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江流域鱼体内的微塑料污染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威 陈睿 +7 位作者 邓新兰 徐杨 夏昊阳 谢紫钰 伍春亚 向建国 李德亮 李军华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4-73,共10页
为了解湖南省湘江流域鱼体内微塑料污染情况,研究采集了湘江干流及支流13个采样点共计128尾鱼的消化道和鳃进行微塑料污染分析。结果显示,120尾鱼中检测出微塑料646个,微塑料检出率和丰度为93.52%和(5.05±2.29)个/尾;128尾鱼中微... 为了解湖南省湘江流域鱼体内微塑料污染情况,研究采集了湘江干流及支流13个采样点共计128尾鱼的消化道和鳃进行微塑料污染分析。结果显示,120尾鱼中检测出微塑料646个,微塑料检出率和丰度为93.52%和(5.05±2.29)个/尾;128尾鱼中微塑料丰度为0—17个/尾,仅8尾鱼未检测到微塑料,分布于茶陵县洣水(CL)和望城区(WC)两个采样点。同时,桂阳县舂陵水(GY)点的微塑料平均丰度最高[(8.13±3.24)个/尾],永兴县耒水(YX)点最低[(3.06±0.67)个/尾]。鳃中的微塑料丰度为(2.79±1.59)个/尾,高于消化道中的(2.26±0.96)个/尾。在检出的微塑料中,粒径≤2 mm的占比最高(73.84%),超过67%为蓝色或黑色,以纤维状(64.70%)为主,且鳃部的纤维状微塑料丰度(72.43%)显著高于消化道(59.67%;P<0.05)。此外,在采集到的鱼类中,微塑料丰度最高的为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8.42±4.22)个/尾],显著高于翘嘴鲌[Culter alburnus,(4.40±2.48)个/尾;P<0.05],底栖性鱼类的微塑料含量高于中上层鱼类。对检出的微塑料进行傅立叶变换红外分析,共检测出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等9种不同的聚合物成分,其中主要为PE(45.00%)和PP(18.75%)。研究报道了湘江流域鱼类微塑料污染状况及特点,为有效开展湘江流域微塑料污染管控与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流域 鱼类 微塑料 消化道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电压降方法在钢材疲劳过载延迟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夏昊阳 吴昊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93,共6页
通过引入等效残余应力强度因子ΔKres,提出了一种无材料拟合参数的新型驱动力模型,对裂纹扩展速率与延迟疲劳寿命进行预测;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方法结合有限元标定测得裂纹扩展长度,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基于DCPD方... 通过引入等效残余应力强度因子ΔKres,提出了一种无材料拟合参数的新型驱动力模型,对裂纹扩展速率与延迟疲劳寿命进行预测;采用直流电压降(DCPD)方法结合有限元标定测得裂纹扩展长度,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基于DCPD方法结合有限元标定通过过载疲劳试验得到4种钢材过载后的裂纹扩展速率与延迟疲劳寿命,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峰过载后,4种试验钢均出现过载延迟效应;过载比越大,试验钢过载后的最小裂纹扩展速率越小,且屈服强度越低的试验钢的延迟效果越大。采用DCPD方法结合有限元标定得到的裂纹扩展长度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3.75%,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驱动力模型预测得到的裂纹扩展速率的变化趋势与由DCPD方法结合有限元标定得到的试验值相吻合,且预测延迟疲劳寿命均在试验值的2倍误差带内,验证了驱动力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模型 直流电压降 裂纹扩展速率 过载延迟效应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