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链含吡啶聚三噻吩/rGO/Pd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
1
作者 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热西提 王景阳 +7 位作者 艾合买提·沙塔尔 姚雪 如仙古丽·加玛力 宁可 张翰林 胡立坤 牛朝阳 周学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共8页
以D-A结构的3-吡啶基-2,5-二噻基噻吩为单体,调节单体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配比,通过原位溶液聚合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催化剂载体polymer/rGO_(80%)和polymer/rGO_(50%)复合物。然后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rGO,polymer/rGO_(80%)和... 以D-A结构的3-吡啶基-2,5-二噻基噻吩为单体,调节单体与还原氧化石墨烯的配比,通过原位溶液聚合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制备了催化剂载体polymer/rGO_(80%)和polymer/rGO_(50%)复合物。然后将Pd纳米粒子负载到rGO,polymer/rGO_(80%)和polymer/rGO_(50%)上,制备了rGO/Pd,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电催化剂。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对电催化剂进行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和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对电催化剂的甲醇电催化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GO/Pd,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在0.5 mol/L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分别为195.2 cm^(2)/mg,280.1 cm^(2)/mg和428.1 cm^(2)/mg;rGO/Pd,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在0.5 mol/L KOH+1 mol/L CH3OH体系中甲醇电催化氧化峰电流密度分别为235.31 mA/mg,783.83 mA/mg和1146.36 mA/mg,与rGO/Pd相比,polymer/rGO_(80%)/Pd和polymer/rGO_(50%)/Pd的电催化活性分别为rGO/Pd的3.3倍和4.9倍,表明聚合物在复合物中的最佳质量分数为50%。侧链含吡啶聚三噻吩修饰rGO,可以增强rGO/Pd电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和电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三噻吩衍生物 D-A结构 甲醇电催化氧化 Pd基电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制备D-A-D型共轭聚合物/MnO_(2)复合物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如仙古丽·加玛力 刘列列 +2 位作者 张虎君 刘海乐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72-1283,共12页
分别采用固相法即固相化学法和固相物理共混法制备了给体-受体-给体(D-A-D)型共轭聚合物聚(2,5-二(2-(3,4-乙撑二氧噻吩))基哒嗪)与纳米MnO_(2)的复合物(3,4-乙撑二氧噻吩环作为给体单元;哒嗪环作为受体单元),采用FT-IR、UV-vis、XRD、... 分别采用固相法即固相化学法和固相物理共混法制备了给体-受体-给体(D-A-D)型共轭聚合物聚(2,5-二(2-(3,4-乙撑二氧噻吩))基哒嗪)与纳米MnO_(2)的复合物(3,4-乙撑二氧噻吩环作为给体单元;哒嗪环作为受体单元),采用FT-IR、UV-vis、XRD、SEM等手段对复合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类复合物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活性。结果表明,在汞灯照射下,与纳米MnO_(2)相比,该类复合物对罗丹明B表现出了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在光照80 min时,固相法制备的复合物(4mg)对40 mL的5 mg·L^(-1)的罗丹明B溶液降解效率达到98%(化学法)和95%(物理共混法),说明该聚合物的引入提高了纳米MnO_(2)的光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体-受体-给体型 共轭聚合物 二氧化锰 复合物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二联噻吩和聚三联噻吩的固相法合成与性能
3
作者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如仙古丽·加玛力 +2 位作者 吐尼沙古丽·阿吾提 司马义·努尔拉 邵伟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1-35,共5页
以二噻吩(BT)和三联噻吩(TT)为单体,FeCl3为氧化剂,在不同n(FeCl3)/n(单体)比例下,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出了聚(二噻吩)(poly(BT))和聚(三噻吩)(poly(TT))。并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等... 以二噻吩(BT)和三联噻吩(TT)为单体,FeCl3为氧化剂,在不同n(FeCl3)/n(单体)比例下,通过固相反应法合成出了聚(二噻吩)(poly(BT))和聚(三噻吩)(poly(TT))。并以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n(FeCl3)/n(单体)比例对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FeCl3)/n(BT)为4∶1和n(FeCl3)/n(TT)为8∶1时,所得聚合物相对于其它比例下的聚合物表现出了较高的分子量、共轭程度和热稳定。其中,poly(TT)的分子量、共轭程度、热稳定、结晶性等特性随单体与FeCl3比例发生明显变化,但在微观形貌上无明显变化,而poly(BT)则随单体与FeCl3比例变化结果与poly(TT)相反,只是在微观形貌上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合成 聚(二噻吩) 聚(三联噻吩)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法合成苯胺与邻甲氧基苯胺共聚物及其性能
4
作者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如仙古丽·加玛力 +3 位作者 吐尼沙古丽·阿吾提 司马义·努尔拉 许峰 邵伟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17-1122,共6页
以苯胺和邻甲氧基苯胺为单体,甲磺酸为掺杂酸,用固相法合成了甲磺酸掺杂苯胺与邻甲氧基苯胺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和电导率等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 以苯胺和邻甲氧基苯胺为单体,甲磺酸为掺杂酸,用固相法合成了甲磺酸掺杂苯胺与邻甲氧基苯胺共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循环伏安和电导率等对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摩尔比的苯胺与邻甲氧基苯胺共聚物处于中间氧化态,随邻甲氧基苯胺含量的增大,共聚物的掺杂率降低。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结晶性和纤维状形貌,当苯胺与邻甲氧基苯胺摩尔比为1∶1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活性,其导电率为1.65 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法合成 共聚物 苯胺 邻甲氧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修饰给受体共轭聚合物/ZnO复合物的制备及在紫外光电探测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邹东娜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3 位作者 如仙古丽·加玛力 刘雄 拿吾尔斯汗·赛尔克江 唐新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40-147,共8页
以碳量子点(CQDs)作为光敏剂修饰氧化锌纳米阵列(ZnO-NRs)、以3,4-乙撑二氧噻吩封端、吡啶为中间单元的三联体为单体(3,4-乙撑二氧噻吩为给体单元、吡啶为受体单元),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复合材料(ZnO-NRs/CQDs/poly(BPE)),并以紫外-... 以碳量子点(CQDs)作为光敏剂修饰氧化锌纳米阵列(ZnO-NRs)、以3,4-乙撑二氧噻吩封端、吡啶为中间单元的三联体为单体(3,4-乙撑二氧噻吩为给体单元、吡啶为受体单元),通过电化学聚合法制备了复合材料(ZnO-NRs/CQDs/poly(BPE)),并以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等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进行了表征。将ZnO-NRs/CQDs/poly(BPE)与ZnO-NRs面对面组装成ZnO-NRs/CQDs/poly(BPE)紫外光电探测器,研究了偏置电压对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沿着氧化锌纳米棒径向生长并实现均匀包覆,CQDs的引入增加了氧化锌与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该光电探测器的响应性能随偏置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在5 V偏置电压下,其响应度为258 A/W,探测率为4.2×10^(12)Jones,外量子效率为878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量子点敏化氧化锌 给受体共轭聚合物 响应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制备巯基功能化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碳纳米管复合物的电催化活性应用
6
作者 候旭辉 张春杰 +4 位作者 张国梁 吐尔逊·阿不都热依木 马热亚木·尼亚孜 刘列列 如仙古丽·加玛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3-102,共10页
文中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巯基功能化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DOT-CH2SH/MWCNTs),通过改变碳纳米管在复合物中的含量获得了最佳比例的复合物,并将其作为电活性材料对重金属离子Cd^(2+)和Pb^(2+)的浓度分别进行... 文中采用原位氧化聚合法制备巯基功能化的聚(3,4乙撑二氧噻吩)与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PEDOT-CH2SH/MWCNTs),通过改变碳纳米管在复合物中的含量获得了最佳比例的复合物,并将其作为电活性材料对重金属离子Cd^(2+)和Pb^(2+)的浓度分别进行了单独检测和同时检测。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用电化学差示脉冲伏安法进行电化学测试,系统探讨了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EDOT-MeSH/15%MWCNTs的复合物表现出较均匀的多孔状形貌,并增强了对重金属离子Cd^(2+)和Pb^(2+)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检测稳定性。用PEDOT-MeSH/15%MWCNTs复合物单独检测时,Cd^(2+)和P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40μmol/L和6~40μmol/L,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2μmol/L和6μmol/L。进行同时检测时,Cd^(2+)和Pb^(2+)的线性范围分别为8~40μmol/L和6~40μmol/L,最低检出限(LOD)分别为6μmol/L和2μmol/L,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响应度和较低的检出限。干扰研究表明,PEDOT-MeSH/15%MWCNTs复合电极具有低相互干扰性和高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电聚合物 多壁碳纳米管 重金属离子检测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