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职律师制度的本土构建之路——通过政府法制机构构建公职律师制度 被引量:10
1
作者 姚尚贤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15,共8页
构建公职律师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制度化手段之一。在借鉴域外经验进行公职律师制度构建中,必须明确制度构建目标并考察已有制度能否提供相似功能,以此决定本土化构建的方式。在我国公职律师制度旨在... 构建公职律师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治理能力法治化的制度化手段之一。在借鉴域外经验进行公职律师制度构建中,必须明确制度构建目标并考察已有制度能否提供相似功能,以此决定本土化构建的方式。在我国公职律师制度旨在通过国家制度内设立法律专业团体实现依法行政。目前政府法制部门与公职律师制度在目标及功能上具有高度重合性。为此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通过对政府法制机构制度进行改造优化,将公职律师制度逐步纳入其中发挥功能以实现后者的本土化构建。此路径在功能延续、制度吸纳上具有可行性和经济性,更能适应当代中国法治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职律师 法制机构 本土化 法律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改革的组织竞争与利益博弈——国家转型中的1947年司法行政检讨会议 被引量:4
2
作者 姚尚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83,共11页
1947年司法行政检讨会议是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司法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事件。该次会议由时局所催生,并旨在推进司法改革来协助1947年宪法实施与实现国家转型目标。受组织规范等因素影响,会议由官方主导并具有明显的问题集中性与针对性。会议... 1947年司法行政检讨会议是南京国民政府后期司法改革运动中的重要事件。该次会议由时局所催生,并旨在推进司法改革来协助1947年宪法实施与实现国家转型目标。受组织规范等因素影响,会议由官方主导并具有明显的问题集中性与针对性。会议主要围绕检察制度改革等问题展开,在讨论中出现明显的组织竞争与利益博弈现象。受政制结构影响,此类博弈以政治利益为归依并使会议处于政治化影响之中。此种影响与时间短促等因素共同导致会议预期目标的落空,并预示了当时司法改革的最终结果,此种结果的相关因素值得当下注意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改革 1947年司法行政检讨会议 组织竞争 利益博弈 政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