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构建与安管人员培训策略
1
作者 王婷 姚亚亚 卫舒春 《四川水利》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对于保障工程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安管人员培训的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 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管理和培训对于保障工程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安管人员培训的策略,通过分析当前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和培训方法,以提高安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安管人员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培训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米全粉的添加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壮 张鹏辉 +3 位作者 姚亚亚 张会彦 欧阳伶俐 李慧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99-103,共5页
研究不同添加量(5%、10%、15%、20%和25%)的薏米全粉对小麦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特性以及对馒头的质构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薏米全粉的添加增加了小麦粉中蛋白质、油脂和灰分的含量。与小麦粉面团相比,薏米全粉不影响小... 研究不同添加量(5%、10%、15%、20%和25%)的薏米全粉对小麦粉的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特性以及对馒头的质构和感官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薏米全粉的添加增加了小麦粉中蛋白质、油脂和灰分的含量。与小麦粉面团相比,薏米全粉不影响小麦粉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但在添加量高于15%时弱化度增加显著;添加薏米全粉的面团拉伸能量,延伸性总体上降低,最大拉伸阻力在45 min和135 min差异不显著,拉伸比增加显著。薏米粉的添加显著提高了馒头的硬度、弹性和咀嚼性,显著降低了回复性和内聚性,感官评定与质构硬度和咀嚼性结果一致。随着薏米全粉的添加,口感各个指标总体上降低,但是5%~10%的薏米全粉添加量对馒头感官评价影响不大,并且少量薏米所产生的气味更受人喜爱。结合上述因素,考虑到对面团流变特性、糊化特性和馒头品质的影响,小麦粉中添加10%的薏米全粉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米粉 小麦粉 流变特性 馒头 质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胡麻籽油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会彦 刘壮 +2 位作者 欧阳伶俐 姚亚亚 李慧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共4页
以胡麻籽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技术对胡麻籽油进行提取,考察了预处理方法、粉碎时间、酶的种类、复合酶复配比例及复合酶添加量对胡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液料比、酶解pH、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进... 以胡麻籽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技术对胡麻籽油进行提取,考察了预处理方法、粉碎时间、酶的种类、复合酶复配比例及复合酶添加量对胡麻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液料比、酶解pH、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进行了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高压高温湿热法预处理,胡麻籽在10 000 r/min转速下粉碎90 s利于胡麻籽油的提取;最佳复合酶制剂组成为中性蛋白酶与戊聚糖酶质量比2∶1,复合酶的最适添加量为1.2%(以脱壳胡麻籽质量计);响应面优化的最适工艺参数为液料比9.19∶1、酶解pH 5.94、酶解温度53.62℃、酶解时间3.20 h;在最适工艺条件下,胡麻籽油提取率可达86.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酶法 复合酶 响应面法 胡麻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麻籽饼酶法脱胶工艺条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阳伶俐 刘壮 +2 位作者 姚亚亚 刘蓉蓉 李慧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7-131,共5页
为提高亚麻籽饼的脱胶效率,采用酶法对冷榨亚麻籽饼进行脱胶。以总糖得率及蛋白质损失率为指标,从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α-淀粉酶5种酶制剂中筛选最合适的酶制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酶法脱除亚麻... 为提高亚麻籽饼的脱胶效率,采用酶法对冷榨亚麻籽饼进行脱胶。以总糖得率及蛋白质损失率为指标,从果胶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α-淀粉酶5种酶制剂中筛选最合适的酶制剂,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确定了酶法脱除亚麻胶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酶制剂为果胶酶,在酶解pH 3.60、酶解温度50.42℃、酶添加量1%、酶解时间1.82 h、料液比1∶25条件下,总糖得率为14.13%,蛋白质损失率为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饼 酶法脱胶 总糖得率 蛋白质损失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食源性过敏原致敏亚基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姚亚亚 刘阳星月 +3 位作者 李宇凡 苗字叶 刘壮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0-146,共7页
通过SDS-PAGE对小麦亚基成分分析,采用ImmunoCAP250全自动体外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小麦过敏患者不同个体对小麦致敏蛋白的识别结果,并以我国12例小麦过敏患者的血清为探针,3例正常人的血清池为对照,与师栾02-1小麦粉进行还原态一维电泳免... 通过SDS-PAGE对小麦亚基成分分析,采用ImmunoCAP250全自动体外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小麦过敏患者不同个体对小麦致敏蛋白的识别结果,并以我国12例小麦过敏患者的血清为探针,3例正常人的血清池为对照,与师栾02-1小麦粉进行还原态一维电泳免疫印迹分析,鉴定引起我国小麦过敏人群过敏的小麦过敏原及其致敏概率。结果表明,小麦过敏原蛋白亚基的致敏概率自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17ku(6/12)、28ku(6/12)、14ku(5/12)、19ku(5/12)、22ku(5/12)、24ku(5/12)、25ku(5/12)、26ku(5/12)、11ku(4/12)、12ku(4/12)、16ku(4/12)、21ku(4/12)、27ku(4/12)、18ku(3/12)、30ku(3/12)、31ku(3/12)、36ku(3/12)、47ku(3/12)、83ku(3/12),其他一些蛋白亚基致敏概率为1/6或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亚基 过敏原 致敏概率 免疫印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过敏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姚亚亚 张迪 +1 位作者 田博宇 李慧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18,共3页
对目前有关小麦过敏原检测方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比较各种检测方法优缺点,为小麦过敏原及其检测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以保障小麦过敏患者的安全。
关键词 小麦 过敏 过敏原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春生叶龄期追施氮肥对小麦粉蛋白致敏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姚亚亚 王滢颖 +3 位作者 周晨霞 刘爽 郭爱良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6-53,67,共9页
为研究不同春生叶龄期施氮对小麦粉蛋白致敏性的影响,以河北省主产区3种强筋小麦科农2009(KN2009)、石4366(SH4366)、藁优2018(GY2018)为原材料,在大田中进行不同叶龄时期追施氮肥的实验,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不连续聚丙... 为研究不同春生叶龄期施氮对小麦粉蛋白致敏性的影响,以河北省主产区3种强筋小麦科农2009(KN2009)、石4366(SH4366)、藁优2018(GY2018)为原材料,在大田中进行不同叶龄时期追施氮肥的实验,采用微量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分析蛋白质亚基组分,双抗体夹芯式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过敏原含量,免疫印迹技术分析蛋白质组分致敏性。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时间的延迟,科农2009和藁优2018小麦粉蛋白致敏性增强,石4366小麦致敏蛋白含量逐渐降低。KN2009和SH4366小麦品种在N3时期施氮肥GY2018小麦品种在N5时期施氮肥较适宜,施氮时间的延迟主要影响小麦粉的致敏蛋白,包括高分子质量麦谷蛋白、ω-麦醇溶蛋白以及26、29、38、43 ku的蛋白亚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叶龄期 施氮时间 小麦蛋白 蛋白亚基 小麦蛋白致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过敏原11S球蛋白G2中A2链结合表位的预测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阳星月 张迪 +3 位作者 姚亚亚 苗字叶 刘壮 李慧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52-158,共7页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NCBI Gen Bank数据库、PDB数据库、SWISS-MODEL、Deep View 4.1等预测11S球蛋白G2中A2链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模型,使用Disco Tope 2.0 Server软件预测B细胞构象表位,发现构象表位多位于无规则卷曲处。定位B细胞线性...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NCBI Gen Bank数据库、PDB数据库、SWISS-MODEL、Deep View 4.1等预测11S球蛋白G2中A2链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模型,使用Disco Tope 2.0 Server软件预测B细胞构象表位,发现构象表位多位于无规则卷曲处。定位B细胞线性结合表位,结果表明11S球蛋白G2中A2链的可能线性表位有:^(37)KPDNRIE^(43)、^(79)PSYTNGP^(85)、^(114)SQQRGRSQRP^(123)、^(52)WNPNNK^(57)、^(196)QQGGSQSQKGKQQE^(209)、^(241)QGENEEED^(248)、^(267)RKPQQEEDDDDEEEQ^(281)、^(287)TDKGC^(291)。此表位预测为后续制肽、免疫等操作找出更准确的肽序,以便建立适合我国大豆过敏人群的食品大豆过敏原的检测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过敏原 11S球蛋白G2中A2链 生物信息学软件 蛋白质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模型 B细胞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静压改性麦麸对其功能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苗字叶 姚亚亚 +3 位作者 刘阳星月 田博宇 李晓洋 李慧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164-171,共8页
本实验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麦麸粒度、处理时间、处理压强和改性麦麸质量分数对小麦麸皮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麦麸改性前后的超微结构和官能团。结果:在麦麸粒度40目、处理时... 本实验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麦麸粒度、处理时间、处理压强和改性麦麸质量分数对小麦麸皮功能性质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分析了麦麸改性前后的超微结构和官能团。结果:在麦麸粒度40目、处理时间20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质量分数最高、阳离子交换能力最强、脂肪酶活力最低;在麦麸粒度50目、处理时间15 min、压强4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0%条件下,麦麸持水力和持油力较高;在麦麸粒度40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300 MPa、麦麸质量分数15%条件下,麦麸亚硝酸根清除率较强;在麦麸粒度50目、处理时间25 min、压强500 MPa、麦麸质量分数25%条件下,麦麸胆固醇吸附能力较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超高静压破坏了麦麸膳食纤维的结构,使其结构变得疏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超高静压可以破坏分子间的共价键,使纤维素降解,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本实验改性的麦麸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静压 麦麸 持油力 胆固醇吸附能力 脂肪酶活力 1 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理化特性及淀粉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郭爱良 周湘寒 +4 位作者 姚亚亚 赵国民 刘孟宜 周晨霞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47,共9页
从河北省玉米主栽品种中选取15个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玉米粉的白度、色差,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持水率、溶解度与膨润力、糊化特性、微观结构及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和凝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将... 从河北省玉米主栽品种中选取15个品种作为供试材料,对玉米粉的白度、色差,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及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持水率、溶解度与膨润力、糊化特性、微观结构及淀粉糊的透明度、冻融稳定性、凝沉性和凝胶特性进行系统研究。将所选的15种玉米根据类别分为糯玉米和普通玉米,然后对普通玉米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平方Euclidean距离为10处,可将14种普通玉米根据淀粉性质分为3类。万糯2000可用作食品增稠剂、稳定剂;适用于饮料和冷冻食品工业等;Ⅰ类淀粉适合添加到饮料及蒸煮类食品中作增稠剂、稳定剂;Ⅱ类适合作速冻食品中的持水剂;Ⅲ类适合应用于冷冻及凝胶类食品中。因此可根据不同加工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玉米淀粉 理化特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处理结合密闭包装在储藏期间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贾浩 姚亚亚 +2 位作者 周晨霞 刘阳星月 李慧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58-265,共8页
本实验以2018年收获的‘藁优2018’小麦为对象,研究了气流量15 g/h臭氧处理结合密闭包装对小麦储藏期间理化指标(色泽、湿面筋质量分数、面筋指数、蛋白质亚基分布、降落数值)、糊化特性和储藏稳定性指标(还原糖含量、沉降值和表面菌落... 本实验以2018年收获的‘藁优2018’小麦为对象,研究了气流量15 g/h臭氧处理结合密闭包装对小麦储藏期间理化指标(色泽、湿面筋质量分数、面筋指数、蛋白质亚基分布、降落数值)、糊化特性和储藏稳定性指标(还原糖含量、沉降值和表面菌落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5 min臭氧处理抑制了储藏期间小麦粉糊化温度的下降速率,在储藏末期(70 d),可以使小麦粉L^*值、白度值升高,蛋白质聚合体/亚基降解,峰值黏度、崩解值、还原糖含量降低,沉降值升高,减菌率可达到94.68%,但对最终黏度和回升值、面筋指数、湿面筋质量分数、降落数值无显著性影响。因此,15 g/h 15 min臭氧预处理结合密闭包装对小麦品质劣变有明显延缓作用,主要表现在表面菌落总数、还原糖含量和沉降值方面,因此臭氧处理是有效抑制小麦品质劣变的绿色储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小麦 理化指标 糊化特性 储藏稳定性 绿色储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麸营养成分的利用及改性现状 被引量:19
12
作者 苗字叶 刘阳星月 +1 位作者 姚亚亚 李慧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20,共3页
综述了麦麸中蛋白质、膳食纤维、阿拉伯木聚糖、酚类、植酸等营养成分的提取及利用现状,比较了麦麸改性常用的物理、化学、生物和联合处理4种方法,为小麦麸皮深层次的开发及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知识。
关键词 小麦 麸皮 膳食纤维 改性 麦麸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刷专业词汇英译特点及方法
13
作者 姚亚亚 李学芹 《广东印刷》 2018年第1期23-25,共3页
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是由北宋毕异发明,15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印刷技术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由最初的泥字印刷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实现了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对... 印刷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最早是由北宋毕异发明,15世纪中叶,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印刷技术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由最初的泥字印刷到雕版印刷再到活字印刷,实现了印刷技术的迅速发展。印刷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对整个世界文明史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印刷技术的发展传播中英汉翻译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术 专业词汇 后印刷技术 四大发明 国家发展 文艺复兴 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小米营养组分与小米粥品质、风味特性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湘寒 许思楠 +3 位作者 王梦迪 姚亚亚 周晨霞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8-65,共8页
为探究小米营养组分与小米粥品质、风味特性的关系,以16种小米为评定对象,进行营养组分及蒸煮成粥后的品质、风味物质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米蒸煮成粥后的黏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 为探究小米营养组分与小米粥品质、风味特性的关系,以16种小米为评定对象,进行营养组分及蒸煮成粥后的品质、风味物质的测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小米蒸煮成粥后的黏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P<0.01);米汤固形物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正相关(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P<0.05)。醛类、酮类、酸类化合物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P<0.01),酯类化合物与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5),吡嗪类化合物与蛋白含量呈正相关(P<0.01),酸类化合物与直链淀粉含量呈负相关(P<0.01),醇类化合物与脂肪含量呈负相关(P<0.05),酸类化合物与脂肪含量呈正相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米 营养组分 风味特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化小麦麸皮回添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字叶 姚亚亚 +1 位作者 刘阳星月 李慧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8-51,共4页
以小麦麸皮为加工原料,研究了高压蒸汽处理、超声波处理、水煮处理及焙烤处理4种不同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麸皮磨碎过孔径为0.178 mm的筛,以6%的质量比例回添到精制小麦粉中,测定麸皮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馒头... 以小麦麸皮为加工原料,研究了高压蒸汽处理、超声波处理、水煮处理及焙烤处理4种不同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对小麦粉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麸皮磨碎过孔径为0.178 mm的筛,以6%的质量比例回添到精制小麦粉中,测定麸皮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以及馒头的感官品质。结果表明:与小麦粉相比,加入麸皮后会使小麦粉加工品质劣变,但是经过比较得出超声波处理能够把麸皮细粉对小麦粉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稳定化处理后麸皮回添到小麦粉中可提高其营养价值、加工特性及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麸皮 稳定化处理 馒头 质构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法提取小米糠油工艺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宇凡 姚亚亚 +2 位作者 高天宇 苗字叶 李慧静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14,共4页
以小米糠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醇法提取小米糠油,并对小米糠粉的前处理方式、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小米糠提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烤箱121℃焙烤15 min、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 以小米糠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采用醇法提取小米糠油,并对小米糠粉的前处理方式、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时间、料液比、浸提温度5个因素对小米糠提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和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烤箱121℃焙烤15 min、乙醇体积分数95%、料液比1∶5. 84、浸提时间2. 84 h、浸提温度63. 4℃,该条件下的小米糠提油率为88. 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法提取 小米糠油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粉品质与半干面品质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浩 姚亚亚 +2 位作者 杨二妹 刘梦宜 李慧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58-65,共8页
以9种市售面条粉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和相关性方法分析小麦粉品质与半干面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市售面条粉的降落数值、最终黏度、回升值、粉质吸水率、稳定时间对半干面品质的影响较大;降落数值、最终黏度和回升值与黏附性呈负相关,吸... 以9种市售面条粉为材料,采用主成分和相关性方法分析小麦粉品质与半干面品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市售面条粉的降落数值、最终黏度、回升值、粉质吸水率、稳定时间对半干面品质的影响较大;降落数值、最终黏度和回升值与黏附性呈负相关,吸水率与弹性呈正相关,拉伸面积与生面片的△b*(0~24 h)呈极显著负相关,拉伸阻力与硬度、咀嚼性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半干面 品质 主成分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储藏小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贾浩 姚亚亚 +1 位作者 周晨霞 李慧静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25,共3页
阐述了臭氧处理小麦优势与发展前景,列举了气调储藏小麦研究现状,总结了惰性气体应用于小麦储藏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绿色储粮提供建议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臭氧 惰性气体 气调储藏 绿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亚麻籽粕醇法脱色的研究
19
作者 田博宇 焦英帅 +2 位作者 姚亚亚 赵安鹏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7,82,共6页
以冷榨亚麻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的亚麻蛋白呈青褐色,对其脱色工艺进行探究。通过预实验比较,亚麻籽粕白度同蛋白提取率互相影响,需结合实际植物蛋白生产情况选取脱色条件,确定了以冷榨亚麻籽粕先水醇法脱色后进行蛋白提取的... 以冷榨亚麻籽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制备的亚麻蛋白呈青褐色,对其脱色工艺进行探究。通过预实验比较,亚麻籽粕白度同蛋白提取率互相影响,需结合实际植物蛋白生产情况选取脱色条件,确定了以冷榨亚麻籽粕先水醇法脱色后进行蛋白提取的工艺流程。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乙醇浓度、料液比、水浴温度、超声波处理时间4个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亚麻籽粕脱色的最适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20%,料液比1∶25,水浴温度40℃,超声波时间10min。在此脱色条件下,亚麻籽粕白度为46.8,亚麻籽粕蛋白提取率为4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籽粕 脱色 白度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研制凉皮专用小麦粉
20
作者 王静怡 王晗 +3 位作者 李永洲 朱文艳 姚亚亚 李慧静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9-56,共8页
以中筋小麦石优17分别与3种强筋小麦(藁优2018、师栾02-1、冀麦323)按不同比例配麦,采用传统洗面方法蒸制鲜凉皮和面筋,测定质构、感官、出品率和淀粉沉降速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将感官数据分数化。对最佳配比小麦粉进行面筋质量... 以中筋小麦石优17分别与3种强筋小麦(藁优2018、师栾02-1、冀麦323)按不同比例配麦,采用传统洗面方法蒸制鲜凉皮和面筋,测定质构、感官、出品率和淀粉沉降速度,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将感官数据分数化。对最佳配比小麦粉进行面筋质量、糊化和流变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与市售凉皮粉及石优17相比,30%师栾02-1综合评价最好,其沉降速度最快,4 h淀粉浆液体积为182.5 mL,且凉皮和面筋弹性数据最大值分别为1.17、1.84 mm,凉皮感官品质仅次于市售凉皮粉,面筋感官评分也较好。凉皮和面筋出品率较市售凉皮粉分别提高了3.64%和2.38%。面筋指数、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拉伸曲线面积、最大拉伸阻力、最大拉伸比例显著提高,吸水率、弱化度、崩解值较配麦前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皮 面筋 配麦 模糊感官评价 沉降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