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村规民约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来自海南黎区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
作者 陈秋云 姚俊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5期85-92,共8页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关系到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受自身发展与污染转移等因素影响,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陷入失灵困境,亟需寻求治理资源实现突围。而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本土资源”,不仅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而且促进了生...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关系到乡村社会的长远发展。受自身发展与污染转移等因素影响,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陷入失灵困境,亟需寻求治理资源实现突围。而以村规民约为代表的“本土资源”,不仅完善了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而且促进了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来自海南黎区的实践表明,无论是传统环保规约及习惯法还是现代村规民约,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功效不容小觑,其绿色生态理念更是得到了延续,亦得到了国家立法与政策的认同。同时,黎族独具特色的团体本位观念为乡村治理的集体认同和行动作了铺垫。因而,未来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应当注重规范协同与主体共振,通过规范的融合共生、主体的多元互动实现“良法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生态环境治理 海南黎族 良法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视野下海南黎区村规民约的裂变与传承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秋云 姚俊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6期90-99,共10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海南黎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孕育了其多重叠加的治理结构传统和极具民族特色的社会规约。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及乡村社会的转型,黎区传统社会村规民约在主体、性质、内容、地位及保障等...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海南黎区独特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孕育了其多重叠加的治理结构传统和极具民族特色的社会规约。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及乡村社会的转型,黎区传统社会村规民约在主体、性质、内容、地位及保障等方面发生了全方位裂变。同时,黎区现代村规民约在公序良俗、治安维护及集体利益等方面与其传统有着诸多传承与暗合。整体而言,黎区村规民约的衍变和发展未离开其基本价值要求。在新时期“三治融合”的背景下,应当弘扬村规民约的德治精神,强调村规民约的法治思维与权利保障,突出村规民约自治的民族特色,以促进通过村规民约的海南黎区乡村治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习惯法 村规民约 “三治融合” 海南黎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治理视野下党规与村规民约的协同互动 被引量:6
3
作者 姚俊智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2-90,共9页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善治需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发展。党规与村规民约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在乡村社会施展的有效资源,两者在新时代乡村社会“三治融合”实践中具有功能同...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乡村善治需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融合发展。党规与村规民约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在乡村社会施展的有效资源,两者在新时代乡村社会“三治融合”实践中具有功能同构的契合性。党规不仅强化村规民约的合法性,促进村规民约在性质地位、内容及程序方面的现代转型,而且推动村规民约的有效实施,由此保障村规民约制度建设。同时,村规民约也促进着党规制度建设,一方面通过促成和强化党规的“进场”和“在场”推动党规嵌入乡村社会,另一方面为完善党规制度提供群众智识、夯实群众基础。未来的乡村治理实践仍需重视两者的协同互动,以达成“最适宜的善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党规 村规民约 协同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则之治:乡村治理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4
4
作者 姚俊智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6-99,共4页
当前,乡村治理仍是党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历史表明,治理主体和治理规则这两个基本元素是理解乡村治理历史演进历程和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关键维度,两者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是互构共变的关系。传统乡... 当前,乡村治理仍是党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历史表明,治理主体和治理规则这两个基本元素是理解乡村治理历史演进历程和探索乡村治理现代化路径选择的关键维度,两者在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是互构共变的关系。传统乡村治理是一种基于简约主体和简约规则的简约治理形态,国家政权通过主体借用和规则认可实现对乡村社会的“借名在场”,维护乡村秩序。现代乡村治理在国家政权的全面建设下走向党领导的乡村社会规则之治,通过党委、政府等主体力量和法律、政策等公共规则实现对乡村社会的全面调整,是一种“名实俱存”的治理实践。新时代乡村治理要走乡村善治之路,应围绕治理主体和治理规则两个基本元素,优化“一核多元”的主体结构,健全多元协同的规范体系,以回应“三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规则之治 治理主体 治理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性对口支援的制度检视与法治进路
5
作者 姚俊智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2-72,共11页
应急性对口支援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实践,其历史演进与国家力量的推动密切相关,并已具备初步的合法性依据。应急性对口支援具有国家整合的诉求表达和实践效应,并由党统合全局、政府间整合、行政吸纳社会的整合机制构成其运行的核... 应急性对口支援是一项富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实践,其历史演进与国家力量的推动密切相关,并已具备初步的合法性依据。应急性对口支援具有国家整合的诉求表达和实践效应,并由党统合全局、政府间整合、行政吸纳社会的整合机制构成其运行的核心方略。但与之相应的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审视之下,应急性对口支援仍然存在制度和程序缺失、权责配置失范、社会参与乏力的突出问题。应通过从政治动员到法律治理的制度建构、从指令配置到法治调适的关系重塑、从行政运作到多元协同的增效赋能等途径和方式优化其制度实践,以回应应急治理体系纵深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事件 对口支援 国家整合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