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井液流变参数计算软件的开发及流变模式的优化 被引量:30
1
作者 胡茂焱 尹文斌 +1 位作者 郑秀华 夏柏如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30,共3页
钻井液流变模式的优化和流变参数的准确计算是钻井液优化设计的前提。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开发了钻井液流变参数的计算软件,它能对各种流变模式下的流变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自动生成各流变模式的流变曲线,并结合实际数据对各流变模式... 钻井液流变模式的优化和流变参数的准确计算是钻井液优化设计的前提。利用回归分析的数学方法开发了钻井液流变参数的计算软件,它能对各种流变模式下的流变参数进行数据处理,自动生成各流变模式的流变曲线,并结合实际数据对各流变模式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实现流变模式优选。赫巴流变模式的三个参数(τHB,K,n)不但能较好地反映钻井液的流变性而且具有明确含义,能较好地描述钻井液在低、中、高剪切速率下的流变行为,因此认为赫谢尔巴尔克莱模式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更准确地描述钻井液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流变模式 流变参数 流变性 优选 流变特性 计算软件 速率 描述 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钉支护体系抗拔力机理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丁振明 秦四清 +1 位作者 刘军 夏柏如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99-1802,共4页
对基坑土钉支护体系中抗拔力机理作用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关于抗拔力的新观点。研究认为,土钉支护体系的抗拔力应由钉土作用抗拔力和土体自承作用抗拔力两部分来组成;土钉在支护体系中首先是作为传力构件传递土体自承作用抗拔力,而后是... 对基坑土钉支护体系中抗拔力机理作用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关于抗拔力的新观点。研究认为,土钉支护体系的抗拔力应由钉土作用抗拔力和土体自承作用抗拔力两部分来组成;土钉在支护体系中首先是作为传力构件传递土体自承作用抗拔力,而后是通过钉土作用提供抗拔力。进一步分别对两部份的抗拔力进行理论求解,确定了土钉支护体系总抗拔力。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所提出抗拔力机理作用及其求解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钉 支护体系 抗拔力 钉土作用 自承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东区地面塌陷机制及扩展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龙龙 陈从新 +5 位作者 夏柏如 夏开宗 付华 邓洋洋 宋许根 孙朝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322-2334,共13页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 根据程湖东区塌陷历史与现状,借助三维激光扫描技术重建了地面塌陷三维地表模型,结合surfer绘制出了地面累计沉降等值线图和累计沉降值盆地;最初塌陷点大多分布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中;塌陷区自东向西呈条带状分布,北部塌陷要比南部严重;塌陷区内呈现类似"角峰"、"刃脊"等冰川地貌的特点。根据地质条件、采矿情况以及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采矿是诱因,地质条件是内因,二者共同作用导致了塌坑大多首先在大理岩及围岩蚀变带区域中出现。在塌坑出现后,较高的水平构造应力得到释放,使得由NE向节理切割成悬臂梁板的岩体被折断。通过建立的力学模型分析得到岩体折断的范围达到了172 m宽。折断的岩体沿着折断面发生倾倒滑移破坏。这种力学扩展机制使得塌坑范围不断扩大,最终形成一个大的塌陷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采矿 金属矿山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塌陷机制 扩展机制 悬臂梁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比对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胜 夏柏如 +2 位作者 韩秀贞 王显光 李舟军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6-200,共5页
为获得适合页岩气水平井的低油水比下性能优良的油基钻井液,利用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油水比对油包水乳状液的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油水比对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水比由90∶10降至60∶40时,油... 为获得适合页岩气水平井的低油水比下性能优良的油基钻井液,利用Turbiscan Lab型分散稳定性分析仪研究了油水比对油包水乳状液的粒径及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油水比对油基钻井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水比由90∶10降至60∶40时,油包水乳状液的平均粒径由5.65μm增至8.21μm;随着油水比降低,乳状液的背散射光强度值变化幅度逐渐增大,油包水乳状液稳定性变差。在处理剂加量不变的条件下,油水比由90∶10降至60∶40,热滚后的油基钻井液的塑性黏度由16 m Pa·s增至55 m Pa·s,动切力由7 Pa增至30 Pa,破乳电压由1211 V降至303 V。通过提高乳化剂加量、降低有机土加量在低油水比条件下获得了性能优良的油基钻井液,并成功用于焦页54-3HF、焦页25-2HF、焦页54-1HF等多口井的现场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比 油基钻井液 流变性 乳化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页54-3HF井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胜 夏柏如 +2 位作者 林永学 王显光 韩秀贞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6,共6页
针对焦页54-3HF井三开对油基钻井液封堵性和携岩能力要求高、回收油基钻井液利用率低的技术难点,以聚合物类表面活性剂为主乳化剂,优化了乳化剂、有机土的加量,构建了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流变性的油水比65∶35的油基钻井液,并对其性能进行... 针对焦页54-3HF井三开对油基钻井液封堵性和携岩能力要求高、回收油基钻井液利用率低的技术难点,以聚合物类表面活性剂为主乳化剂,优化了乳化剂、有机土的加量,构建了具有良好稳定性和流变性的油水比65∶35的油基钻井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油水比65∶35油基钻井液的稳定性、携岩能力和封堵性能达到了钻井要求,并确定了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与回收油基钻井液的最佳体积配比为1∶2。焦页54-3HF井三开井段在钻进过程中采用了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与回收油基钻井液按体积比1∶2混合的钻井液,钻井液的油水比控制在67∶33~76∶24,破乳电压600~1 000V,动塑比0.30~0.40,三开井段井壁稳定、井眼清洁、摩阻低、起下钻顺利。这表明,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技术可完全满足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水比 油基钻井液 稳定性 流变性 焦页54-3HF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19井沥青侵及相关井下复杂情况的处理 被引量:19
6
作者 郭京华 夏柏如 +1 位作者 赵增新 卜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4-137,157-158,共4页
F19井212.7 mm井眼裸眼段长达2 445 m。与邻井相比,地层压力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压沥青、盐水层与多个低压薄弱层共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钻井过程中先后发生了沥青侵、井漏和盐水侵等一系列井下复杂情况。稠油沥青严重威胁... F19井212.7 mm井眼裸眼段长达2 445 m。与邻井相比,地层压力系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压沥青、盐水层与多个低压薄弱层共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钻井过程中先后发生了沥青侵、井漏和盐水侵等一系列井下复杂情况。稠油沥青严重威胁着钻井安全,破坏钻井液流变性能,污染严重时钻井液呈现胶凝状,无法循环利用。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应用混柴油钻井液预防和处理稠油沥青侵及问题;同时针对严重的井漏,优选出了桥塞堵漏和固结型堵漏2种堵漏浆配方。为保证尾管下到底,从钻井液、悬挂工具、操作等多方面制订了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下尾管作业中,尽管多次出现阻卡和失返等异常情况,但由于措施和预案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最终成功实现尾管"坐底",挤水泥固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侵 井漏 盐水侵 井下复杂 处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
7
作者 聂臻 夏柏如 +1 位作者 邹灵战 邓金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1-76,129,共6页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是解决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问题的关键,对促进气体钻井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钻井速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近年来岩石的全应力—应变实验成果和弹塑性分析理论模型的最新成果,考虑岩石材料峰... 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研究是解决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问题的关键,对促进气体钻井技术推广应用、提高钻井速度、加快油气勘探开发步伐都具有重要意义。借鉴近年来岩石的全应力—应变实验成果和弹塑性分析理论模型的最新成果,考虑岩石材料峰后的应变软化特性、剪切膨胀特性,建立了气体钻井井壁稳定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气体钻井时井壁围岩可能出现弹性状态、塑性软化状态和塑性残余状态,当岩石处于弹性状态和塑性软化状态时井壁都能够保持稳定;塑性临界状态时井壁围岩恰好达到塑性残余状态,井壁将发生坍塌;岩石峰后的应变软化特性和剪切膨胀特性对塑性临界状态有重要影响。依据井壁围岩是否达到临界塑性状态而不是弹性极限状态来判断井壁稳定性是气体钻井井壁稳定分析模型的特殊之处。该研究结论与现场实际情况较为吻合,对气体钻井适应性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井壁稳定模型 建立 弹性极限状态 临界塑性状态 塑性残余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波纹管在大牛地气田定向井段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刘鹏 夏柏如 +2 位作者 陶兴华 胡彦峰 涂玉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67,共7页
为了将Φ149.2mm膨胀波纹管用于封隔大牛地气田定向井段易坍塌地层,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膨胀波纹管的外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随井眼条件和膨胀压力变化的规律。室内研究结果表明,Φ149.2mm膨胀... 为了将Φ149.2mm膨胀波纹管用于封隔大牛地气田定向井段易坍塌地层,采用有限元模拟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膨胀波纹管的外径、最大等效应力和最大等效塑性应变随井眼条件和膨胀压力变化的规律。室内研究结果表明,Φ149.2mm膨胀波纹管满足大牛地气田定向井段应用的要求。Φ149.2mm膨胀波纹管在大牛地气田PG22井和DPT-112井进行了应用,成功封隔了定向井段煤层和泥岩互层等复杂地层。其中,PG22井中封隔段长为109.00m,井斜角59.72°~73.69°。膨胀波纹管在大牛地气田定向井段的成功应用,表明膨胀波纹管具备封隔大斜度井中复杂地层的能力,为提高井下作业安全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波纹管 膨胀试验 定向井段 PG22井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自吸水化控制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9
9
作者 石秉忠 夏柏如 +2 位作者 高书阳 唐文泉 徐江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9,共5页
为了有效控制页岩亲水性和毛细管自吸效应导致的水化破坏,进行了页岩自吸水化控制技术室内研究。通过优化多种两亲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的配比,以及岩样表面滴润与浸泡效果对比评价等,研制出了自吸水化控制剂FZXJ。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F... 为了有效控制页岩亲水性和毛细管自吸效应导致的水化破坏,进行了页岩自吸水化控制技术室内研究。通过优化多种两亲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的配比,以及岩样表面滴润与浸泡效果对比评价等,研制出了自吸水化控制剂FZXJ。室内评价试验结果表明,FZXJ的接触角为78.8°,岩样被处理后吸水量为0,水化作用明显降低,岩样完整,且与聚合物钻井液具有较好的配伍性。FZXJ具有较为突出的两亲能力,具有较强的优先吸附、主动防止页岩毛细管效应自吸水化功能,可以降低滤饼形成前的吸水量,与钻井液中的抑制剂、封堵剂协同作用,可起到强化井筒、稳定井壁的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毛细管作用 亲水性 水化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Y油田深部复杂地层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4
10
作者 任立伟 夏柏如 +1 位作者 唐文泉 宋兆辉 《石油钻探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2-96,共5页
伊朗Y油田深部地层的超厚活跃沥青层和高压差储层钻进过程中,存在沥青侵入、压差卡钻事故频发和Φ149.2mm井眼地层压力测试困难等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钻井液的封堵、润滑和抑制防塌等关键性能和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优化;利用选择... 伊朗Y油田深部地层的超厚活跃沥青层和高压差储层钻进过程中,存在沥青侵入、压差卡钻事故频发和Φ149.2mm井眼地层压力测试困难等问题。在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钻井液的封堵、润滑和抑制防塌等关键性能和相关技术措施进行优化;利用选择性优先粘附和稠化封堵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Kazh地层的沥青侵入程度;在保证钻井液具有良好的封堵和润滑性能的基础上,分段采用强化封堵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FLN地层压差卡钻的问题。现场应用表明,FH4井、FH14井和FH17井均实现了28MPa高压差下的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侵 压差卡钻 稠化 封堵 钻井液 伊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矿业遗迹研究综述 被引量:15
11
作者 梁登 李明路 +1 位作者 夏柏如 李海学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4-67,共4页
本文是在大量阅读矿业遗迹、矿山公园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回顾国内外矿业遗迹的发展。从矿业遗迹内涵及类型划分、调查和评价、保护和利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总结我国矿业遗迹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开展全国典型矿业遗... 本文是在大量阅读矿业遗迹、矿山公园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回顾国内外矿业遗迹的发展。从矿业遗迹内涵及类型划分、调查和评价、保护和利用等几方面进行综述。总结我国矿业遗迹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未来研究的重点是开展全国典型矿业遗迹调查,建立和完善的矿业遗迹的申报和登录制度,建立全国典型矿业遗迹调查技术要求和指标评价体系,为国家制定矿业遗迹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遗迹 矿山公园 类型划分 调查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盾构施工下穿高速铁路隔离保护技术 被引量:15
12
作者 贾大鹏 夏柏如 +1 位作者 张影 张丽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5,共3页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草桥站—纪家庙站区间隧道施工须下穿京沪高铁高架桥,保证施工安全及京沪高铁桥梁基础安全是施工难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模分析隧道施工时对桥梁基础采取隔离保护措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两座隧道中间的桥墩...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草桥站—纪家庙站区间隧道施工须下穿京沪高铁高架桥,保证施工安全及京沪高铁桥梁基础安全是施工难点。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模分析隧道施工时对桥梁基础采取隔离保护措施的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两座隧道中间的桥墩承台受盾构两次掘进通过的影响,产生的沉降量最大,且最大沉降量靠近后掘进的隧道;设置隔离桩可降低桥桩变形。依据分析结果确定了工程措施,并论述了隔离桩施工、盾构掘进参数控制等关键技术。施工监测结果表明,桥梁墩台累计变形在控制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下穿 高铁 隔离 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沥青污染钻井液的处理技术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京华 夏柏如 +2 位作者 黄桂洪 侯立中 黄河福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1-94,128,共4页
伊朗Y油田有5口井钻遇了稠油沥青层,提高钻井液密度,不能阻止稠油沥青侵入井眼污染钻井液,轻则振动筛跑浆,重则钻井液变成膏状絮凝物,失去流动性。室内研究发现,常规稀释剂不能消除稠油沥青对钻井液的污染;加15%~20%水稀释,污染钻井液... 伊朗Y油田有5口井钻遇了稠油沥青层,提高钻井液密度,不能阻止稠油沥青侵入井眼污染钻井液,轻则振动筛跑浆,重则钻井液变成膏状絮凝物,失去流动性。室内研究发现,常规稀释剂不能消除稠油沥青对钻井液的污染;加15%~20%水稀释,污染钻井液流变性能好转,再加重恢复密度值,流变性能重新恶化;用柴油和乳化剂,才能改善污染钻井液的流变性能。现场采用的处理方法,一类是机械、排放法或置换法,将稠油沥青从循环系统中除去,避免大量积累污染钻井液;另一类是乳化分散法,将稠油沥青分散在钻井液中,降低对钻井液性能的不利影响。应用结果表明,稠油沥青侵入速度慢的井适宜用第一类方法,在侵入速度快的井中,分散乳化法是主要的处理手段,可以避免钻井液絮凝,满足安全快速钻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沥青 钻井液 流变性能 污染 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Y油田高温深井防卡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京华 夏柏如 +2 位作者 田凤 黄河福 卜海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138,158,共4页
针对伊朗Y油田早期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压差卡钻问题,首先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找出钻井液需要改善的性能要求,利用室内实验手段,考察钻井液的抗高温能力和加入润滑剂后的润滑效果,优选出高温深井防卡钻井液的基本配方。其次,提出特殊工况... 针对伊朗Y油田早期钻井过程中发生的压差卡钻问题,首先运用力学分析的方法,找出钻井液需要改善的性能要求,利用室内实验手段,考察钻井液的抗高温能力和加入润滑剂后的润滑效果,优选出高温深井防卡钻井液的基本配方。其次,提出特殊工况下的润滑防卡技术措施,建立解卡液密度优化计算公式,为解卡液密度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现场应用9口井,钻井液性能稳定,基本杜绝卡钻事故,有效提高了钻井时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钻井液 高温高压 预防卡钻 封闭液 伊朗Y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卤老腔改建储气库评价方法 被引量:17
15
作者 田中兰 夏柏如 苟凤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开发与利用盐矿已形成的采卤老溶腔是快捷建成储气库的有效方式(除加快新腔的形成速度外)。利用老溶腔不但可以缩短建库时间,还可以减少盐穴储气库的建设成本。为此,在考虑储气库要求及老溶腔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已有采卤老溶腔改建储... 开发与利用盐矿已形成的采卤老溶腔是快捷建成储气库的有效方式(除加快新腔的形成速度外)。利用老溶腔不但可以缩短建库时间,还可以减少盐穴储气库的建设成本。为此,在考虑储气库要求及老溶腔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已有采卤老溶腔改建储气库的地质条件和腔体条件,论述了评价已有采卤老溶腔所需要的工程施工项目,建立了一整套采卤老腔改建储气库的评价方法与分析技术,包括声纳检测数据分析技术、腔体力学稳定性评价方法、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内容等,并结合金坛盐矿的实例进行了论证。目前该方法已成功应用在西气东输盐穴储气库的老腔改造工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穴气库 评价 方法 检测技术 采卤老溶腔 西气东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基钻井液施工工艺技术 被引量:8
16
作者 李胜 夏柏如 +2 位作者 王显光 林永学 李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2-85,共4页
针对油基钻井液在配制、转换、性能维护、回收、重复利用等施工工艺方面存在的现象及问题,通过室内评价实验、现场施工经验总结等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油水两相在较低黏度下充分乳化配制的油基钻井液具有较高的破乳电压值;高... 针对油基钻井液在配制、转换、性能维护、回收、重复利用等施工工艺方面存在的现象及问题,通过室内评价实验、现场施工经验总结等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油水两相在较低黏度下充分乳化配制的油基钻井液具有较高的破乳电压值;高剪切速率下配制的油基钻井液具有较高的破乳电压值和较好的流变性;形成了双罐法和单罐法两种现场油基钻井液配制方法;随着油基钻井液中水相比例的增高,油基钻井液的乳化稳定性和流变性变差,可通过降低有机土加量、增加乳化剂加量,实现对低油水比油基钻井液流变和乳化稳定的调控;回收油基钻井液在重复利用前应做好乳化稳定和流变性的优化。形成的油基钻井液施工工艺技术在对现场操作人员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施工工艺 乳化稳定性 流变性 油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脆性泥页岩水化过程的微观结构变化 被引量:29
17
作者 石秉忠 夏柏如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8-34,124,共7页
为解决硬脆性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利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CT成像数字岩心分析等,测试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三段的岩样,分析硬脆性泥页岩水化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矿物颗粒间天然微孔缝的毛细管效应促进... 为解决硬脆性泥页岩地层的井壁失稳问题,利用X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CT成像数字岩心分析等,测试川西地区须家河组三段的岩样,分析硬脆性泥页岩水化过程中微观结构变化的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矿物颗粒间天然微孔缝的毛细管效应促进内部矿物水化,水化作用又促进次生孔缝的产生扩展,是导致微观结构发生变化直至宏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初始微观结构破坏主要发生在矿物颗粒间面面或点面接触结构界面;微观结构变化本质上表现为微观裂纹的扩张、扩展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脆性泥页岩 微观结构 水化作用 变化规律 颗粒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管中赫巴流体层流流动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汪友平 郑秀华 +2 位作者 夏柏如 李春宝 李永东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7-28,38,共3页
根据流体力学原理,研究了圆管中赫巴流体结构流流动规律,建立了速度分布、流量、平均速度、压降及其雷诺数的计算公式,对于钻井液水力参数及流动特性的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赫巴流体 速度分布 流量 压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高产气井地面测试流程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玺 夏柏如 +1 位作者 康健利 陈健斌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在分析塔里木油田高压高产气井地面测试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地面流程功能将其分为测试流程、排液流程、压井流程和环空保护流程四大部分。结合当前设备性能,提出几种常用的地面流程组合模式,对安全控制系统做了分析,使地面测试工作更具有... 在分析塔里木油田高压高产气井地面测试流程的基础上,根据地面流程功能将其分为测试流程、排液流程、压井流程和环空保护流程四大部分。结合当前设备性能,提出几种常用的地面流程组合模式,对安全控制系统做了分析,使地面测试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流程 高产气井 高压 安全控制系统 地面流程 塔里木油田 设备性能 组合模式 测试工作 科学性 安全性 排液 环空 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羽状分支井定向钻进煤层预测、轨迹控制与完井技术 被引量:5
20
作者 鲜保安 夏柏如 +2 位作者 张义 王一兵 鲍清英 《油气井测试》 2010年第4期44-47,共4页
沁水盆地煤岩具有特殊的双重孔隙结构,其孔隙系统复杂,呈现多裂缝特征,同时具有低压、低孔、低渗、低强度的特点。通过对泌水盆地煤层物理特征及其羽状分支井井身结构分析,介绍了煤层气羽状分支井轨迹类型以及煤层预测井眼轨迹控制方法... 沁水盆地煤岩具有特殊的双重孔隙结构,其孔隙系统复杂,呈现多裂缝特征,同时具有低压、低孔、低渗、低强度的特点。通过对泌水盆地煤层物理特征及其羽状分支井井身结构分析,介绍了煤层气羽状分支井轨迹类型以及煤层预测井眼轨迹控制方法,指出沁水盆地煤层气羽状分支井主要是双主水平井眼结构,通过实时跟踪不同钻进煤层状态下随钻录井的显示情况,可以帮助识别煤层、预测井眼轨迹的方向。该煤层气羽状分支井通常采用裸眼完井,应采取多种方法减少钻井、完井对煤层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羽状分支井 煤层预测 井眼轨迹 完井技术 泌水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