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
作者 夏汇 梁涛 +2 位作者 苏丹 王祥瑞 杨隆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探究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28例,男132例,女96例,年龄65~8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 目的探究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228例,男132例,女96例,年龄65~84岁,BMI 18.5~30.0 kg/m^(2),ASAⅡ或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艾司氯胺酮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14例。E组在切皮前5 min给予艾司氯胺酮0.4 mg/kg,然后予以艾司氯胺酮0.4 mg·kg^(-1)·h^(-1)持续输注直至切口缝合完毕前5 min。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术后1、2和3 d的15项恢复质量(QoR-15)评分。记录术中输注瑞芬太尼用量和术后补救镇痛例数,术后2 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术后1、6 h、1、2和3 d的VAS疼痛评分。记录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谵妄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E组术后1、2和3 d的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但差异未达到最小临床意义差值,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 d PSQI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 h和术后1 d 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能够改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恢复质量,但改善幅度不足以达到患者可感知的水平,因此该方案的临床价值仍需进一步验证。此外,术中持续输注艾司氯胺酮改善了术后睡眠质量,有助于围术期疼痛管理,且没有增加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麻醉维持 艾司氯胺酮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