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知识观中的问题及其重建 被引量:7
1
作者 夏永庚 童强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7-9,12,共4页
在多数教师的观念中,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具有确定性,属于客观的真理。这种真理性的知识观对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行为的选择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改进教师的课程观与教学行为,必须从知识的本质... 在多数教师的观念中,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具有确定性,属于客观的真理。这种真理性的知识观对教师的课程观和教学行为的选择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要改进教师的课程观与教学行为,必须从知识的本质观、价值观和获得观三个纬度对知识观进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知识观 本质观 价值观 获得观 课程观 教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师的“教育学意识”及其生成——兼议师范生的培养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永庚 王胜国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2-25,共4页
教育学意识是指教育工作者基于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发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的敏感性以及研究问题的自觉性。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伦理关怀、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和研究教育问题的自觉性。教育学意识的生成主要通过理论的学习与思考、... 教育学意识是指教育工作者基于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发现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的敏感性以及研究问题的自觉性。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伦理关怀、对教育问题的敏感性和研究教育问题的自觉性。教育学意识的生成主要通过理论的学习与思考、教育教学实践两个方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意识 师范生 伦理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教学生成:海德格尔“建构生成”的视角 被引量:1
3
作者 夏永庚 崔波 《当代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21,共3页
海德格尔认为,任何存在者都不是现成的,都是在一种相互引发、相互作用的行为过程中发生和成为自己的。根据这一思想,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学习对象以及教学过程本身都是处在不断的相互作用及建构生成之中,从而说明教学本身就应该是生成式。
关键词 海德格尔 建构生成 教学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课程生成:符号互动论的视角 被引量:4
4
作者 夏永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3-26,共4页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一个符号互动的过程。而符号具有普遍性、社会建构性和灵活多变性的特征。符号的普遍性特征保证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与生成之中;而符号的社会建构性和灵活多变性则使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变化之中,这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是一个符号互动的过程。而符号具有普遍性、社会建构性和灵活多变性的特征。符号的普遍性特征保证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与生成之中;而符号的社会建构性和灵活多变性则使教学过程处于一种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促成了新的课程意义生成的"突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符号互动论 课程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哲学研究论纲 被引量:2
5
作者 夏永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6-19,43,共5页
课程哲学不是对课程实践进行现实性的描述和技巧上的解答,而是从哲学的视域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智慧。其研究主题包括课程本体论、课程认识论、课程价值论、课程伦理学、课程美学五个领域。主要的研... 课程哲学不是对课程实践进行现实性的描述和技巧上的解答,而是从哲学的视域对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合理性进行质疑、反思、批判与超越的智慧。其研究主题包括课程本体论、课程认识论、课程价值论、课程伦理学、课程美学五个领域。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思辨法、俗民志研究和文本诠释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哲学 课程本体论 课程认识论 课程价值论 课程伦理学 课程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课程哲学研究三十年:特点、问题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夏永庚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6,共7页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我国课程哲学已经在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学科体系的建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哲学概念使用的望文生义、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片面的问题。为使课程哲学在将来获得进一步完整... 经过三十年的研究和发展,我国课程哲学已经在研究主题的多元化、学科体系的建构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哲学概念使用的望文生义、研究广度和深度不足、研究方法单一片面的问题。为使课程哲学在将来获得进一步完整而深入的发展,需要构建科学的课程哲学学科体系、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课程伦理和课程美学问题的研究、构建合理而适用的方法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哲学 课程哲学研究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爱智者——教育的应然追求
7
作者 王胜国 夏永庚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3年第5期3-6,共4页
2012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 2012年2月,教育部发布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合格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行为的基本规范,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标准。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首先必须明白这一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即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或者是教育要把人培养成什么样的,这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 培养 教师专业标准 中小学教师 应然 智者 教师专业素质 教育教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