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夏新凡 陈晓君 +1 位作者 伍玉 夏梦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5期13-15,共3页
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和处理核心,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利用DDS集成器件AD9851实现100 Hz~19 MHz输出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通过自动增益控制(AGC)和功率放大,在50Ω负载情况下,100 Hz~19 MHz范围内,系统输出正弦波电压峰-峰值(6... 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和处理核心,基于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原理,利用DDS集成器件AD9851实现100 Hz~19 MHz输出的正弦信号发生器。通过自动增益控制(AGC)和功率放大,在50Ω负载情况下,100 Hz~19 MHz范围内,系统输出正弦波电压峰-峰值(6±1)V。系统硬件设计采用EDA工具,软件采用模块化的编程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信号发生器 直接频率合成技术 自动增益控制(AGC) 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基本参数测试仪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夏新凡 伍玉 +1 位作者 陈晓君 喻梦颖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3期91-92,97,共3页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外围各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了一个可以对体温、脉搏次数及呼吸间隔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分别显示的人体参数测试仪。系统还具有超限报警及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并通过串行通讯与多台测量仪组成网络... 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结合外围各种传感器及相应的信号调理电路,实现了一个可以对体温、脉搏次数及呼吸间隔等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并分别显示的人体参数测试仪。系统还具有超限报警及历史数据存储功能,并通过串行通讯与多台测量仪组成网络进行集中监测。作为便携式设备,测试仪只需一块9 V电池供电,体积小巧,使用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参数 人体参数测试仪 传感器 便携式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适用于探地雷达应用的平衡脉冲发生器 被引量:2
3
作者 夏新凡 刘丽华 +2 位作者 张群英 叶盛波 管洪飞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29,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颖超宽带皮秒级的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由雪崩三极管电路和独特的脉冲整形电路构成。雪崩三极管电路产生一对平衡的驱动脉冲信号,脉冲整形电路有效利用阶跃恢复二极管的阶跃特性产生一对平衡的快前沿脉冲信号。从测量结果可... 介绍了一种新颖超宽带皮秒级的脉冲发生器。该发生器由雪崩三极管电路和独特的脉冲整形电路构成。雪崩三极管电路产生一对平衡的驱动脉冲信号,脉冲整形电路有效利用阶跃恢复二极管的阶跃特性产生一对平衡的快前沿脉冲信号。从测量结果可知,当脉冲重复频率为1 MHz时,该脉冲发生器输出一对峰值电压为±30 V的平衡脉冲,前沿约为260 ps,而后沿相对较缓,且具有极小的振铃。当该发生器给偶极子天线馈电时,接收的信号拖尾极小。在探地雷达浅层探测中,该脉冲发生器可以实现多目标高分辨率检测,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脉冲发生器 脉冲整形电路 阶跃恢复二极管 脉冲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特性测试仪的设计 被引量:11
4
作者 伍玉 夏新凡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2期30-32,共3页
以89C51单片机和FPGA构成的最小系统为核心,实现了一定频带范围内对一个未知四端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该系统由扫频信号发生器,幅度测量模块,相位测量模块,示波器显示模块等构成。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扫频信号发生器。... 以89C51单片机和FPGA构成的最小系统为核心,实现了一定频带范围内对一个未知四端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该系统由扫频信号发生器,幅度测量模块,相位测量模块,示波器显示模块等构成。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扫频信号发生器。用户通过按键测量特定频率的频率特性。扫频测量时,可以选择扫频输出信号的下限和上限以及步进值。示波器显示出幅频和相频的曲线,界面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频率响应 频率特性测试仪 扫频测试法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示波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晓君 夏新凡 +1 位作者 伍玉 喻梦颖 《电子设计工程》 2009年第6期72-73,共2页
基于数字示波器原理,设计了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核心,由阻抗变换、峰值检波、程控放大、采样、频率测量以及校准信号产生等模块构成的数字示波器。其实时采样速率小于1MHz,等效采样速率大于200MHz,系统输入频率范围为10Hz~10MHz,幅度... 基于数字示波器原理,设计了以单片机和FPGA为控制核心,由阻抗变换、峰值检波、程控放大、采样、频率测量以及校准信号产生等模块构成的数字示波器。其实时采样速率小于1MHz,等效采样速率大于200MHz,系统输入频率范围为10Hz~10MHz,幅度范围16mV~8V,垂直灵敏度有1V/div、0.1V/div、2mV/div三档,而水平灵敏度有20ms/div、2ms/div、1ms/div、40μs/div、20μs/div、2μs/div、200ns/div、100ns/div共8档。信号幅度和频率测量误差都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波器 程控放大 实时采样 等效采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行扩展互质阵列下的二维DOA估计算法
6
作者 刘佳宁 陈伟雄 +2 位作者 夏新凡 蒋驰 秦令令 《制导与引信》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针对传统平行线阵的二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阵列自由度受限且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平行扩展互质阵列下的二维DOA估计算法。首先采用平行扩展互质线阵,利用阵元间距的差集构造虚拟平行均匀线阵,计... 针对传统平行线阵的二维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阵列自由度受限且计算复杂度较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双平行扩展互质阵列下的二维DOA估计算法。首先采用平行扩展互质线阵,利用阵元间距的差集构造虚拟平行均匀线阵,计算该虚拟阵列的自协方差矩阵和互协方差矩阵,并构造Toeplitz矩阵;然后构造增广矩阵,并结合旋转不变技术的信号参数估计(estimation of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ESPRIT)算法,将二维DOA估计转化为两个一维DOA估计问题,获得唯一且自动配对的二维DOA估计参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较传统算法具有更好的DOA估计性能和更低的计算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估计 互质阵列 虚拟阵列 矩阵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无人机侦测的超宽带微波接收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勇 苏坪 +2 位作者 夏新凡 张乐琦 刘永杰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7-191,209,共6页
提出了一种用于对无人机进行电子侦测的覆盖0.4~8.0 GHz超宽带微波接收机,具有异步搜索和同步跟踪的功能。该超宽带接收机采用两次变频体制,所采用第一本振为宽带本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选择同步本振或异步本振作为第一本振,第二本振采... 提出了一种用于对无人机进行电子侦测的覆盖0.4~8.0 GHz超宽带微波接收机,具有异步搜索和同步跟踪的功能。该超宽带接收机采用两次变频体制,所采用第一本振为宽带本振,通过单刀双掷开关选择同步本振或异步本振作为第一本振,第二本振采用固定本振。该超宽带微波接收机具有平坦度低、杂散小、交调低、抗外界干扰能力强,且具有并行搜索信号能力和高精度侧向跟踪能力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微波 接收机 本振 交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信噪比下典型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 被引量:1
8
作者 石涵宇 司伟建 夏新凡 《制导与引信》 2023年第4期9-16,共8页
针对低信噪比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概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频谱四阶原点矩的低信噪比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输入的雷达信号进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求得分数... 针对低信噪比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概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FRFT)频谱四阶原点矩的低信噪比雷达信号调制类型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输入的雷达信号进行分数阶傅里叶变换,求得分数阶傅里叶频谱四阶原点矩;然后根据分数阶傅里叶频谱四阶原点矩归一化幅度包络,判断其包络中峰值点对应的变换阶数,对雷达信号进行粗识别;最后计算幅度包络的峰态值,通过设置的峰态阈值,比较峰态值大小,判断信号调制类型,实现类内信号调制类型的细识别。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识别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制类型识别 分数阶傅里叶变换 四阶原点矩 变换阶数 峰态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割平方辐射特性的X波段千瓦级发射机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丁勇 苏坪 +2 位作者 石磊 夏新凡 林嘉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82,共5页
叙述了以X波段160 W固态发射机组件为基础,采用16通道空间合成式,获得2 kW输出功率的固态雷达发射机,具有合成效率高的优点。每个通道均配有移相器,通过配置射频通道移相器,使得发射机发射波束具有余割平方辐射的特性。最后在微波暗室... 叙述了以X波段160 W固态发射机组件为基础,采用16通道空间合成式,获得2 kW输出功率的固态雷达发射机,具有合成效率高的优点。每个通道均配有移相器,通过配置射频通道移相器,使得发射机发射波束具有余割平方辐射的特性。最后在微波暗室配相实测与预期余割平方辐射方向图基本一致,实测功率也达到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机 余割平方 天线 驱动电路 配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晁淑媛 邓磊 +1 位作者 马亮 夏新凡 《制导与引信》 2016年第3期1-7,共7页
研究了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技术,分析了将全极化技术引入雷达导引头对提高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性能的重要性。介绍了全极化雷达抗干扰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总体方案的设想,并指出了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抗干扰实现亟待... 研究了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技术,分析了将全极化技术引入雷达导引头对提高雷达导引头抗干扰性能的重要性。介绍了全极化雷达抗干扰的国内外发展情况,进行了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总体方案的设想,并指出了全极化雷达导引头抗干扰实现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极化 雷达 导引头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短时PRI变换的多目标分选和识别算法 被引量:5
11
作者 奚银 夏新凡 +2 位作者 吴迎春 刘永杰 王耀金 《制导与引信》 2020年第4期27-32,共6页
针对经典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类算法和平面变换类算法无法自主获取复杂信号的实时重频变化特性的问题,在修正PRI变换算法基础上提出短时PRI变换方法。该方法结合对目标脉冲序列短时加窗和PRI变换的方法,获取了目标信号连续的重频变化... 针对经典脉冲重复间隔(PRI)变换类算法和平面变换类算法无法自主获取复杂信号的实时重频变化特性的问题,在修正PRI变换算法基础上提出短时PRI变换方法。该方法结合对目标脉冲序列短时加窗和PRI变换的方法,获取了目标信号连续的重频变化信息。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不仅能够高精度地估计目标PRI中心值,还能获取PRI的特征信息和调制方式,实现实时有效的多目标分选和截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辐射雷达 信号分选 短时脉冲重复间隔变换 重频抖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化敏感阵列抗有源干扰的测向算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千秋 赵勇武 +2 位作者 夏新凡 吴迎春 奚银 《制导与引信》 2023年第1期17-23,共7页
基于传统的极化敏感阵列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空间谱估计测向算法,提出了结合极化滤波与斜投影算子的极化域-空域二维联合空间谱估计超分辨测向算法。与传统极化MUSIC空间谱估计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根据接... 基于传统的极化敏感阵列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空间谱估计测向算法,提出了结合极化滤波与斜投影算子的极化域-空域二维联合空间谱估计超分辨测向算法。与传统极化MUSIC空间谱估计算法相比,所提算法根据接收到的混叠脉冲信号的时域、极化域特性,进行信号前沿段与叠加段的分段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在估计出前沿段信号极化域与空域参数后,以此对信号叠加段进行极化滤波与斜投影算子处理,更为准确地估计了目标雷达与诱饵的DOA。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有效抑制诱饵信号的影响,提高目标雷达信号DOA估计的准确度,实现多目标分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滤波 斜投影 空间谱估计 极化多重信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疏双圆阵二维波达方向估计
13
作者 晏辉 司伟建 夏新凡 《制导与引信》 2021年第3期32-38,共7页
针对稀疏圆阵二维测向,提出了一种快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稀疏双圆阵中子阵接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构造波达方向矩阵,求解俯仰角;然后通过波束空间变换将圆阵变为导向矢量具备范德蒙结构的虚拟线阵;... 针对稀疏圆阵二维测向,提出了一种快速波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方法。该方法利用稀疏双圆阵中子阵接收数据的协方差矩阵构造波达方向矩阵,求解俯仰角;然后通过波束空间变换将圆阵变为导向矢量具备范德蒙结构的虚拟线阵;再对波束域导向矢量进行补偿,消除阵列稀疏情况下波束空间变换带来的误差影响;最后用求根多重信号分类算法估计信号的方位角,完成稀疏圆阵的二维DOA估计。该方法无需二维谱峰搜索,方位角和俯仰角自动配对,所用阵元数少,分辨率高。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处理 稀疏圆阵 高度相关信号 波达方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