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胰腺炎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并存一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夏虎平 杨锐锋 +2 位作者 刘军 葛永军 程国杰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9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胰腺炎 胆囊炎 急性结石性 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一例报告 被引量:1
2
作者 夏虎平 郭小春 张文灵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9期45-46,共2页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病例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下腹疼痛2天就诊。腹部B超检查见阑尾区有一10 cm×9 cm×8 cm大小囊性肿块,诊断为化脓性阑... 目的:探讨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例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病例资料。结果:本例因右下腹疼痛2天就诊。腹部B超检查见阑尾区有一10 cm×9 cm×8 cm大小囊性肿块,诊断为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急诊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淡红色血性液体400 mL,右下腹距回盲瓣30cm处回肠系膜侧有一10 cm×9 cm×8 cm大小的囊性肿物,质软,与大网膜粘连,切除肿物及部分小肠,行回肠端端吻合。术后病理诊断: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结论:小肠间质瘤伴囊性变诊断应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消化道钡剂造影、B超及CT等检查,以及术中、术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综合判断,手术是其唯一可治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瘤 小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外痔并高位直肠隐性脓肿一例
3
作者 夏虎平 卢建峰 +3 位作者 王莉 梁凯渤 曹敏 何慧 《临床误诊误治》 2011年第S1期59-59,共1页
1病例资料男,20岁。因肛旁肿物红、肿、热、痛,发热8 d,加重1 d来我院就诊。8 d前出现肛旁肿物且不能还纳,在外院诊断为混合痔嵌顿,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药不详)8 d,效果欠佳。肿块红、肿、热、痛加剧,行走困难,畏寒,病情加重急来到我... 1病例资料男,20岁。因肛旁肿物红、肿、热、痛,发热8 d,加重1 d来我院就诊。8 d前出现肛旁肿物且不能还纳,在外院诊断为混合痔嵌顿,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用药不详)8 d,效果欠佳。肿块红、肿、热、痛加剧,行走困难,畏寒,病情加重急来到我院就诊,门诊以炎性外痔并嵌顿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疾病 脓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解决对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珠劳 夏虎平 王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4期133-134,共2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工作,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000份和门诊处方3000份进行... 目的: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院各临床科室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更好地开展临床用药指导工作,提高我院临床医师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病历2000份和门诊处方3000份进行用药情况分析,将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处理。结果:在本次抽查中,我院不合理用药医嘱213份,占所抽查病历的10.65%;不合理用药处方535份,占所抽查处方的15.51%。不合理用药情况达所抽查用药患者总数的14.96%。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反映为滥用抗生素,占不合理用药情况的25.82%;滥用激素占16.51%;配伍不合理占13.52%;用法不合理占15.47%;选药不合理占11.71%;其他占16.97%。另外,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跟住院医嘱相比,情况较为严重,可能跟门诊量较大、患者就诊时间较为仓促等因素有关。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我院采取各种措施加强了药物的监管力度,目前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结论:我院不合理用药情况目前形势仍较为严峻。因而,通过不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加强了药物的监管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能力,对提高基层单位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用药 用药情况分析 解决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炎性假瘤误诊为肝癌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江伟 夏虎平 《临床误诊误治》 2002年第5期353-353,共1页
关键词 鉴别诊断 病例报告 肝脏炎性假瘤 误诊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小细胞癌一例漏诊分析
6
作者 夏虎平 宋蕊 +2 位作者 赵忠林 何萌明 葛永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08年第8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胆囊癌 胆结石 漏诊 小细胞癌 胆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圈套扎与痣动脉结扎用于Ⅱ~Ⅲ度内痔的疗效及远期复发风险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叶婷 张管平 夏虎平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探究胶圈套扎(RPH)与痔动脉结扎(HAL)在用于Ⅱ~Ⅲ度内痔的疗效及远期复发风险的差异。方法将88例Ⅱ~Ⅲ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RPH组43例和HAL组45例,分别采用HAL和RPH治疗。术前及术后1、7、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 目的探究胶圈套扎(RPH)与痔动脉结扎(HAL)在用于Ⅱ~Ⅲ度内痔的疗效及远期复发风险的差异。方法将88例Ⅱ~Ⅲ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RPH组43例和HAL组45例,分别采用HAL和RPH治疗。术前及术后1、7、30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1 d、30 d、6个月、12个月,使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生活质量;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远期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均低于术前(P均<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EQ-5D评分均高于术前,其中RPH组术后1 d的EQ-5D评分高于HAL组,术后6、12个月的EQ-5D评分低于HAL组(P均<0.05)。RPH组和HAL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98%和8.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PH组和HAL组术后6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27.91%和11.11%,12个月后复发率分别为46.51%和26.67%,HAL组的复发风险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HAL和RPH治疗Ⅱ~Ⅲ度痔的疗效和安全性相似,但HAL的远期复发风险较低,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痔 胶圈套扎 痔动脉结扎 生活质量 复发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