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道菌群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辉 林上阳 +3 位作者 夏晨洁 吴丽 陈志鹏 李伟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0-603,共4页
肠道菌群是定植于人胃肠道内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现有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机体的骨骼健康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影响骨质疏松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自身代谢产物、影响宿主代谢、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以及影... 肠道菌群是定植于人胃肠道内种类和数量繁多的微生物,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现有大量研究发现肠道菌群与机体的骨骼健康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影响骨质疏松的机制可能是通过自身代谢产物、影响宿主代谢、调节肠道屏障功能和免疫系统以及影响药物代谢等途径。对上述影响骨质疏松的机制进行探讨,并列举靶向肠道制剂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实例,为药物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途径,为解决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疏松提供新的研究方向,为新药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肠道菌群 机制 益生元 中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膜包裹的聚多巴胺载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药代动力学
2
作者 夏晨洁 陈志鹏 李伟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2-698,共7页
利用聚多巴胺(PDA)为载体,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高效负载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VA),进一步利用红细胞膜进行修饰,构建红细胞膜仿生纳米粒(RBC-BP),延长其在体内的驻留时间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采用溶剂置换法制备负载BVA的PDA纳米粒(BP)... 利用聚多巴胺(PDA)为载体,通过物理吸附作用高效负载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BVA),进一步利用红细胞膜进行修饰,构建红细胞膜仿生纳米粒(RBC-BP),延长其在体内的驻留时间并研究其药代动力学过程。采用溶剂置换法制备负载BVA的PDA纳米粒(BP),以吸附率为评价指标,考察PDA负载BVA的影响因素;提取分离红细胞膜,采用孵育共挤出法制备RBC-BP,考察pH对膜包覆的影响,挤出次数对RBC-BP的粒径和均一性的影响;对RBC-BP的粒径、电位、形态及累积释放率进行系统表征,初步探讨其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当PDA与BVA之比为1∶0.5、溶液pH为7、孵育时间为6 h、孵育温度为20℃时,BP吸附率高达(92.08±0.17)%,载药率为(42.05±2.95)%;当pH为4时,红细胞膜可通过电荷作用成功定向包覆在BP表面。体外研究表明,RBC-BP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粒径(308.63±6.56)nm,稳定性好;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RBC-BP可以延长纳米粒在体内的循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 红细胞膜 仿生纳米粒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盐炙机理现代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周雅倩 石磊 +4 位作者 林上阳 谢辉 夏晨洁 秦昆明 李伟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774-2778,共5页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材必须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后方可入药。盐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本文从盐炙过程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药效作用、体内行为、复方功效4个方面,为中药盐炙机理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思路。... 中药饮片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材必须经过加工炮制成中药饮片后方可入药。盐炙是一种常用的中药炮制方法。本文从盐炙过程对中药饮片的化学成分、药效作用、体内行为、复方功效4个方面,为中药盐炙机理的现代研究提供了思路。通过梳理盐炙过程对中药饮片的影响,以期为深入研究中药盐炙机理,传承与创新中药炮制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盐炙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魏晨旭 朱星宇 +2 位作者 陆金兰 夏晨洁 李伟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42-947,共6页
目的 探究补骨脂中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ANKL+M-CSF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给予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干预3 d后,根据各组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 目的 探究补骨脂中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RANKL+M-CSF诱导骨髓单核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在分化过程中给予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干预3 d后,根据各组细胞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计算EC_(50),筛选抑制作用最强的化合物进行下一步试验。采用Western blot分析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干预下的破骨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的水平,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的EC_(50)分别为15.89、15.18、12.39μmol/L。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可以明显下调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p65、AKT、p38、JNK、ERK的磷酸化水平。结论 补骨脂二氢黄酮、异补骨脂二氢黄酮、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中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对破骨细胞的分化抑制作用最强,其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为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临床应用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 破骨细胞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朱星宇 周燕萍 +4 位作者 陆金兰 林上阳 谢辉 夏晨洁 李伟东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274-277,282,共5页
目的:建立杜仲不同炮制品(生品、盐品与炭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从整体水平表征杜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杜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0. 3%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 目的:建立杜仲不同炮制品(生品、盐品与炭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从整体水平表征杜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为杜仲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法,Kromasil 100-5-C18色谱柱,0. 3%磷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 L/min,检测波长为238 nm。建立10批杜仲不同炮制品水提液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同时运用聚类分析(H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杜仲炮制前后进行模式识别分析。结果:建立了杜仲不同炮制品的水提液指纹图谱,生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盐品标定了7个共有峰,炭品标定了8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5个共有峰。HCA和PCA模式识别能够明显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能够有效地区分杜仲不同炮制品,为其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炮制品 HPLC指纹图谱 化学模式识别 水提液 聚类分析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