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梁检测车连杆结构的可靠性研究
1
作者 夏梅凯 杨阳 《门窗》 2017年第12期207-207,共1页
以疲劳累计损伤失效准作为理论依据建立桥梁检测车连杆的结构极限状态函数;再考虑连杆的外载荷、尺寸系数、表面系数和疲劳极限等参数的随机性,在ANSYS Workbench中采用Six Sigma分析方法对各随机参数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出了连杆疲劳... 以疲劳累计损伤失效准作为理论依据建立桥梁检测车连杆的结构极限状态函数;再考虑连杆的外载荷、尺寸系数、表面系数和疲劳极限等参数的随机性,在ANSYS Workbench中采用Six Sigma分析方法对各随机参数的灵敏度进行分析,得出了连杆疲劳可靠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分析结果对现有设计提出了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利用ANSYS Workbench对影响桥梁检测车连杆可靠性的各参数的灵敏度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桥梁检测车连杆 随机变量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入射角和局部地形影响的地面地震动效应分析
2
作者 陈罡 夏梅凯 袁江敏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1年第2期125-129,共5页
本文通过建立考虑局部地形条件的场地模型,采用粘弹性理论设置人工边界,考虑入射角进行等效地震荷载输入,对五种不同地形和坡度的场地进行地面地震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凹状河谷地形和凸状山脊地形相比于平地地形来说对地震动具有放大... 本文通过建立考虑局部地形条件的场地模型,采用粘弹性理论设置人工边界,考虑入射角进行等效地震荷载输入,对五种不同地形和坡度的场地进行地面地震动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凹状河谷地形和凸状山脊地形相比于平地地形来说对地震动具有放大效应,坡顶的地震响应要高于坡底的地震响应,地面地震动响应大致呈现与地形类似的形状,迎波面地震响应要高于背波面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射角 局部地形效应 地震响应 坡度 粘弹性人工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