段。自第2支起,每支起点上缘距上1支起点下缘分别为5.9、39.5、15.0、9.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动脉变异 双侧 肠系膜上动脉 左肾动脉 肾上极动脉 腹主动脉 睾丸动脉 副肾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