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谨防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 被引量:46
1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1-53,共3页
重点阐述了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致癌机理及其生产中控制 ,为酿酒业 (尤其是黄酒工业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黄酒 氨基甲酸乙酯 危害 形成 致癌机理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醪液酸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3-37,共5页
黄酒醪液酸败是黄酒业面临的头等难题。文中利用单一因素分析法和正交因素分析法研究了醪液酸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综合分析 ,确定黄酒安全生产的最优工艺条件是 :浸米72h ,蒸饭 2 5~ 3 0min ,接种麦曲 1 3 %,酒母 7%,主发酵 2 8~... 黄酒醪液酸败是黄酒业面临的头等难题。文中利用单一因素分析法和正交因素分析法研究了醪液酸败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综合分析 ,确定黄酒安全生产的最优工艺条件是 :浸米72h ,蒸饭 2 5~ 3 0min ,接种麦曲 1 3 %,酒母 7%,主发酵 2 8~ 3 0℃ ,后发酵 8~ 1 5℃。既保证了黄酒的质量和产量 ,又能防止黄酒醪液酸败。在试验中发现 ,品温和通风供氧条件的控制是决定黄酒发酵成败的关键因素 ,原料的选择及蒸饭成熟度也是不可忽视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醪液 酸败 糖化曲 酒母 温度 控制方法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用生淀粉糖化酶产生菌的选育及酶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1 位作者 丁秀芹 汪志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9-193,共5页
以生甘薯淀粉为唯一碳源,从霉腐甘薯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生淀粉糖化酶(RSGA)活力高、复合酶系协同作用强的菌株SP7。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黑曲霉。SP7经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获得优良突变株SP7-2。SP7-2固体发酵产RSGA活力为3446U/g,生... 以生甘薯淀粉为唯一碳源,从霉腐甘薯中分离纯化出一株产生淀粉糖化酶(RSGA)活力高、复合酶系协同作用强的菌株SP7。经形态学初步鉴定为黑曲霉。SP7经紫外线与氯化锂复合诱变,获得优良突变株SP7-2。SP7-2固体发酵产RSGA活力为3446U/g,生料酿酒酒精度为12.5%。分析初步提纯酶的性质得出:SP7-2所产RSGA对各类大、小生淀粉均有较强的水解能力,水解产物只有葡萄糖,其底物专一性顺序为玉米淀粉>甘薯淀粉>马铃薯淀粉>大米淀粉>木薯淀粉>小麦淀粉。以生甘薯淀粉为底物,最适酶解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4.0,60℃保温1h残余酶活低于5%,pH3.5时酶活力是其最适pH值条件下的90%以上,且pH3.5时室温放置1h仍保留90%以上酶活力,表明该酶有一定的热敏感性和很好的耐酸性,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淀粉糖化酶 黑曲霉 选育 生料酿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受性黄酒酵母YS6.2.5的选育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1 位作者 汪志君 路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28-232,共5页
黄酒酵母的耐受性对黄酒酿造至关重要。对原始菌株YS分别采用乙醇-热冲击法、细胞紫外诱变法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法,结合高温驯育进行选育,筛选到一株在38℃能正常生长发酵的黄酒酵母突变株YS6.2.5。YS6.2.5体积小,近似圆形,产香好,产酸... 黄酒酵母的耐受性对黄酒酿造至关重要。对原始菌株YS分别采用乙醇-热冲击法、细胞紫外诱变法和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法,结合高温驯育进行选育,筛选到一株在38℃能正常生长发酵的黄酒酵母突变株YS6.2.5。YS6.2.5体积小,近似圆形,产香好,产酸少,30℃时产酒精能力、酒精耐性、高糖耐性分别为9.0%、19%、30°Bx,38℃时相应指标分别为6.5%、20%、28°Bx。酿酒实验表明,其生理耐性强,酿酒性能好,遗传性状稳定,具有较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酵母 耐受性 诱变育种 热效应 原生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黄酒的研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夏艳秋 汪志君 +1 位作者 朱强 高文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106,共4页
以糯米为原料,红曲与酒药为糖化发酵剂发酵生产功能性红曲保健黄酒。试验结果表明,红曲保健黄酒最佳生产工艺为:红曲质量分数7.0%,酒药质量分数0.8%,投料品温32℃,发酵温度28℃,发酵周期10d,80℃灭菌10min。成品酒呈宝石红色泽,醇厚爽口。
关键词 红曲 酒药 黄酒 发酵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爽型黄酒酿造米的选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81-84,共4页
探索稻米对清爽型黄酒发酵的影响规律,确定清爽型黄酒酿造米的适宜品种。试验分析比较了7种不同品种稻米的酿酒试验、酿造性能、理化指标、发酵动态及成品清爽型干黄酒理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品种3适宜酿制清爽型干黄酒;稻米淀粉质(即支... 探索稻米对清爽型黄酒发酵的影响规律,确定清爽型黄酒酿造米的适宜品种。试验分析比较了7种不同品种稻米的酿酒试验、酿造性能、理化指标、发酵动态及成品清爽型干黄酒理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品种3适宜酿制清爽型干黄酒;稻米淀粉质(即支/直比)对清爽型干黄酒发酵影响较大,即淀粉支/直比较低的稻米适宜酿制清爽型干黄酒,为清爽型黄酒优质原料的选用及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爽型 干黄酒 稻米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对黄酒酵母菌607生长和发酵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酿酒科技》 2004年第1期28-30,共3页
添加植酸于黄酒酵母生长发酵基质中,研究植酸对黄酒酵母生长和发酵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最适植酸添加浓度为0.10%,至主发酵结束,酒精度最大可提高13.16%;(2)植酸能促进黄酒酵母细胞增殖,使酵母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提高出芽率,降低死... 添加植酸于黄酒酵母生长发酵基质中,研究植酸对黄酒酵母生长和发酵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最适植酸添加浓度为0.10%,至主发酵结束,酒精度最大可提高13.16%;(2)植酸能促进黄酒酵母细胞增殖,使酵母提前进入对数生长期,提高出芽率,降低死亡率,并表现出较好的同步性,从而加快发酵速度;(3)植酸使黄酒酵母的耐酒精度从16%提高到20%;(4)黄酒醪中添加植酸,发酵周期缩短且各项理化指标均有较大改善,从而提高了黄酒产量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黄酒 酵母菌607 菌株生长 发酵性能 促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保健黄酒的研制 被引量:4
8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葛丽华 《酿酒科技》 2010年第12期55-57,共3页
以麦曲和黄酒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番茄浆与糯米共酵酿造番茄保健黄酒。结果表明,番茄保健黄酒最佳生产工艺为:接种酵母浓度6.0×107个/mL,番茄浆添加量30%,番茄浆添加时间主酵期,发酵温度22℃,发酵周期15 d。成品酒橙黄色,清醇... 以麦曲和黄酒活性干酵母为糖化发酵剂,番茄浆与糯米共酵酿造番茄保健黄酒。结果表明,番茄保健黄酒最佳生产工艺为:接种酵母浓度6.0×107个/mL,番茄浆添加量30%,番茄浆添加时间主酵期,发酵温度22℃,发酵周期15 d。成品酒橙黄色,清醇爽适,是一种集营养和保健的功能性酒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酒 番茄 发酵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夏艳秋 鲁桂英 +2 位作者 张红英 罗艳芳 李琼华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10期139-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2016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将2016年1月—6月...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预防ICU机械通气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12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ICU收治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于2016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将2016年1月—6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200例设为干预组。观察2组DVT发生情况,评估圈成员活动前后护理综合素质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DVT发生率3.0%(6/200),低于对照组的12.5%(2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QCC活动后护理人员问题解决能力、责任心、团队意识、工作积极性和沟通协调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QCC活动能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护理成员综合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机械通气 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枣杞黄酒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X期111-113,共3页
探索红枣和枸杞对黄酒发酵的影响,研究了枣杞黄酒的酿制工艺,该文通过实验枣杞的加工处理方式、添加量和添加时间,确定酿制枣杞黄酒的较佳工艺,即前酵期加入烘烤的枣杞,且米枣杞的比例为100∶5∶1,制得产品色香味格俱全。
关键词 红枣 枸杞 黄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对黄曲霉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酿酒科技》 2003年第6期33-34,37,共3页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植酸于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02-6-58培养基中,于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添加方式测定黄曲霉菌糖化酶活力,研究植酸对黄曲霉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植酸后其糖化酶活力均有很大提高。其最佳作用浓度...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植酸于黄曲霉菌(Aspergillusflavus)02-6-58培养基中,于不同生长时间、不同添加方式测定黄曲霉菌糖化酶活力,研究植酸对黄曲霉菌糖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加入植酸后其糖化酶活力均有很大提高。其最佳作用浓度范围是0.20%~0.25%,最大可提高44.32%;(2)在黄曲霉菌生长麸曲中添加植酸比在连续培养3代的斜面培养基中加入植酸糖化酶活力提高幅度更大;(3)比较黄曲霉菌生长曲线及产酶曲线,加入植酸后,其对数生长期提前3~4h,平衡期延长,从而提前进入产酶高峰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黄曲霉菌 糖化酶活力 酿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黄曲霉菌YA4.9制曲工艺优化
12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汪志君 《酿酒科技》 2011年第2期47-50,共4页
YA4.9制曲最适条件为:麸皮为基质,料水配比1∶1,追加NaNO3 1.5%(种曲(NH4)2SO4 1%),复配KH2PO40.05%,MgSO4 0.03%,初始pH4.0~4.5,阶段式变温培养32 h(种曲4~5 d)。上述条件下YA4.9菌株5 kg制曲糖化酶活力为38.335×103 U/g曲。
关键词 黄酒 制曲 糖化酶活力 曲酸度 阶段式变温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花浸膏关键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娟 李娟 +4 位作者 夏艳秋 黄明泉 张璟琳 孙宝国 张玉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161,共7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olvent-assisted evaporative extraction,SAF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酒花浸膏中的香气成分,同时采用... 采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与溶剂辅助蒸发萃取(solvent-assisted evaporative extraction,SAF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技术分析酒花浸膏中的香气成分,同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仪(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ry,GC-O)结合香气提取稀释分析(aroma extraction dilution analysis,AEDA)方法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最终确定酒花浸膏的关键性香气成分。结果显示,采用2种萃取方法结合GC-MS在酒花浸膏中共鉴定出111种香气成分;经GC-O分析共鉴定出27种香气活性化合物,其中异丁酸乙酯、丁二酸二乙酯、2-甲基丁酸含量最高,结合风味稀释因子和OAV分析共同确认酒花浸膏的关键香气成分为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异己酸乙酯、辛酸乙酯、癸酸乙酯等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花浸膏 溶剂辅助蒸发萃取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气相色谱-嗅闻仪 关键性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中药对灵芝生长与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朱强 夏艳秋 +1 位作者 汪志君 杨从发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3-165,共3页
通过在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甘草、山茱萸、黄芪、黄岑4种中药,研究其对灵芝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中药对灵芝生长与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甘草和山茱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黄芪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黄岑... 通过在灵芝液体发酵培养基中分别添加甘草、山茱萸、黄芪、黄岑4种中药,研究其对灵芝生长与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中药对灵芝生长与发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甘草和山茱萸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黄芪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黄岑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除黄岑外,灵芝生物量及各代谢产物量达到最大值时其余3种中药的添加量范围均在4 g/L^8 g/L,其中,甘草更利于促进灵芝酸(尤其是胞外灵芝酸)的合成,山茱萸不仅能促进灵芝快速生长,而且更利于促进灵芝多糖(尤其是胞外灵芝多糖)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灵芝多糖 灵芝酸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营养成分分析与加工品质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31
15
作者 张素华 夏艳秋 朱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6-18,共3页
分析研究了芦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总酸、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等,并分段、分品种、分去皮笋及笋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芦笋的营养成分高于白芦笋;笋皮中的活性营养成分近于去皮笋,有的甚至更高,针对芦笋中含有的苦味物质,研究了几... 分析研究了芦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总酸、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等,并分段、分品种、分去皮笋及笋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芦笋的营养成分高于白芦笋;笋皮中的活性营养成分近于去皮笋,有的甚至更高,针对芦笋中含有的苦味物质,研究了几种脱苦方法,效果较好,并在此基础上加工复合饮料,对其中的提汁、热烫、脱苦等因素也进行了适当的处理。实验表明,掩埋法脱苦既保留了营养价值,也提高了产品风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营养成分分析 加工品质 复合饮料 生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黄抗体分离、提取和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6
作者 甄宇红 徐永平 +2 位作者 夏艳秋 李淑英 单保党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8期8-10,共3页
卵黄抗体即卵黄免疫球蛋白(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鸡卵黄抗体.母鸡接受免疫后,在卵黄成熟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选择性地转移到卵黄中形成IgY.IgY是一种7 S免疫球蛋白,分子量180 kD,由两条重链(分子量67~70... 卵黄抗体即卵黄免疫球蛋白(Egg Yolk Immunoglobulin,IgY),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鸡卵黄抗体.母鸡接受免疫后,在卵黄成熟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选择性地转移到卵黄中形成IgY.IgY是一种7 S免疫球蛋白,分子量180 kD,由两条重链(分子量67~70 kD)和两条轻链(分子量22~30 kD)组成,等电点接近5.2.IgY的结构虽与IgG相似,但其Fc段氨基酸组成与IgG相差很大,不结合类风湿因子,不与蛋白A、G以及哺乳动物Fc受体和补体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抗体 分离 提取 纯化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值海藻浒苔乙醇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夏艳秋 朱强 +1 位作者 李伟伟 尹凤鸣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5-98,共4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采用硫酸水解法,以酸解液中还原糖产率为检测指标,考察适宜的浒苔酸解条件;之后采用浒苔酸解液直接发酵法,以发酵液中乙醇产率为检测指标,研究浒苔酸解液乙醇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浒苔酸解条件为:浒苔悬... 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采用硫酸水解法,以酸解液中还原糖产率为检测指标,考察适宜的浒苔酸解条件;之后采用浒苔酸解液直接发酵法,以发酵液中乙醇产率为检测指标,研究浒苔酸解液乙醇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浒苔酸解条件为:浒苔悬液质量浓度40 g/L、硫酸体积分数4%、80℃酸解2 h。在此条件下,还原糖产率最高可达40.05%。优化的浒苔酸解液乙醇发酵条件为:酿酒高活性干酵母、接种量10%、初始pH6.0、30℃发酵48 h。在此条件下,乙醇产率最高可达16.46%。结果为浒苔生物质燃料乙醇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与试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浒苔 酸解液 乙醇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黄酒酿造采用糖化发酵剂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汪志君 夏艳秋 朱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3,共3页
黄酒生产旨在提高成品的产量和质量,改善风味。该文通过论述糖化发酵剂与成品黄酒品质的关系以及新工艺黄酒质量改善的措施,提出了黄酒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黄酒 糖化 发酵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酒除浊剂的筛选及除浊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强 夏艳秋 陈静 《酿酒》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3-94,共2页
试验了几种澄清剂在黄酒除浊中的应用 ,筛选出植酸作为最佳除浊剂。其最佳除浊条件是 :植酸浓度0 .0 4 % ,处理时间 2 4小时 (常温 ) ,除浊过滤后的黄酒澄清透明 ,色香味均优于对照 。
关键词 黄酒 除浊剂 筛选 除浊条件 植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酸对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糖化力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汪志君 夏艳秋 +1 位作者 方维明 朱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16,共3页
该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植酸于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培养基中,用不同添加方式,于不同生长时刻测定黄曲霉菌糖化力,研究植酸对黄曲霉菌糖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植酸后黄曲霉菌糖化力均有很大提高,可为工业生产带来可观的经济效... 该文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植酸于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培养基中,用不同添加方式,于不同生长时刻测定黄曲霉菌糖化力,研究植酸对黄曲霉菌糖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植酸后黄曲霉菌糖化力均有很大提高,可为工业生产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植酸最佳作用浓度范围是0.20%~0.25%,发酵24h糖化力最大可提高44.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酸 黄曲霉菌 糖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