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本位”与口语语法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5,共15页
行为是举动与活动的连接点,行为实施是口语交际的基本目的。鉴于行为在口语互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口语语法研究宜秉持“行为本位”观,将行为作为语言功能描写的观测点。基于该研究理念,本文构建了一个行为体系,将其分为评价、传情、际构... 行为是举动与活动的连接点,行为实施是口语交际的基本目的。鉴于行为在口语互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口语语法研究宜秉持“行为本位”观,将行为作为语言功能描写的观测点。基于该研究理念,本文构建了一个行为体系,将其分为评价、传情、际构、问答、求予、协商、讲述、推理等八大基本类型,并进行二级、三级、四级分类。在“行为本位”观下开展口语语法研究可重点关注三种范式:行为的资源形式与位置分布、行为的类型归属与解构分析、行为的包装设计与动态征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为 口语语法 行为本位 行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语言学在汉语二语教学中的应用:理论基础与实践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双云 王杰 《华文教学与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0-16,25,共8页
二语教学是互动语言学极有发展前景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要阐述了将互动语言学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互动视角下汉语二语教学实践设计的基本思路。总体来看,互动语言学能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 二语教学是互动语言学极有发展前景的一个研究领域。本文简要阐述了将互动语言学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已有研究提出互动视角下汉语二语教学实践设计的基本思路。总体来看,互动语言学能应用于汉语二语教学有三个重要的理论基础:1)二语发展以言谈互动为原始环境;2)二语习得以互动能力为终极目标;3)二语能力以社会行为表达为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汉语二语教学实践四点基本思路:1)开发真实自然的汉语教材;2)创设面向交际的互动语境;3)运用基于互动的教学策略;4)开发多种模态的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语言学 汉语二语教学 理论基础 实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量调控:标题语言创新的内在机制 被引量:17
3
作者 姚双云 徐杰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1,共10页
按照"语言特区"理论(徐杰、覃业位2015),诗歌文体、标题口号和网络平台等特定领域中语言规则可以被合理合法地突破,规则的突破可发生于语法、语义、词汇甚至是语音层面。本文拟讨论语言特区中的一种新型用法——语用层面的突... 按照"语言特区"理论(徐杰、覃业位2015),诗歌文体、标题口号和网络平台等特定领域中语言规则可以被合理合法地突破,规则的突破可发生于语法、语义、词汇甚至是语音层面。本文拟讨论语言特区中的一种新型用法——语用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我们以标题语言为研究对象,从信息量的角度揭示语言特区语用创新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标题信息编码包括"常态信息"与"非常态信息"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与标题的简单性和新颖性相契合。其中"非常态信息"的潜显是实现标题语言创新的重要条件,其内在机制在于信息量的调控,具体包括两种调控手段:其一是信息量的扩充,包括立场表达型、警告提醒型、信息来源型、人际互动型;其二是信息量的抑制,包括整体抑制型、部分抑制型。标题语言的创新机制同样适用于包括语言特区在内的诸多其他领域语言。厘清这一内在机制,可望对很多纷繁复杂的语言创新现象做出简单却又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特区 标题语言 语用创新 信息量扩充 信息量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动词后时量、动量、名量成分不同现情况考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姚双云 储泽祥 《语言科学》 2003年第5期56-70,共15页
本文深入考察了汉语中数量成分分布的特征和规律,重点讨论了汉语里一个动词后不能同时出现两个数量成分这一规律,并运用“格位理论”和“信息安排原则”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数量成分 格位理论 信息结构 同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中的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 被引量:48
5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共12页
本文在位置敏感语法的视角下考察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这一新兴用法,探求口语中语法结构的"趋简性"。文章基于大规模口语语料库,调查了68个常见连词在话轮尾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有8个连词能较为自由地居于话轮之尾形成非完... 本文在位置敏感语法的视角下考察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这一新兴用法,探求口语中语法结构的"趋简性"。文章基于大规模口语语料库,调查了68个常见连词在话轮尾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有8个连词能较为自由地居于话轮之尾形成非完整复句。连词居尾有基式与变式两种格式,其在话语中的互动功能主要有话轮转换、他启纠偏、询问信息三种。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语体倾向是制约连词居尾的三个重要因素。文章还从认识地位、话轮组织、纠偏机制三个方面讨论了连词居尾互动用法的成因。语言事实表明,汉语口语中的连词居尾是对位置敏感的互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语法 连词居尾 非完整复句 认识地位 话轮组织 纠偏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4,95,共14页
本文讨论了"主观视点"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该理论是邢福义先生(1991)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系统性的观点、类型学的视野、多角度的解释。主观视点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社会规约性等特征。&qu... 本文讨论了"主观视点"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应用问题。该理论是邢福义先生(1991)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理论,其特点概括起来有三:系统性的观点、类型学的视野、多角度的解释。主观视点具有主观性、动态性和社会规约性等特征。"主观视点的主导作用,不仅适用于复句,而且也适用于所有的语言现象,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李宇明2001:596)具体说来,可作用于词汇、句式、语篇、语体等多个语言层面。文章以"时地的交代"、"人物的称谓"、"词语的选择"、"句式的变换"等语法现象简要说明了"主观视点"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的密切联系,并以"第二人称代词‘你'的非常规用法"与"被动句的定位功能"验证了"主观视点"理论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强大的解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观视点”理论 汉语语法 主观性 动态性 社会规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条件句的会话功能 被引量:9
7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3,共8页
本文从话语分析和言语互动的角度讨论条件句的会话功能,揭示这类句式在日常会话中的交际功用。条件句在自然口语中的核心功能是表达话语立场,说话人通常选择条件句来表达个人观点和组织话语结构。在表达立场的基础上,条件句又衍生出评... 本文从话语分析和言语互动的角度讨论条件句的会话功能,揭示这类句式在日常会话中的交际功用。条件句在自然口语中的核心功能是表达话语立场,说话人通常选择条件句来表达个人观点和组织话语结构。在表达立场的基础上,条件句又衍生出评价功能、劝进功能和话轮终结功能。结论句的主观化和主语的概指化是条件句实现其话语立场的两个主要语法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句 立场表达 会话功能 主观化 概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会话中“哪有”的互动功能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双云 李卫光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13,共11页
自然口语中“哪有”已浮现出话语标记用法,文章深入考察话语标记“哪有”的位置分布、互动功能以及功能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哪有”在话轮位置上对话轮边界位置具有强势偏好,在序列中呈现非始发性语用特征。“哪有”在言谈交际中主要有... 自然口语中“哪有”已浮现出话语标记用法,文章深入考察话语标记“哪有”的位置分布、互动功能以及功能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哪有”在话轮位置上对话轮边界位置具有强势偏好,在序列中呈现非始发性语用特征。“哪有”在言谈交际中主要有四个互动功能:(1)话语否定;(2)话语修复;(3)话轮转换;(4)话题终结。影响其互动功能的因素主要有:(1)源型结构否定语义和回应属性的双重滞留;(2)会话中话轮位置及序列位置的同步塑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哪有” 互动功能 双重滞留 同步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中“所以”的语义弱化与功能扩展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2009年第3期16-23,共8页
自然口语中"所以"有因果连词和话语标记两种用法。用作因果连词时,主要功能是说明结果、推论或评价,起关联因果句式、连接语篇的作用;用作话语标记时,语义进一步弱化,主要功能是引发话轮或延续话轮,起调控和组织话语的作用。... 自然口语中"所以"有因果连词和话语标记两种用法。用作因果连词时,主要功能是说明结果、推论或评价,起关联因果句式、连接语篇的作用;用作话语标记时,语义进一步弱化,主要功能是引发话轮或延续话轮,起调控和组织话语的作用。可见,"所以"在自然口语中的使用是复杂的,它可充当句法、语篇、互动多种角色。论文还讨论了"所以"在书面语和口语中的分布情况,发现"所以"在这两种语体中的出现频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所以"在口语语体中平均每万字出现22个,而在书面语体中只有0.65个,口语语体中的使用频率约为书面语体的34倍。文章指出,"所以"在口语中语义进一步减弱并不断浮现出新的功能,与它的高频使用有关。本文的统计数据为词的高频重复使用会导致语义的弱化这一假说提供了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口语 话语标记 “所以” 语义弱化 功能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邵阳城区方言的“请”字被动句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双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6-402,共7页
邵阳城区方言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一般用"请"字句来表达,典型的格式是"NP1+请+NP2+VP2"。此类句式在构造上有两个突出特点:VP2的复杂性和NP2的必有性。"请"字被动句有两个基本的语用功能:1)表情功能,即... 邵阳城区方言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一般用"请"字句来表达,典型的格式是"NP1+请+NP2+VP2"。此类句式在构造上有两个突出特点:VP2的复杂性和NP2的必有性。"请"字被动句有两个基本的语用功能:1)表情功能,即表达说话人对所述话语的主观性情感,传递说话人"意外"的主观感受;2)定位功能,即说话人使用这类句式可将受事者定位于受损的角色上,以暗示其不能有效控制动作行为。与世界上诸多语言的被动范畴的形成一样,邵阳城区方言"请"的被动用法也是由其使役用法演变而来的。具体演化历程为:"请求>使役>非自愿允让>被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阳城区方言 “请”字被动句 表情功能定位功能 使役动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诗歌文本的强会话特征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双云 万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年第4期67-74,共8页
文章借助"当代诗歌语料库",利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探讨了诗歌文本的会话性特征。研究表明,诗歌文本具有强会话性,具体通过会话的序列结构、言说动词、第二人称代词、疑问句等四种语言手段实现。文章还对这四种语言手段在诗... 文章借助"当代诗歌语料库",利用巴赫金的对话性理论探讨了诗歌文本的会话性特征。研究表明,诗歌文本具有强会话性,具体通过会话的序列结构、言说动词、第二人称代词、疑问句等四种语言手段实现。文章还对这四种语言手段在诗歌与散文中的出现频率进行了定量比较。数据显示,诗歌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个人的独白,而是一种会话性特征很强的语体,其会话性特点明显高于散文语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会话性 疑问句 言说动词 会话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句中枢理论的应用与复句信息工程 被引量:17
12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2005年第4期71-79,共9页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句中枢理论的应用”,从词性的标注、短语的识别和标注、歧义的消解、语法实体复杂特征集的描写四个方面讨论小句中枢理论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第二部分为“小句中枢理论与复句信息工程”,涉... 本文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句中枢理论的应用”,从词性的标注、短语的识别和标注、歧义的消解、语法实体复杂特征集的描写四个方面讨论小句中枢理论在中文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第二部分为“小句中枢理论与复句信息工程”,涉及复句信息工程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汉语专用语料库——复句语料库的建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句中枢 中文信息处理 复句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语义镜像法”看“而且”的并列用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共7页
黄宣范(Huang 2013)指出,语言中最普通的并列连接词的功能仅仅是标志连续或者序列关系,以及标志前面的观点将在后续语调单位中得以表达。因此,其最自然的位置是出现在停顿语调之后。依据这一标准,Huang认为汉语尚未完全语法化出类似英语... 黄宣范(Huang 2013)指出,语言中最普通的并列连接词的功能仅仅是标志连续或者序列关系,以及标志前面的观点将在后续语调单位中得以表达。因此,其最自然的位置是出现在停顿语调之后。依据这一标准,Huang认为汉语尚未完全语法化出类似英语中and的并列连词,不过,现代汉语自然口语中的"然后"是最接近的。本文通过调查大量的语言事实发现,"而且"似乎比"然后"更符合普通并列连词的各项特征。自然会话材料中"而且"正在向并列连词虚化,这一用法有向书面语扩散的趋势。因此,现代汉语中的"而且"已具备递进与并列两个义项。本文运用Dyvik(2002)的"语义镜像法"论证"而且"的并列用法,并顺带简要讨论了该方法在词汇多义研究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而且”递进 并列 语法化 多义 “语义镜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设标记的三个敏感位置及其语义约束 被引量:6
14
作者 姚双云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70-76,共7页
汉语的假设标记是一种重要的虚拟范畴,可以出现在句首、谓头和句尾3个句子敏感位置上。假设句的构成受到语义上的约束:结论分句必须携带[+主观性]的语义特征,才能与假设标记形成语义上的和谐。实现结论分句主观化的手段主要有4种:语音... 汉语的假设标记是一种重要的虚拟范畴,可以出现在句首、谓头和句尾3个句子敏感位置上。假设句的构成受到语义上的约束:结论分句必须携带[+主观性]的语义特征,才能与假设标记形成语义上的和谐。实现结论分句主观化的手段主要有4种:语音调节、句末语气词、情态标记和心理动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设标记 虚拟 敏感位置 语义约束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X”类副词的语法化与表义功用 被引量:14
15
作者 姚小鹏 姚双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5-30,共6页
现代汉语中有些"不X"副词由"不"和动词等实词通过历时演化凝合而成。"语义演变的诱使性推理"和"追求正反两式对称平衡的类推"是导致其语法化的两条重要机制。"不X"副词发展演化过程... 现代汉语中有些"不X"副词由"不"和动词等实词通过历时演化凝合而成。"语义演变的诱使性推理"和"追求正反两式对称平衡的类推"是导致其语法化的两条重要机制。"不X"副词发展演化过程中的历时沉淀,反映在表义功用上,就是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倾向性或主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词 语法化 表义功用 主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会话中“对吧”的互动功能 被引量:10
16
作者 田咪 姚双云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6-55,共10页
本文从互动语言学视角考察自然口语中“对吧”的互动功能,并探讨话轮序列位置、认知状态等因素对互动功能的影响。在互动交际中“对吧”兼具疑问格式和话语标记双重用法。其互动功能为:请求证实、寻求认同、确认信息、衔接话题和回应反... 本文从互动语言学视角考察自然口语中“对吧”的互动功能,并探讨话轮序列位置、认知状态等因素对互动功能的影响。在互动交际中“对吧”兼具疑问格式和话语标记双重用法。其互动功能为:请求证实、寻求认同、确认信息、衔接话题和回应反馈。研究表明,“对吧”的互动功能对序列位置具有敏感性,并受到交际双方认识状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吧” 互动功能 位置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语互动中标识边界的“好”:功能类型与序列组织
17
作者 姚双云 肖兆 《汉语学习》 2025年第2期13-24,共12页
口语互动中“好”可用为标识边界的重要资源,作用于不同的互动层面。具体功能主要包括:标识信息边界、标识行为边界、标识话题边界。这些功能与“好”所在序列的不同边界和层次密切关联,可在多个层级发挥作用。“好”偏好分布于指令—... 口语互动中“好”可用为标识边界的重要资源,作用于不同的互动层面。具体功能主要包括:标识信息边界、标识行为边界、标识话题边界。这些功能与“好”所在序列的不同边界和层次密切关联,可在多个层级发挥作用。“好”偏好分布于指令—承诺序列、讲述序列和结束序列,且主要出现在回应位置和第三位置,也可出现在引发位置。“好”具体行使何种边界标识功能,与其所处的序列类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 社会行为 边界标识 互动功能 序列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