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轴承外圈多工序加工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刘霞云 杨勇 姚宇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8-134,共7页
针对工业机器人上/下料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存在的改造成本高、结构复杂、生产效率提升不明显和适应性单一等问题,设计了面向轴承外圈多工序交叉组合加工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根据系统及轴承外圈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系统的组成、布局... 针对工业机器人上/下料在数控机床加工中存在的改造成本高、结构复杂、生产效率提升不明显和适应性单一等问题,设计了面向轴承外圈多工序交叉组合加工的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根据系统及轴承外圈加工工艺分析,确定了系统的组成、布局及工作流程;采用欧姆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实现多台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对夹具、原料输送机、过渡滑道和成品滑道等关键机械部件的设计,实现了对多组不同尺寸工件的输送、抓取、翻面、上料和下料等作业。通过对比企业改造前、后实际生产应用,废品率由4‰降为1‰,员工数量由30人降为3人。该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强,可为机器人上/下料系统在其他产品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自动上/下料 多工序交叉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盒装产品全自动装箱封箱生产线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杨勇 李秋晨 +3 位作者 王佳欣 梁小凤 姚宇茏 黄福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44,共7页
针对传统盒装产品装箱封箱生产线集成度低、装箱封箱效率低和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盒装产品全自动装箱封箱生产线布局、组成及工作流程,研制了工业机器人专用夹具、物料输送机、物料翻转机构、推料机构和进箱机构等... 针对传统盒装产品装箱封箱生产线集成度低、装箱封箱效率低和人力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工业机器人的盒装产品全自动装箱封箱生产线布局、组成及工作流程,研制了工业机器人专用夹具、物料输送机、物料翻转机构、推料机构和进箱机构等关键机械部件,并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实现了多机构之间的协调控制,从而设计出盒装产品全自动装箱封箱生产线。实验表明,所设计的全自动装箱封箱生产线可以实现盒装产品的自动装箱封箱等工序,并节省空间和人力,有效地提高了盒装产品的装箱封箱效率与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盒装产品 全自动装箱封箱 工业机器人 专用夹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轧制与镦制工艺生产磷铜球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对比
3
作者 杨勇 王佳欣 +1 位作者 王斌 姚宇茏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3-57,67,共6页
对比研究了轧制和镦制2种工艺生产得到直径25 mm磷铜球的显微组织、硬度以及生产结束时的表面温度。结果表明:与轧制工艺相比,镦制工艺得到磷铜球表面更光滑,晶粒明显细化,晶界清晰,元素分布均匀,晶粒主要为等轴晶,柱状晶数量较少;采用... 对比研究了轧制和镦制2种工艺生产得到直径25 mm磷铜球的显微组织、硬度以及生产结束时的表面温度。结果表明:与轧制工艺相比,镦制工艺得到磷铜球表面更光滑,晶粒明显细化,晶界清晰,元素分布均匀,晶粒主要为等轴晶,柱状晶数量较少;采用镦制工艺生产结束时远离与接近出口槽处磷铜球的表面最高温度均低于轧制工艺;镦制工艺生产磷铜球的心部硬度明显比轧制工艺制备的磷铜球高,且表面的硬度波动较小。相比轧制工艺,镦制工艺生产的磷铜球具有质量好、环保、耗能低等技术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轧制 镦制 磷铜球 显微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