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豆矮化突变体df1的候选基因鉴定
1
作者 刘锦宇 吴士浩 +3 位作者 仲威宇 张文韬 朱晓斌 夏正俊 《土壤与作物》 2025年第2期207-216,共10页
植物在外界物理与化学因素的胁迫下会产生基因突变。这种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不但能创造新的遗传变异材料,为植物遗传改良与育种服务,同时也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主栽品种黑河43进行伽玛射线诱变,... 植物在外界物理与化学因素的胁迫下会产生基因突变。这种染色体基因组的变化不但能创造新的遗传变异材料,为植物遗传改良与育种服务,同时也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本研究对我国东北地区的大豆主栽品种黑河43进行伽玛射线诱变,获得极度矮化突变体df1。遗传分析显示,df1突变为隐性单基因遗传。对杂合型衍生的df1突变型与正常野生型进行混池测序后,利用鉴定基因的BVF-IGV流程,确定了位于1号染色体上包含69个基因的大片段缺失是引起df1突变的遗传因子。缺失区域序列开发的分子标记与表型间进行连锁分析及野生型与突变型混池的转录组分析结果,佐证了上述结论。根据本研究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基因表达谱以及公共资源中5000多份品种的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最终确定Glyma.01G066600等26个基因为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通过精细定位克隆df1的功能基因以及明确其调控大豆生长发育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矮化突变 大片段缺失 BVF-IGA 混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枯清防治西瓜枯萎病室内筛选及大田防效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蔼民 夏正俊 +4 位作者 顾本康 肖庆璞 傅正擎 陈秋生 胡春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39-41,共3页
瓜枯清防治西瓜枯萎病室内筛选及大田防效吴蔼民夏正俊顾本康肖庆璞傅正擎陈秋生胡春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溧水县作物栽培站)(江苏泗阳县植保站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而目前推广... 瓜枯清防治西瓜枯萎病室内筛选及大田防效吴蔼民夏正俊顾本康肖庆璞傅正擎陈秋生胡春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南京210014)(江苏溧水县作物栽培站)(江苏泗阳县植保站西瓜枯萎病是西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而目前推广应用的化学药剂防治效果均不理想。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 瓜枯清 药物防治 大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品种抗枯萎病鉴定的病指校正及抗虫棉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吴蔼民 顾本康 +1 位作者 夏正俊 傅正擎 《中国棉花》 1998年第2期16-17,共2页
1995~1997年运用较客观的相对抗性对病指进行校正,以校正病指划分抗病类型,对156份优质抗虫棉品种(系)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为:抗病材料4份,占2.56%;耐病材料23份,占14.74%;感病材料129份,占82... 1995~1997年运用较客观的相对抗性对病指进行校正,以校正病指划分抗病类型,对156份优质抗虫棉品种(系)抗枯萎病性鉴定结果为:抗病材料4份,占2.56%;耐病材料23份,占14.74%;感病材料129份,占82.70%。1995、1996年重复鉴定的11份材料中,除泗棉3号下降为耐病,其余均保持一致,吻合率为90.91%;且11份材料中,有9份年度间差异减小,校正效果达81.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病指 校正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苗保安系列复配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研究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顾本康 夏正俊 +2 位作者 吴蔼民 金中时 王新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2-14,共3页
苗保安系列是一类新型复配杀菌剂。室内平板培养测定,对棉花炭疽病菌的EC50在0.83~0.96之间,共毒系数>1000;对棉花立枯病菌的EC50在1.61~3.59之间,共毒系数在266~324。温室盆钵试验结果,苗... 苗保安系列是一类新型复配杀菌剂。室内平板培养测定,对棉花炭疽病菌的EC50在0.83~0.96之间,共毒系数>1000;对棉花立枯病菌的EC50在1.61~3.59之间,共毒系数在266~324。温室盆钵试验结果,苗保安处理区的健苗数一直维持较高水平,而空白对照区在出苗后死苗数急剧增加。不同试点不同年度的田间防效表明,苗保安的病指防效为69.07%~96.07%,保苗效果为84.94%~100.00%。其中以苗保安Ⅱ号综合性状最佳,超过对照药剂灵福合剂。苗保安系列对生长无不良影响,有轻度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炭疽病 立枯病 杀菌剂 苗保安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豆品种黄金勾伽玛射线突变体库的建立及突变表型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郭宁 郑佳佳 +7 位作者 胡博 顾咏梅 郭若琳 吴红艳 张文静 姚文静 翟红 夏正俊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2期168-176,共9页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是我国及世界人民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具有品种繁多,表型特征差别大,基因组小,繁殖周期短及与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近等特点,是研究豆科植物基因功能的重要遗传资源。为创造丰富的变异资源,对菜豆品种黄金勾种...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 L.)是我国及世界人民重要的食用豆类之一,具有品种繁多,表型特征差别大,基因组小,繁殖周期短及与大豆的亲缘关系较近等特点,是研究豆科植物基因功能的重要遗传资源。为创造丰富的变异资源,对菜豆品种黄金勾种子进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处理剂量为200 Gy,在M_3代观察并统计变异的类型。以百粒重及种子大小(长与宽)为代表,对数量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选取的大粒(菜434)和小粒(菜601)株行与野生型对照相比,所检测的3个性状上的变异系数均显著大于野生型对照。在总计3 500株M_3单株株行中,607株株行在生育期(开花期与成熟期)、叶部性状、株型、育性及种皮颜色等性状上与野生对照相比变异较为明显,其中5.5%的变异株行的变异属于典型的孟德尔显性遗传规律,符合3∶1分离比例,初步确定该类变异由单基因所控制。选取部分重要变异性状株行,进一步在M_4代进行表型观察,验证M_3代性状观察的结果。所获得的具有稳定遗传的材料不仅可直接应用于品种选育,还为克隆引致性状变异的功能基因及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豆 突变体 伽玛射线 黄金勾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microRN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宇鹏 翟红 +1 位作者 吴红艳 夏正俊 《土壤与作物》 2016年第1期48-53,共6页
MicroRNA(miRNA)是长度为20~25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真核细胞内通过定向降解靶基因mRNA、抑制其翻译及转录后水平抑制等方式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鉴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大豆miRNA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 MicroRNA(miRNA)是长度为20~25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真核细胞内通过定向降解靶基因mRNA、抑制其翻译及转录后水平抑制等方式来调控靶基因的表达。鉴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迅猛发展,大豆miRNA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文章简述了大豆miRNA在基因组层面、共生固氮、生长发育及开花和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等生物学过程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大豆 功能 共生固氮 生长发育 开花 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生理与铃病发生关系初探
7
作者 陈春泉 顾本康 +2 位作者 夏正俊 李经仪 顾萍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2-43,共2页
随着棉花生产对产量、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烂铃的防治工作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尽管各地在防治技术的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如铃衣剂。
关键词 棉花 棉铃 生理 铃病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防治棉花烂铃病害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正俊 顾本康 +5 位作者 高宇人 曹以勤 吴春英 曹竞煌 王涤娟 胡学英 《中国棉花》 1997年第7期10-12,共3页
重点比较不同类型杀菌剂防治烂铃病害的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棉铃疫病的室内测定结果。在江苏省多种药剂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铜制剂具有良好的保铃效果和较长的残效期,适宜应用于烂铃病害的防治实践。其中以保4及护铃Ⅰ具有较好的田... 重点比较不同类型杀菌剂防治烂铃病害的效果,明确了不同药剂对棉铃疫病的室内测定结果。在江苏省多种药剂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铜制剂具有良好的保铃效果和较长的残效期,适宜应用于烂铃病害的防治实践。其中以保4及护铃Ⅰ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烂铃 药剂防治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土传病害防治现状(下) 被引量:9
9
作者 Yoshihisa Homma 夏正俊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1-43,共3页
3.土传病害的防治现状 (1)抗病品种和抗病砧根的应用 抗病品种的使用可降低土传病害的暴发,在蔬菜栽培中可用抗病砧木来防治土传病害。在大田作物栽培中,抗小麦土传病毒病、立枯病、条斑病和伏革茵效枯病的品种己经使用。另外,对赤豆褐... 3.土传病害的防治现状 (1)抗病品种和抗病砧根的应用 抗病品种的使用可降低土传病害的暴发,在蔬菜栽培中可用抗病砧木来防治土传病害。在大田作物栽培中,抗小麦土传病毒病、立枯病、条斑病和伏革茵效枯病的品种己经使用。另外,对赤豆褐茎腐病、晚疫病、大豆茎枯病,对马铃薯晚疫病也在病菌生理小种和抗病品种方面正在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土传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土传病害防治现状及有关问题 被引量:7
10
作者 Yoshihisa Homma 夏正俊 《国外农学(植物保护)》 1992年第2期20-24,共5页
土传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连作,其次为线虫传播.在合理轮作和品种布局的基础上,栽培抗病品种是其防治根本,并可针对不同病害采取施用有机物,清除病残体、生物防治、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控制土传病病... 土传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连作,其次为线虫传播.在合理轮作和品种布局的基础上,栽培抗病品种是其防治根本,并可针对不同病害采取施用有机物,清除病残体、生物防治、调节土壤理化性质,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控制土传病病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传病害 防治 抗病品种 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土传病害防治现状(上)
11
作者 Yoshihisa Homma 夏正俊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0-31,共2页
在日本,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传病害的发性。有关大田作物的生产,例如在主要产区缩短轮作期限或连作,推广温室大棚栽培,水改旱等可导致土传病害的传播、频繁流行和新的土传病害发生。对大田作物、蔬菜、花卉和多年生... 在日本,农业生态环境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土传病害的发性。有关大田作物的生产,例如在主要产区缩短轮作期限或连作,推广温室大棚栽培,水改旱等可导致土传病害的传播、频繁流行和新的土传病害发生。对大田作物、蔬菜、花卉和多年生作物进行受害调查,总的看来,因连作引起的土传病害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为线虫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传播 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