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上海冲填土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1
作者
夏沪彬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7期109-114,共6页
以上海沿海的南汇新城镇区域21个点所采集土壤样品为基础,研究该区域表层(0.5m)、下层(3.0m)、深层(6.0m)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Cu、Hg、Ni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指数P_(i)为As>Ni>Cu≥Cd>Hg,...
以上海沿海的南汇新城镇区域21个点所采集土壤样品为基础,研究该区域表层(0.5m)、下层(3.0m)、深层(6.0m)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Cu、Hg、Ni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指数P_(i)为As>Ni>Cu≥Cd>Hg,重金属As、Cd、Ni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存在下层_(Pi)>上层_(Pi)>深层_(Pi),下层_(PN)>上层_(PN)>深层_(PN)。As、Cd、Ni存在致癌和非致癌风险,Cu、Hg存在非致癌风险、不存在致癌风险。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均为As>Ni>Cd,儿童非致癌风险为As>Ni>Cu>Hg>Cd,成人非致癌风险为As>Ni>Cd>Cu>Hg。针对沿海冲填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情况及风险评价的研究,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填土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溴双酚A对人体正常肝细胞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晓丽
张运超
+2 位作者
夏沪彬
陈超
刘勇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在含TBBPA用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造成持久性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探明TBBP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取人体正...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在含TBBPA用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造成持久性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探明TBBP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作为模型,通过分析暴露后细胞形态、存活率、胞内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变化。结果表明,TBBPA暴露导致L0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彗星实验拖尾现象明显增强;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L02细胞胞内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比值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40μmol·L^(-1)暴露条件下胞内ROS含量升高3.1倍;20μmol·L^(-1)和40μmol·L^(-1)暴露条件下,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3.2倍和4.8倍。推测TBBPA暴露对L02细胞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为,暴露引起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ROS升高再引起DNA损伤程度增强,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加。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评估TBBPA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BPA
L0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对L-02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机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夏沪彬
陈超
+5 位作者
李辉
张运超
王平
庄金龙
安澈
鲁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271,共10页
在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甚至人体中都检测到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的存在,为探究TDCPP对人体健康的毒性作用,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在体外暴露条件下TD...
在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甚至人体中都检测到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的存在,为探究TDCPP对人体健康的毒性作用,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在体外暴露条件下TDCPP对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凋亡、氧化应激以及p53通路相关基因方面的影响。MTT结果显示,24 h、48 h、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6.56μmol·L^(-1)、81.89μmol·L^(-1)、65.11μmol·L^(-1)。TDCPP暴露24 h条件下,随着TDCPP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也逐渐增加,100μmol·L^(-1)浓度条件下凋亡高达25.58%±1.61%,ROS水平是对照组的2.07±0.07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在TDCPP刺激下,Bax、caspase-3、caspase-9、p53和Apaf-1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相对表达量减少。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Bax/Bcl-2和caspase-3均随浓度增加而递增。本研究为综合评估TDCPP的生物和环境健康毒理效应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DCPP
人体正常肝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海冲填土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1
作者
夏沪彬
机构
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17期109-114,共6页
基金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小巨人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20HX014700)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重点科研项目课题计划(项目编号:24YJKF-26)。
文摘
以上海沿海的南汇新城镇区域21个点所采集土壤样品为基础,研究该区域表层(0.5m)、下层(3.0m)、深层(6.0m)土壤中5种重金属As、Cd、Cu、Hg、Ni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进行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污染指数P_(i)为As>Ni>Cu≥Cd>Hg,重金属As、Cd、Ni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存在下层_(Pi)>上层_(Pi)>深层_(Pi),下层_(PN)>上层_(PN)>深层_(PN)。As、Cd、Ni存在致癌和非致癌风险,Cu、Hg存在非致癌风险、不存在致癌风险。儿童和成人致癌风险均为As>Ni>Cd,儿童非致癌风险为As>Ni>Cu>Hg>Cd,成人非致癌风险为As>Ni>Cd>Cu>Hg。针对沿海冲填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物空间分布情况及风险评价的研究,为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和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冲填土
重金属
空间分布
风险评估
分类号
S1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溴双酚A对人体正常肝细胞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
4
2
作者
王晓丽
张运超
夏沪彬
陈超
刘勇弟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5-253,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2062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ECRA2016OFP19)
+1 种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77377,51578240)
上海市学术/技术研究带头人项目(18XD1424100)。
文摘
四溴双酚A(TBBPA)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一种溴系阻燃剂,在含TBBPA用品的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置过程中,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环境介质,造成持久性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为探明TBBPA对人体健康的潜在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作为模型,通过分析暴露后细胞形态、存活率、胞内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等变化。结果表明,TBBPA暴露导致L02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彗星实验拖尾现象明显增强;随着暴露浓度的升高,L02细胞胞内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氧化型谷胱甘肽/还原型谷胱甘肽(GSSG/GSH)比值均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40μmol·L^(-1)暴露条件下胞内ROS含量升高3.1倍;20μmol·L^(-1)和40μmol·L^(-1)暴露条件下,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3.2倍和4.8倍。推测TBBPA暴露对L02细胞的毒性效应作用机制为,暴露引起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升高,ROS升高再引起DNA损伤程度增强,最终导致细胞凋亡率增加。上述研究结果将为评估TBBPA的毒性效应和健康风险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TBBPA
L02细胞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Keywords
TBBPA
human normal hepatocytes
oxidative stress
apoptosis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对L-02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机制
被引量:
1
3
作者
夏沪彬
陈超
李辉
张运超
王平
庄金龙
安澈
鲁军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出处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2-271,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2062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SKLECRA2016OFP19)
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文摘
在各类环境介质及生物体甚至人体中都检测到有机磷阻燃剂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tris(1,3-dichloro-2-propyl)phosphate,TDCPP)的存在,为探究TDCPP对人体健康的毒性作用,选取人体正常肝细胞L-02细胞作为模型,考察在体外暴露条件下TDCPP对L-02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凋亡、氧化应激以及p53通路相关基因方面的影响。MTT结果显示,24 h、48 h、72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6.56μmol·L^(-1)、81.89μmol·L^(-1)、65.11μmol·L^(-1)。TDCPP暴露24 h条件下,随着TDCPP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凋亡率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也逐渐增加,100μmol·L^(-1)浓度条件下凋亡高达25.58%±1.61%,ROS水平是对照组的2.07±0.07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线粒体凋亡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在TDCPP刺激下,Bax、caspase-3、caspase-9、p53和Apaf-1相对表达量增加,Bcl-2相对表达量减少。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发现Bax/Bcl-2和caspase-3均随浓度增加而递增。本研究为综合评估TDCPP的生物和环境健康毒理效应提供了实验数据及理论支持。
关键词
TDCPP
人体正常肝细胞
氧化应激
凋亡
Keywords
TDCPP
human normal hepatocytes
oxidative stress
apoptosis
分类号
X17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上海冲填土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
夏沪彬
《农业与技术》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四溴双酚A对人体正常肝细胞毒性效应及作用机制
王晓丽
张运超
夏沪彬
陈超
刘勇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磷酸三(1,3-二氯-2-丙基)酯对L-02肝细胞氧化应激及凋亡损伤机制
夏沪彬
陈超
李辉
张运超
王平
庄金龙
安澈
鲁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