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里木板块坡十侵入体地化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4
1
作者 夏明哲 王子玺 +3 位作者 王垚 段星星 昭德 姜常义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17-423,共7页
坡十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小侵入体之一。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和斜长橄榄二辉岩。岩石化学组成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 坡十侵入体位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坡北岩体内,是该岩体第三阶段岩浆活动形成的小侵入体之一。主要岩石类型有纯橄岩、二辉橄榄岩、斜长二辉橄榄岩、橄榄二辉岩和斜长橄榄二辉岩。岩石化学组成属拉斑玄武岩系列,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岩石εNd(t)=+1.3~+8.5,显示亏损型地幔特征。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原生岩浆为苦橄质岩浆,岩浆演化过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同化混染作用,坡十侵入体与塔里木板块东北部的二叠纪幔源岩浆岩应该是塔里木大火成岩省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坡十侵入体 塔里木板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光致发光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毅 夏明哲 +2 位作者 杨德仁 周成瑶 阙端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用旋徐法实现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聚乙烯咔唑(PVK)的复合,研究了多孔硅/PVK、多孔氧化铝/PVK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能。PL谱的测试发现,多孔硅/PVK复合体系的PL谱同时具有多孔硅和PVK的发射峰。此外,在485 um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新峰,讨... 用旋徐法实现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聚乙烯咔唑(PVK)的复合,研究了多孔硅/PVK、多孔氧化铝/PVK复合体系的光致发光性能。PL谱的测试发现,多孔硅/PVK复合体系的PL谱同时具有多孔硅和PVK的发射峰。此外,在485 um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新峰,讨论了这个峰的来源。而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没有产生新的峰。但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由于多孔氧化铝纳米孔的纳米限制效应使PVK的发光峰出现大幅度蓝移。从多孔硅与多孔氧化铝发光机制的不同出发,讨论了多孔硅、多孔氧化铝与PVK复合后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硅 多孔氧化铝 光致发光 旋涂法 聚乙烯咔唑 纳米限制效应 光谱蓝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宋玉新 谭峥 +4 位作者 崔川 李莉 揣新秀 夏明哲 李梦媛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1-71,共1页
目的观察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阿司匹林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 目的观察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月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独阿司匹林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和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80.0%(32/40)(P<0.05),死亡率5.0%(2/4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0.0%(8/40)(P<0.05)。结论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治疗中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较单独阿司匹林治疗好,其更能有效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临床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