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磷共掺杂碳点的合成及其对Co^(2+)的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石佳 奥美珍 +1 位作者 马媛媛 李迎利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43-1849,共7页
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乙二胺与浓磷酸中和放热碳化法合成氮磷共掺杂的荧光碳点,采用元素分析、TEM、FTIR、XPS、UV-vis和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氮磷共掺杂碳点的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氮磷共掺杂得到的... 以葡萄糖为碳源,通过乙二胺与浓磷酸中和放热碳化法合成氮磷共掺杂的荧光碳点,采用元素分析、TEM、FTIR、XPS、UV-vis和PL等分析测试技术对氮磷共掺杂碳点的形貌、结构、组成和光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氮磷共掺杂得到的碳点不仅能增强其水溶性和光学稳定性,而且能有效提高碳点的量子产率。研究发现,Co2+能强烈猝灭氮磷共掺杂碳点的荧光,且Co2+浓度在0. 005~0. 250mmol·L-1范围内时与氮磷共掺杂碳点荧光的猝灭程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 6μmol·L-1。因此,建立了一种检测Co2+的荧光传感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选择性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氮磷共掺杂 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_(3)N_(3)H_(6)…CO复合物中弱相互作用竞争的理论研究
2
作者 奥美珍 闫苗 +1 位作者 马媛媛 石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70-877,共8页
本文在MP2/aug-cc-pVTZ水平下对一氧化碳(CO)和环硼氮烷(B_(3)N_(3)H_(6))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得到6种稳定的B_(3)N_(3)H_(6)…CO复合物结构。B_(3)N_(3)H_(6)…CO复合物中存在N—H…C/O氢键以及π…π、lp…π相互作用,其中... 本文在MP2/aug-cc-pVTZ水平下对一氧化碳(CO)和环硼氮烷(B_(3)N_(3)H_(6))之间的弱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得到6种稳定的B_(3)N_(3)H_(6)…CO复合物结构。B_(3)N_(3)H_(6)…CO复合物中存在N—H…C/O氢键以及π…π、lp…π相互作用,其中含N—H…C氢键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ΔE)最大,为-1.42 kcal·mol^(-1)。系统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π…π相互作用和N—H…C/O氢键可以成功地与lp…π相互作用竞争。取代基效应结果显示,B3N3X3H3(X=-NH2)…CO、B_(3)N_(3)H_(6)…CO、B3N3X3H3(X=-F)…CO中π…π相互作用的ΔE依次减小,分别为-1.84、-1.29和-1.17 kcal·mol^(-1)。AIM分析揭示了B_(3)N_(3)H_(6)…CO复合物中lp…π、π…π相互作用以及N—H…C/O氢键的本质。SAPT能量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含N—H…C/O氢键的复合物I和IV中静电作用和色散作用对结构的稳定同样重要,而色散作用对含π…π和lp(O/C)…π相互作用的复合物II、III和V、VI的结构稳定起主要作用。该研究为认识生物分子中杂环芳香环与羰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硼氮烷 一氧化碳 分子间相互作用 竞争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