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态系统与泥砂调节工程的关系
1
作者 太田猛彦 李自刚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9年第1期54-57,共4页
经多年治理,日本的砂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日本泥砂灾害的破坏力大大超过生物措施的防御能力。因此,在日本的破防事业中兴建了大量堤坝、护坦、护坡、护岸工程。这些工程措施虽有效地遏制了泥砂灾害的发生,但同时也对生态系统... 经多年治理,日本的砂防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日本泥砂灾害的破坏力大大超过生物措施的防御能力。因此,在日本的破防事业中兴建了大量堤坝、护坦、护坡、护岸工程。这些工程措施虽有效地遏制了泥砂灾害的发生,但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Q如阻断鱼类洄游路线,消除了水生昆虫或鱼类生活必需的浅滩和深渊组合成的河床结构,破坏了这些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使某些生物群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减少了生物多样性。为保护生态系统,在实施工程措施时,应同时考虑尽可能保持生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砂灾害 生态系统 防治 生态平衡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溪流生态沙防学 被引量:1
2
作者 太田猛彦 高桥刚一郎 李自刚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0年第1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溪流生态渗防学》 书评 溪流生态 涉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坡面雨水径流的机理
3
作者 太田猛彦 郭百平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4年第2期42-46,共5页
作为由森林覆盖的陡坡坡面构成的小流域的实际雨水径流机理,以往的可变产流源面积概念只重视地表径流的发生。本文提出了取代上述方法的叫作可变产流源体积概念的雨水径流概念模型。这一概念模型重视在“水文学的基础”上发生的饱和侧... 作为由森林覆盖的陡坡坡面构成的小流域的实际雨水径流机理,以往的可变产流源面积概念只重视地表径流的发生。本文提出了取代上述方法的叫作可变产流源体积概念的雨水径流概念模型。这一概念模型重视在“水文学的基础”上发生的饱和侧向径流的作用,同时认为发生区降雨的扩大、缩小控制着径流量。在新第3纪丘陵山地山坡坡面小流域,布设多个水位观测井,测定了降雨中该饱和带的体积,分析了与对应的流域径流量的关系,结果证明该概念模型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 坡面 雨水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陡坡地上的雨水径流原理
4
作者 太田猛彦 郭百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1993年第4期38-40,共3页
1、前言。产流面积概念模型原来是针对丘陵缓坡山地小流域提出的,这一概念模型着眼于流域内地表径流的产流区,重视直接降雨对径流的影响,认为产流面积随降雨的强弱左右着流域径流量。但是产流面积和径流量的对应关系并不明确。因此,笔... 1、前言。产流面积概念模型原来是针对丘陵缓坡山地小流域提出的,这一概念模型着眼于流域内地表径流的产流区,重视直接降雨对径流的影响,认为产流面积随降雨的强弱左右着流域径流量。但是产流面积和径流量的对应关系并不明确。因此,笔者通过对新第三纪山地观测的降雨径流资料的分析,注意到土层中比较快的饱和侧向径流直接影响坡面上的雨水径流,认为“水文学基底”上饱和层的扩大、缩小支配雨水径流量。从而提出了产流体积概念,作为表示森林覆盖的陡坡地雨水径流原理的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陡坡地 雨水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回转圆筒水路测定固液合流体间隙水压分布
5
作者 堀田纪文 宫本邦明 +2 位作者 铃木雅一 太田猛彦 李晓华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1999年第4期38-41,共4页
对层流状态的高浓度泥沙混合流体的间隙水压的分布,用闭合水路回转圆筒实验装置进行测定得知:间隙水压来源于且高于静水压。引起间隙水压上升的主要因素除雷诺应力外,混合流体内部粒子相与流体相的流线不同造成间隙水压上升,其中砂... 对层流状态的高浓度泥沙混合流体的间隙水压的分布,用闭合水路回转圆筒实验装置进行测定得知:间隙水压来源于且高于静水压。引起间隙水压上升的主要因素除雷诺应力外,混合流体内部粒子相与流体相的流线不同造成间隙水压上升,其中砂砾的粒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混合流 间隙水压 回转圆筒 日本 闭合水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制土壤水分的新型简易剪切机开发试验
6
作者 李昶雨 执印康裕 +4 位作者 铃木雅一 太田猛彦 郭仕唐 郝明德 尚克 《水土保持科技情报》 2000年第4期21-24,共4页
研究坡面崩塌,首先要研究土壤强度,常规采用单面剪切试验,因其不能反映γ-τ关系,而开展此项研究。简易剪切机以常规试验理论为依据,侧重了饱和、不饱和的水分条件、试材的不均一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可测土壤强度、土体... 研究坡面崩塌,首先要研究土壤强度,常规采用单面剪切试验,因其不能反映γ-τ关系,而开展此项研究。简易剪切机以常规试验理论为依据,侧重了饱和、不饱和的水分条件、试材的不均一性等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不仅可测土壤强度、土体变形过程,且具有再现性。ε-tan,γ-τ相关性强。揭示了吸力Ψ对τ、C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破坏时,且影响整个变形过程。在剪切变形 5%内,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坡面 表层崩塌 土体强度 土壤水分 单面剪切试验 剪切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