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Gbit/s级联光纤放大器通信系统的传输距离
1
作者 姚宝富 毛锁方 +1 位作者 陈健 孙金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4-27,35,共5页
本文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原常规SMF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在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和ASE噪声。我们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达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如果色散得到很好的补偿,当放大器的间距减... 本文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原常规SMF通信系统中的传输,在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和ASE噪声。我们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达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如果色散得到很好的补偿,当放大器的间距减少到50km时,无误码2050km传输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铒光纤放大器 自相位调制 EDFA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敏光放大器色散补偿特性的研究
2
作者 姚宝富 陈健 孙金伦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23-25,30,共4页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色散补偿方法———相敏光放大器技术,并以G652光纤为例,将系统中相敏光放大器(PSOA)与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引起的脉冲展宽的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
关键词 相敏光放大器 色散补偿 脉冲展宽 PSOA ED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普通SMF实现10Gbit/s信号全光长距离传输的研究
3
作者 姚宝富 陈健 孙金伦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6-39,共4页
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器普通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和自发辐射噪声,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速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若色散得到很好补偿,当放大器间距减少到... 数值模拟了强度调制光信号在级联光纤放大器普通单模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模拟中主要考虑了自相位调制、群速色散和自发辐射噪声,使用负色散补偿光纤去补偿群速色散和自相位调制。结果表明,若色散得到很好补偿,当放大器间距减少到50 km 时,无误码2 050 km 传输是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相位调制 光纤通信 SMF 光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带到家: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研究
4
作者 姚宝富 蔡建新 孙金伦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17,62,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异步转移模式(ATM)的无源光网络(ATMbasedPON)系统。对它的系统特点、拓扑结构、技术难点以及国际上在试验方面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及对策。最后,对APON的未来提...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异步转移模式(ATM)的无源光网络(ATMbasedPON)系统。对它的系统特点、拓扑结构、技术难点以及国际上在试验方面的最新发展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及对策。最后,对APON的未来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接入网 无源光网络 异步转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MA移动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技术
5
作者 戈玲 姚宝富 吴新余 《山东通信技术》 1999年第1期13-15,共3页
移动通信的多址通信方式码分多址(CDMA)是一个自干扰系统,它对发射信号的功率控制在解决远近效应问题和增加系统容量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介绍了CDMA的系统模型和功率控制技术。
关键词 码分多址 功率控制 系统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ernet的移动接入
6
作者 戈玲 姚宝富 《中兴新通讯》 1998年第6期26-29,46,共5页
为了满足移动式计算机用户对 Internet 移动接入的需求,In-ternet 工程任务组设计了移动IP,文章简述了移动 IP 协议的基本特点、工作原理,介绍了移动 IP 网的路由优化及其网络安全性,并对移动 IPv6和基于ATM 的移动 IP 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移动网间协议 路由优化 网间协议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多优先级虚通道的ATM网络综合自愈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宫钦 姚宝富 孙金伦 《南京邮电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6-30,34,共6页
在构建以ATM技术为核心的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中,对网络的生存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分析了ATM网络中的各种自愈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多优先级虚通道的综合自愈策略,并对其进行了计算机模拟验证。
关键词 自愈策略 虚通道 备用虚通道 恢复算法 ATM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与ATM的竞争和融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宝富 赵学民 《中兴新通讯》 1999年第6期38-42,共5页
文章首先对IP和ATM的技术思想和目标的差异、技术思路的差异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介绍了IP技术与ATM技术融合的产物——IP over ATM,对IP与ATM融合的原动力、相结合的模型、IP over ATM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和应用作了重点阐... 文章首先对IP和ATM的技术思想和目标的差异、技术思路的差异以及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然后介绍了IP技术与ATM技术融合的产物——IP over ATM,对IP与ATM融合的原动力、相结合的模型、IP over ATM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和应用作了重点阐述,最后对IP与ATM技术的未来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M IP 通信网 计算机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IP电话组网技术
9
作者 姚宝富 黄奔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3-35,共3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VocalTec综合体系结构(VEA)以及深圳市IP电话网的组网 ,然后对IP电话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综合体系结构 IP电话 组网技术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电话组网技术
10
作者 姚宝富 黄奔 《中兴通讯技术》 2000年第2期27-30,共4页
文章首先概述了IP电话的基础——H.323协议,然后介绍了中国电信IP电话网的组网技术——VocalTec综合体系结构(VEA)以及深圳市IP电话网的状况和组网,最后对IP电话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IP电话 H.323 VoIP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Internet──光互联网
11
作者 姚宝富 高红潮 《通讯世界》 1999年第8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INTERNET网 光互联网 单模光纤 波分复用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