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党规严于国法”的正当性及其界域 被引量:11
1
作者 姚国建 《理论视野》 CSSCI 2020年第6期64-70,共7页
"党规严于国法"是党规的内在品质,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实践中,这一原则表现在党规党纪以义务为本位、先于法律对某些行为进行规范,规范范围广、约束程度重、对某些基本权利的适当限制等方面。在确定"党... "党规严于国法"是党规的内在品质,这是由党的先进性和历史使命决定的。实践中,这一原则表现在党规党纪以义务为本位、先于法律对某些行为进行规范,规范范围广、约束程度重、对某些基本权利的适当限制等方面。在确定"党规严于国法"的界域时,应遵循"以体现党的性质、展示党的形象、服务党的使命、防止权力滥用为限"以及"不抵触宪法和法律"两条标准,并据此确定"严"的范围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内法规 宪法 党规严于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姚国建 李桦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69-73,共5页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说明应用写作教学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观念、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教师的主观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教育...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效果不佳,说明应用写作教学的确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涉及教学观念、教学体系、教材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诸多方面,其形成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教师的主观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除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高校自身要高度重视应用写作教育外,从事应用写作教学的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敢于探索的勇气,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应用写作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写作教学 教学观念 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最忠诚的歌者——艾青《我爱这土地》艺术欣赏 被引量:4
3
作者 姚国建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诗人 艾青 寄寓 太阳意象 真挚 忠贞 诗歌 大地 光明 生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法治视域下的纪法责任衔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姚国建 《理论视野》 CSSCI 2023年第11期84-89,共6页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的规范体系。责任衔接作为纪法衔接的重要内容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在不同责任体系间的衔接与协调。纪法责任的衔接分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理论和实践中程序衔接有纪在法前... 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法治的规范体系。责任衔接作为纪法衔接的重要内容是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必然要求,是在不同责任体系间的衔接与协调。纪法责任的衔接分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理论和实践中程序衔接有纪在法前、纪在法后和纪法并行三种模式,三者各自皆有衔接不畅、不同程序的选择模糊等问题;实体衔接中,党纪责任和不同法律责任之间关系的认定标准不明、追责程度不匹配等问题。为完善纪法责任的衔接,应从程序上加强衔接过程中内外的监督和沟通,从实体上细化规范条文、以比例原则为指引实现两种责任的程度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纪责任 法律责任 衔接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知性的塑形——论郑敏诗歌的意象化与结构形态 被引量:1
5
作者 姚国建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43-48,共6页
密切联系九叶派著名诗人郑敏1979~1999年的诗歌创作,对其富有知性的现代诗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知性诗的塑形方式:首先是运用诗人的创造力,通过多种艺术途径,将多种感知、体验转化为一个个新奇的意象;其次是运用诗人的智慧,通过多种... 密切联系九叶派著名诗人郑敏1979~1999年的诗歌创作,对其富有知性的现代诗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其知性诗的塑形方式:首先是运用诗人的创造力,通过多种艺术途径,将多种感知、体验转化为一个个新奇的意象;其次是运用诗人的智慧,通过多种独特的结构方式,使诗人的“知性和感性”在诗的内在结构中得到和谐的统一,使诗获得神奇的内在聚合力、弹性和张力,以增强诗的质感和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性诗 意象化 内在结构 艺术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漂泊、反思与追寻:转型时代打工者的精神写照——论中国“打工诗歌”的精神特征及写作局限
6
作者 姚国建 李桦 《蚌埠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0-34,共5页
"打工诗歌"是打工者用自己的生命、血泪和铮铮铁骨书写的最贴近底层、最真实、最具有时代特征的诗歌。它是转型时代打工者的精神写照,其中漂泊、反思与追寻是贯穿全部打工诗歌的主要精神特征。透视其漂泊历程可以观照他们的... "打工诗歌"是打工者用自己的生命、血泪和铮铮铁骨书写的最贴近底层、最真实、最具有时代特征的诗歌。它是转型时代打工者的精神写照,其中漂泊、反思与追寻是贯穿全部打工诗歌的主要精神特征。透视其漂泊历程可以观照他们的生命之痛与精神之伤;通过其反思和追问,可以察看体制的弊端与社会的不公;透过其追寻可以观照他们努力实现精神自救与自我重塑的心路历程。打工诗歌在精神意蕴的发掘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写作局限,这首先表现在它未能穿越自身的命运书写上升到多向度的精神书写,其次表现在它缺少对打工者自身精神弱点的观照和揭示,缺少一种深刻的反省精神和解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诗歌 漂泊 反思 追寻 写作局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出背离传统的误区——对中国新诗发展路径的反思
7
作者 姚国建 李桦 《蚌埠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3-48,95,共7页
新诗自诞生以来,由于一些人竭力否定几千年形成的古典诗歌艺术传统,主张彻底斩断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结果导致新诗艺术特性的丧失,对后来的新诗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呼吁新诗要恢复与传统诗歌的关系,注意吸取古... 新诗自诞生以来,由于一些人竭力否定几千年形成的古典诗歌艺术传统,主张彻底斩断新诗与古典诗歌的关系,结果导致新诗艺术特性的丧失,对后来的新诗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一些有识之士则呼吁新诗要恢复与传统诗歌的关系,注意吸取古典诗歌的长处,加强新诗的艺术形式建设,提高新诗的艺术质量;从新诗的创作实践看,由于一些优秀诗人注意汲取古典诗歌艺术营养,用古典诗歌艺术智慧激活新诗创造力,创作出一批有代表性的能体现诗歌艺术特性的优秀诗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矫正新诗发展方向、拯救中国新诗的作用。事实证明,只有走出背离传统的误区,从根本上恢复新诗与传统的关系,才能开创出一条发展中国新诗的健康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歌 艺术特性 矫正方向 恢复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敏诗学研究的独特性
8
作者 姚国建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郑敏的诗学研究之所以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首先与她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以及创作经验有关,其次体现在她的研究目标与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其独特性具体体现在诗人经验和理论家智慧的最佳融合;衔接古今中外诗学... 郑敏的诗学研究之所以具有鲜明的独特性,首先与她的教育背景、知识结构、文化结构以及创作经验有关,其次体现在她的研究目标与中国现代诗学建设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其独特性具体体现在诗人经验和理论家智慧的最佳融合;衔接古今中外诗学的开阔视野;现代思维影响下的诗学思路;多种理论视角观照下的诗歌观以及严谨务实的治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敏 独特性 现代诗学 开阔视野 现代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进行形象思维的写作训练
9
作者 姚国建 《写作》 2007年第3期13-16,共4页
从写作过程来看,形象思维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选择形象到艺术形象、艺术境界的创造、修改和加工都处处离不开形象思维。我们日常的形象思维只是被动地复现表象,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却是将表象进行重组、改造和... 从写作过程来看,形象思维贯穿于写作的全过程。从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选择形象到艺术形象、艺术境界的创造、修改和加工都处处离不开形象思维。我们日常的形象思维只是被动地复现表象,而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却是将表象进行重组、改造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文学创作主要运用的是创造性形象思维。它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始终饱含着强烈的感情。形象思维是在情感的支配下,才显得异常的灵敏和活跃,才能激活大量的记忆表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思维 写作训练 记忆表象 写作过程 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 艺术形象 艺术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精美比喻构筑的艺术世界——论张晓风散文中的比喻
10
作者 姚国建 《写作》 2003年第8期18-20,共3页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女作家。她的散文不仅有着独特的诗性感受,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语言优美、典雅、生动、形象,渗透着她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性特征,极富创造性和新奇感,这与她充分发挥她那“魔鬼”一般神奇的艺术智慧,创造性地运用... 张晓风是台湾著名的散文女作家。她的散文不仅有着独特的诗性感受,很高的文化修养,而且语言优美、典雅、生动、形象,渗透着她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个性特征,极富创造性和新奇感,这与她充分发挥她那“魔鬼”一般神奇的艺术智慧,创造性地运用了大量新奇、精美的比喻,构造出一个五光十色、神奇瑰丽、充满人情美的艺术世界,有着密切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晓风 散文 比喻 变形创造 感悟 生命体验 个性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歌的形象创造
11
作者 姚国建 《写作》 2004年第5期5-7,共3页
懂得形象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关键是要按照形象思维的运思方式,去从生活中发现原型形象,创造新形象,以便形象地完成诗的构思,诗的表现。怎样运用形象思维去进行诗的形象创造呢?可以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入手。
关键词 诗歌 形象创造 形象思维 诗人 人生体验 象征性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有包孕的瞬间
12
作者 姚国建 《写作》 2000年第6期10-11,共2页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令人心动、令人难忘、令人回味的瞬间,这些瞬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稍纵即逝,过后无痕,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能及时把握,趁热打铁,化而为诗,这些瞬间就能凝聚生命的光彩,焕发出艺... 生活中,常常有许多令人心动、令人难忘、令人回味的瞬间,这些瞬间,对于一般人来说,可能稍纵即逝,过后无痕,但对于诗人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要我们能及时把握,趁热打铁,化而为诗,这些瞬间就能凝聚生命的光彩,焕发出艺术的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作 生活体验 灵感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桦 姚国建 《安康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5-119,共5页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成效低下,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遵循"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的特殊规律,建构科学实用的应用写作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加大训练力度,加强写作实... 高校应用写作教学成效低下,需要通过教学改革加以解决。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遵循"在写作中学会写作"的特殊规律,建构科学实用的应用写作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加大训练力度,加强写作实践,改革考核方式,并在学校大力支持、教师很抓落实、学生积极配合下,改革才能取得明显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应用写作 教学改革 思路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举措与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桦 姚国建 朱家席 《蚌埠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由于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只有加快推进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专业的综合改革,才能开辟一条专业转型发展的新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将改革落到实处。这些举措主要有:紧扣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办学理... 由于外在和内在的原因,只有加快推进汉语言文学这个传统专业的综合改革,才能开辟一条专业转型发展的新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采取切实可行的举措,将改革落到实处。这些举措主要有:紧扣学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变办学理念,建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职业能力有机统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专业核心能力、职业能力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将能力培养落实到课程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各项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通过这些举措与实践,促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转型发展的新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 转型发展 改革举措 改革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诗的火苗照亮人类精神的夜空——评宫蔚国诗集《火苗集》
15
作者 姚国建 《安康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63-69,共7页
宫蔚国以"宗教传道般的虔诚",把办好《淮风》诗刊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坚守自己纯正质朴的诗歌观,追求唯美与哲思相融的写作境界。他的《火苗集》,通过穿越现实的冥想,从多维视角去透视、去探索,其中有对... 宫蔚国以"宗教传道般的虔诚",把办好《淮风》诗刊当成一项公益事业来做。在诗歌创作方面,他坚守自己纯正质朴的诗歌观,追求唯美与哲思相融的写作境界。他的《火苗集》,通过穿越现实的冥想,从多维视角去透视、去探索,其中有对现实存在的深刻反思,有对人生体验的独特感悟,有对生活现象的理性解剖,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究等。在艺术上,他通过以象寓意的架构、灵动多样的诗美、精心锤炼的诗语等,极大地提升了诗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蔚国 《火苗集》 纯正质朴 穿越现实 多维探索 以象寓意 灵动多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以来蚌埠诗歌创作
16
作者 姚国建 李桦 《蚌埠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7,共7页
新时期以来的蚌埠诗歌呈现出不断上升、敢于超越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诗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诗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淮风》诗刊的有力推动等方面。同时,蚌埠诗人不断拓展诗的精神向度,其中鲜明的反思意识、浓郁的乡土情怀、强烈的现... 新时期以来的蚌埠诗歌呈现出不断上升、敢于超越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诗人队伍的不断壮大、诗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淮风》诗刊的有力推动等方面。同时,蚌埠诗人不断拓展诗的精神向度,其中鲜明的反思意识、浓郁的乡土情怀、强烈的现实关注、独特的人生思考等,更彰显出蚌埠诗歌的精神特征。在艺术上,蚌埠诗人注重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的诗歌艺术,从中汲取艺术智慧。同时大胆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逐步实现了由模式化写作向个性化写作、由传统诗歌向现代诗歌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蚌埠诗歌 上升 个性化写作 现代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诗歌的艺术嬗变
17
作者 李桦 姚国建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68-74,共7页
20世纪90年代的安徽诗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其发展势头和先锋性都没有80年代那样强劲和突出,但安徽诗人自觉抵制各种外在的纷争或诱惑,坚守独立自主的写作立场,保持心灵的定力和对诗艺的执着探索,通过调整写作策略... 20世纪90年代的安徽诗歌,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大众文化的影响,其发展势头和先锋性都没有80年代那样强劲和突出,但安徽诗人自觉抵制各种外在的纷争或诱惑,坚守独立自主的写作立场,保持心灵的定力和对诗艺的执着探索,通过调整写作策略,将写作重心转向"个人化写作",写作方式突出"叙事性",实现了对80年代诗歌表达方式的新突破。进入21世纪,安徽诗人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和超越前人的艺术魄力,不断进行新的写作实验,如在诗歌意象创造上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创新组合、在诗歌叙事上转向日常化、在诗歌语言上追求口语化等,使安徽诗歌艺术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创了安徽诗歌各呈异彩、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安徽诗歌 个人化写作 叙事性 传统与现代的组合 日常化 口语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以来安徽爱情诗的艺术探索
18
作者 李桦 姚国建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84-91,共8页
新时期以来,安徽诗人传承了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先锋精神,率先突破僵化、教条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模式,积极探索爱情的本真书写,极大地丰富了爱情诗的精神意蕴。同时在诗歌艺术上更是敢于突破,大胆探索,通过多视角的爱情观照、创造陌生化的诗... 新时期以来,安徽诗人传承了中国现代爱情诗的先锋精神,率先突破僵化、教条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模式,积极探索爱情的本真书写,极大地丰富了爱情诗的精神意蕴。同时在诗歌艺术上更是敢于突破,大胆探索,通过多视角的爱情观照、创造陌生化的诗歌境界、采用日常化的叙事策略、运用多样化的诗歌语言等表现方式,不断创新诗的艺术形式,提升诗的艺术表现力,拓展诗的审美空间,开创了安徽爱情诗写作的新阶段,为推动中国爱情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以来 爱情书写 艺术探索 多视角:陌生化 日常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