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梅树皮提取物及杨梅素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莉静 刘志国 +1 位作者 孟大利 夏明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7-311,共5页
目的对杨梅树皮提取物、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各洗脱部位及杨梅素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死亡率;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琼脂糖电泳观察DNA片段化。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药物对蛋白质水平的... 目的对杨梅树皮提取物、提取物的大孔吸附树脂各洗脱部位及杨梅素单体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研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死亡率;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用琼脂糖电泳观察DNA片段化。用Western印迹法分析药物对蛋白质水平的影响。结果杨梅树皮提取物及其大孔吸附树脂洗脱物、杨梅素单体化合物体外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人黑色素瘤A375-S2细胞、人乳腺癌MCF-7细胞和人肝癌HepG2细胞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杨梅素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诱导HeLa细胞调亡。Caspase-3、Caspase-9抑制剂可明显抑制50 mg.L-1杨梅素诱导的凋亡。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50 mg.L-1杨梅素作用36 h后Caspase-3前体及其底物ICAD和PARP发生降解。结论杨梅树皮提取物及其大孔吸附树脂洗脱物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杨梅素(50 mg.L-1)通过激活Caspase途径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树皮 杨梅素 HELA细胞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树根皮的化学成分(Ⅲ)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东 夏明钰 +3 位作者 姜楠 代英辉 辛妤 崔征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 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榆树根皮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lyoniside(1)、(... 目的研究榆树(Ulmus pumila 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榆树根皮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lyoniside(1)、(+)-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2)、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n-butyl-O-β-D-fructopyranoside,3)、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n-butyl-O-α-D-fructofuranoside,4)、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n-butyl-O-β-D-fructo-furanosid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化合物2-5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科 榆树 根皮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大蟾蜍耳后腺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曦 周艳菊 +3 位作者 夏明钰 刘东春 崔征 王东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5-980,共6页
目的构建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耳后腺全长cDNA文库。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耳后腺总RNA,经亲和色谱纯化获得总mRNA。以总mRNA为模板,利用In-FusionSMART-erTMDirectional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获得初始文库,测... 目的构建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耳后腺全长cDNA文库。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耳后腺总RNA,经亲和色谱纯化获得总mRNA。以总mRNA为模板,利用In-FusionSMART-erTMDirectional cDNA Library Construction Kit获得初始文库,测定文库滴度、重组率及插入片段长度。随机选取211个克隆进行测序。结果初始文库的滴度为1.3×109cfu.L-1,重组率90%,插入片段大小分布为0.4~4.0 kbp,平均片段大小约为1.1 kbp。共获得180个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EST)。结论此方法所构建文库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为从功能基因组水平研究中华大蟾蜍耳后腺的基因表达及其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大蟾蜍 耳后腺 全长CDNA文库 ES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醇类似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美慧 徐莉英 +3 位作者 惠子 夏明钰 樊晓玉 董金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68-771,777,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紫苏醇类似物,探讨在紫苏醇羟基的α碳原子上引入烷基、环外烯丙位引入取代哌嗪基团对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紫苏醛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酰化和胺解等反应合成紫苏醇衍生物,以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7种肿瘤... 目的设计合成紫苏醇类似物,探讨在紫苏醇羟基的α碳原子上引入烷基、环外烯丙位引入取代哌嗪基团对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紫苏醛为原料,经格氏反应、氧化、酰化和胺解等反应合成紫苏醇衍生物,以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7种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紫苏醇类似物,经1H-NMR、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对7种肿瘤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均强于紫苏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醇 紫苏醇类似物 抗增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愈伤灵膏对烫伤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甘乐凌 夏明钰 +1 位作者 魏秀丽 王敏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0-51,78,共3页
目的对民间秘方愈伤灵膏的烧烫伤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大鼠烫伤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小鼠烫伤部位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愈伤灵膏可明显促进烫伤大... 目的对民间秘方愈伤灵膏的烧烫伤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大鼠烫伤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模型、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小鼠烫伤部位组织含水量测定。结果愈伤灵膏可明显促进烫伤大鼠脱痂、缩短愈合时间 ,并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降低小鼠烫伤部位的组织含水量。结论愈伤灵膏对烫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烫伤初期减少渗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愈伤灵膏 烫伤 创面愈合 抗渗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苏酸甲酯胺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体外抗细胞增殖活性
6
作者 马娟 张美慧 +2 位作者 惠子 夏明钰 董金华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7-691,共5页
目的设计合成紫苏酸甲酯胺类衍生物,探讨在其结构中引入含氮基团对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紫苏醛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和胺解等反应合成紫苏酸甲酯衍生物,以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HeLa、HepG2、HCT116、A549、A375-S2、HT1080和H... 目的设计合成紫苏酸甲酯胺类衍生物,探讨在其结构中引入含氮基团对化合物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以紫苏醛为原料,经氧化、酯化和胺解等反应合成紫苏酸甲酯衍生物,以MTT法考察目标化合物对HeLa、HepG2、HCT116、A549、A375-S2、HT1080和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与结论合成了1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紫苏酸甲酯衍生物。经1H-NMR、MS波谱分析确证结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显示12个化合物对7种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紫苏酸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酸甲酯 氨基修饰 抗增殖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型在肿瘤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曲继强 任彦霖 +1 位作者 纪文卉 夏明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9-806,共8页
目的对现有的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型(NMIIA)对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现状进行综述,为NMIIA在肿瘤转移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深入总结NMIIA在肿瘤细胞中转移的专用机制。结果NMIIA是一种细胞膜骨架的重要组成蛋白,又可与... 目的对现有的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型(NMIIA)对肿瘤转移中的作用现状进行综述,为NMIIA在肿瘤转移中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检索相关文献,深入总结NMIIA在肿瘤细胞中转移的专用机制。结果NMIIA是一种细胞膜骨架的重要组成蛋白,又可与肌动蛋白共同作用使细胞发生运动。近年来研究发现,NMIIA的表达与多种癌症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在肿瘤转移中发挥作用,其中NMIIA可受ROCK、NudCL2、TFPI-2和S100A4等上游蛋白调控,进而影响AKT/mTOR、F-actin等蛋白功能,同时NMIIA也可以调节线粒体分裂,参与EMT进程促进肿瘤转移。结论基于已有的文献总结,我们发现NMIIA在肿瘤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并且作用机制复杂,NMIIA是解决肿瘤转移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肌肉肌球蛋白ⅡA型 AKT/MTOR S100A4 NudCL2 ROCK TFPI-2 线粒体分裂 EMT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的研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卓睿 孙冰瑶 +4 位作者 夏明钰 高慧华 程兴月 杨海龙 姜贵全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7-192,共6页
以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为原料,混合发酵制备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进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质量比1∶1∶1,果酒酵母添加量... 以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为原料,混合发酵制备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并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其进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结果表明,复合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刺玫果、山荆子和桤叶唐棣质量比1∶1∶1,果酒酵母添加量0.07%,蔗糖添加量20%,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3 d。在此优化条件下,刺玫果山荆子桤叶唐棣复合果酒的酒精度为(12.2±0.23)%vol,花青素含量为(65.39±0.14)mg/100 mL,钙离子含量为(54.15±0.23)mg/100 mL,感官评分为(81.70±0.46)分,酒液澄清透明,呈石榴红色,口味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玫果 山荆子 桤叶唐棣 复合果酒 发酵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